裕固族东西部民歌比较研究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族的形成发展史,是“一部亚欧草原上迷失了方向的历史”①。裕固族这一称谓是在解放之后才定名的,取自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谐音“裕固”,有“富裕巩固”之意。经历不同的朝代,裕固族的民族名称也在发生改变。裕固族最早的祖先是匈奴部落联合体的一部分,史籍记载,裕固族历史几经变迁,宋代时裕固族先民被称为“黄头回鹘”,元朝时被称为“撒里畏吾”,明朝时被称为“撒里畏兀儿”,清朝时则被称为“锡喇伟古尔”。虽然裕固族现人口不多,全族共有一万三千多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字),但是它却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民族。裕固族本民族传统语言有迥然不同的两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操两种语言的裕固族人在平时的生活交际中多使用汉语,这就使裕固族成为很独特的民族。
  
  一、裕固族东部、西部
  
  裕固族独特的语言文化引起了海内外许多民族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今日的裕固族仍有东、西部之别,尤其在语言上的差异,语言学界的调查和研究比较深入,中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分别编写了《东部裕固语简志》和《西部裕固语简志》,认定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较多地保留了古代蒙古语的特征;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较多地保留了古代回鹘语的特征。”②这样,由于语言不同所承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性,再加上居住地域(东部主要居住在皇城和康乐,西部主要居住在明花、大河等地)、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东、西部裕固族民歌既有共性,又有某些明显的差异。
  
  二、裕固族东、西部民歌的共性
  
  (一)东西裕固族民歌同属一个乐系,在调式、节奏、词句段落等方面有共同之处。
  裕固族东西部虽然从族源上存在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其民歌同属于东亚乐系。裕固族民歌大多采用五声音阶,其中羽调式、角调式最常见,商调式、徴调式次之?熏宫调式很少见,大多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节奏上“耶尔”和“顿”自由辽阔、高亢悠扬,其它民歌节奏规整、结构均衡,乐曲开始一般是一个“前短后长”的节奏形态,单词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民歌歌词有四句一段和两句一段两种形式,一般押尾韵,有时也押头韵或腰韵。
  (二)东、西裕固族民歌在题材方面具有相似性
  裕固族属于游牧民族,虽然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渐渐转变为半定居的游牧方式,但是其民歌的主题内容整体来说还是沿袭了游牧民族固有的传统。
  在民歌的选材和表现内容上,主要有劳动、放牧、叙事、习俗等方面的题材和内容。劳动题材主要有奶幼畜歌、擀毡歌和割草歌等。其中奶幼畜歌“从裕固族人的传统观念来看,它不是‘歌’?穴裕固语称‘歌’为[jer]?雪,根本不是音乐,而是对牲口讲的‘话语’?穴dimi?雪,不仅不能说‘唱奶幼畜歌’,更不应当对任何人‘说’这种对牲畜才说的‘话语’。”③可见,奶幼畜歌是一种很特殊的民歌形式,应该属于人对物交流,而非人对人交流,也是游牧民族对与他们相依相偎的牲畜特有的情感。
  裕固族人民世代过着游牧生活,放牧是他们的主要劳动生活方式,因此,牧歌就成为他们表达感情的一种很理想的民歌题材,在空旷辽阔的草原上,裕固族人用歌声将自己对游牧生活和牲畜的热爱表达出来;叙事歌则是裕固族记录历史,表现其生活经历的一种歌曲题材,这类歌曲一般都带有一种忧伤、悲壮和斗争精神,也如裕固族数次迁移的曲折发展历史一样,如《黄黛琛》、《萨娜玛坷》等;反映裕固族习俗方面的民歌主要题材取自婚礼、酒歌、酒曲、催眠、祭祀等方面。在这些方面,东、西部裕固族民歌的题材是具有共性的。
  
  三、裕固族东、西部民歌的差异比较
  
  (一)裕固族东、西部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裕固族的语言,一种称东部裕固语?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另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不同使东、西裕固族民歌产生很大的差异。目前年轻的裕固族人对本民族语言学习的热情大减,因此,古老的裕固族语言正面临消亡的威胁。
  (二)东、西裕固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有各自的风格。在曲调和风格上,裕固族民歌既继承了古代匈奴歌曲的一些特色,又吸收了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汉族民歌的某些特点,并把各种风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富有鲜明的裕固民族特色。东裕固族民歌较多具有粗犷、豪放的特点,有草原上纵马驰骋的气质,音调接近蒙古族民歌,反映了草原牧民的质朴、热情、爽朗、豪放的情感与性格。如牧歌《伟大的可汗》、《紫红色的枣骝马》、《紫红的檀香》等。西裕固族民歌则较平缓、深沉、悠扬和婉转,有裕固族多次迁徙的苦难历程的写照,更多地继承了古回鹘民歌的传统,如叙事歌《我们来自西志哈志》、《牧人的歌》等。
  (三)东、西部裕固族民歌有着不同的音乐特征。
  1.调式、旋律方面:东西部裕固族民歌都采用五声音阶调式体系?熏但是它们音乐旋律的支撑骨架(上、中、下三个骨干支点音)的排列和结束音是不同的。
  西部民歌一般是从中支点音到上支点音是上四度音程关系,到下支点音是下五度音程关系,如《裕固族姑娘就是我》:
  
  
  
  歌曲从一串装饰音上升到上支点音c1并延长,旋律中多次出现中支点音g,最后以长音结束于下支点音c。从谱例可见上、下支点音是长音形态,中支点音则是短音形态,最后旋律结束在调式主音(也是上、下支点音)上。
  东部民歌一般是下支点音到中支点音是四度,中支点音到上支点音是五度,起支柱作用的是中支点音(一般也是歌曲的结束音)。如《紫色的枣骝马》:
  
  
  上谱例中,a为下支点音,a1为上支点音,d1为中支点音。
  此外,“西部裕固语的句调有五种,西部民歌的旋律线条追随其语调也有五种基本类型。东部裕固语的句调只有升调、降调两种,在朗诵诗歌词时,往往奇数句用升调,偶数句用降调。”④
  2.节奏、节拍方面:裕固族东部民歌常用细分弱拍、强拍延长的节奏型,也就是弱拍的音符较多,强拍一般是长音进行方式?鸦西部民歌正好相反,一般细分强拍、弱拍延长,就是强拍音符较为多些,弱拍一般是长音进行方式。
  3.装饰音:西部民歌对装饰音频繁使用,在装饰音的作用下曲调悠扬婉转,音符之间的连接插入了起衔接作用的过渡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部裕固族民歌中装饰音则不多见,大多是没有装饰音的,是一种音符的自然连接,有装饰音也只是一种单一音符的简单装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裕固族民歌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东西部民歌在逐渐地相互融合、吸收,新时代的裕固族民歌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杜亚雄《裕固族民歌音乐特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2]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比较研究》,《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
  
  ①铁穆尔《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②高自厚《裕固族源流的两大支系》,《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③杜亚雄《裕固族的奶幼畜歌》,《黄钟》2006年第4期。
  ④杜亚雄《裕固族东部地区民歌研究——兼论东部裕固人的族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穴音乐与表演版?雪》,1982年第2期。
  
  (西北师范大学三期二批“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胡文慧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开始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问题,工程行业越来越重视暖通空调的节能问题.在设计阶段进行方案优化选择,可以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培养其它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而史料教学是以史料为依托,通过探究、论证获得历史知识,得出历史结论和提升历史理解能力,
快时尚带来的体验式购物理念,不仅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也逐渐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青睐,上海笕尚服饰有限公司旗下快时尚品牌Mj style便是其中之一。为紧紧抓住一年一度的CHIC盛会,来自上海笕尚服饰有限公司Mj style品牌的展位面积将达750多平方米。  2011年11月,Mj style第一家1200平方米的旗舰店在北京欧美汇购物中心开业,开启了品牌的发展之路。截至目前,Mj style已开8家
期刊
吕柟理学在其实质上就是以“理气非二”为根本、以“躬行实践”为进路、以“心事合一”为目标的躬行实学,就是主张道德践履与事业实务的贯通为一,强调内在的德性之实有见之于
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革新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优化发展,建筑设计作为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案的优化设计对性能化建设建设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以绿
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相关问题,首先概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进而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系统的论述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行
期刊
新课改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法:通过鼓励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让他们借助于方法和技巧等方面来加强写作.结论:
随着国家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使乡镇卫生院在卫生环境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稳定发展,加强资产管理就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