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习老师您好,我叫小轩,我的爸妈很奇怪很奇怪,偶尔有段时间会突然冲我发脾气,揪着以前的事不放,明明那段时间我都没惹他们生气。上个月,我和同学去理发店染了头发,刚出门口正好撞见他们买菜,我都已经做好被打的准备了,结果他们一句话都没说。等到我都忘记这件事了,他们却突然爆发,一个劲儿地骂我,说我不守规范。我就很不能理解了,如果一开始你就对这件事儿不满意,为什么不说?等到我以为没事儿的时候,才突然发作,连同以前我做错的事儿一并合起来骂我。我实在是觉得很委屈,很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小轩你好,在看完你的来信后,我也有一点儿不能理解:为什么你在明知故犯后,第一時间不去改正,而是等到父母责备后,才去责怪父母没在一开始就纠正你呢?
你之所以觉得委屈,是因为犯下的错在你脑海里已经淡忘了,可你的父母还一直记着啊!
首先,你的父母未在刚看到你染头发的时候斥责,是因为地点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你想想,如果父母在众目睽睽之下破口大骂,你会愿意听从,还是觉得丢人呢?
其次,考虑到你的自尊心,父母没有立刻责骂。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可能一直在等你开口解释,非常巧合的是,你也在等他们回应你的做法。
双方都陷入了等待的泥潭。
但等待,从来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等待意味着忍耐。总有一方会在等待中将耐心消磨殆尽,最后控制不住情绪的爆发。
当你的错事一件件累积,父母的忍耐值也一步步下降,终于等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他们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最后如火山般爆发。
面对你的“不能理解”,我可以为你模拟一下父母的心路历程。
当第一眼观察到你染了头发,父母的怒气上升,但不想伤害青春期孩子敏感的心,强忍着未在大街上呵斥。
等过了一段时间,怒气稍降,父母心里隐隐期待着你主动开口解释,而不是用传统的打骂等方式迫使你改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由于你误以为双方都不在意这件事后所表现的无谓态度,使得父母更为恼火,他们不受控制地回忆起你以往犯的错,并且再也无法忍耐,最终导致情绪失控。
在这里,我无法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评判双方的行为,你与父母之间,彼此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其中,最大的错误就在于等待,也就是积怨已久的忍受。时间固然能抹去过往的错误,但这要建立在双方都释怀的情况下。只要有一方仍存介怀,时间反而成了最大的阻碍。
也许你习惯了在父母的管教下生活,但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先开口权,你无需等待,也无需忍受他们的忍受。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在知晓错误的初端就主动提出,而不是等着父母开口。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孩子服从于父母的口头训斥或棍棒教育,犯错后害怕挨训故而避而不谈,但你的父母显然不是这样,他们给了你主动解释的机会,所以,为什么不主动认错呢?
主动开口认错,后面因忍耐到极致的情绪失控就不会发生。你可能觉得主动就意味着向父母认输妥协,并非如此,它代表的是坦然面对,如果你主动接纳或出面解决一件事,那么你将离“成熟”这个词更近一步。
编辑/李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