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感叹词的互译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英语言中的感叹词是各自语言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词类。它被大量运用在口语、文学作品、戏剧和影视作品中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情绪。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及汉英感叹词的特点,本文试用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对汉英感叹词的互译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汉英感叹词 互译 直译 意译
  一、引言
  感叹词(interjection)是汉英语言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词类,是用以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或情绪的词。它没有一定的实义,所以也是一种虚词,不能在句中构成任何句子成分,但它与全句有关联,故亦可当作独立成分看待。(薄冰,1999:431)
  它是人们谈话时表达自己某种感情或反应自己某种心理情绪的词,任何时候都只能用来表达说话人自己的情感,主要用在口语或以口语体为主要特征的小说、戏剧和影视等的人物语言中(偶尔也见于讲演词等比较正式的文体中)。(田定远,1991:19)许多感叹词是模拟人类在表达情绪和情感时所发出的声音,可用直译的方式进行汉英互译,但有些感叹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情绪或情感不同,通过意译可以符合译入国人的表达习惯。
  二、感叹词的基本特征
  (一)结构特征
  从形态结构上看,汉语感叹词可分为单字、双字和多字结构;英语感叹词可分为单词、双词和多词结构。
  1. 单字/单词结构。
  单字结构的感叹词数量较多且出现频率较高,如汉语中的“啊、哦、唉、嗨”等,英语中的“oh、ah、why、well、ugh”等。例如:
  (1)哟,是张书记来了啊!
  (2)唉,已经太晚了。
  (3)Oh,please don’t ask me any more.
  (4)Well, you may be right.
  2. 双字/双词结构和多字/多词结构。
  汉英感叹词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双字/双词和多字/多词的结构,如:“哎哟、天啊、阿弥陀佛”、“oh dear、good gracious、my goodness”等。例如:
  (1)哎哟!累死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2)阿弥陀佛,总算是熬过来了!
  (3)My goodness! How could you work so fast!
  (4)Good Heavens! It’ll get into the paper.
  (二)语音特征
  在不同场合人们通过感叹词的音高、音长、急缓来表达各种情绪和感情,因而语音特征是感叹词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吕叔湘认为,汉语表惊讶和赞叹的感叹词大致以a音和o音为主加以变化,赞赏、佩服、惊讶、怀疑等以鼻腔辅音来表达强烈的感情。例如:
  (1)啊,今年庄稼长得真好哇!
  (2)呃,王小姐已经离开了啊!
  英语中的感叹词大多依据发音拼写而成,本身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声音记录,如:oh、ah、hey等;也用一些实词来表达,如:O Lord!My God!Dear me!等。
  (1)Aha! Now I understand! 啊哈!现在我明白了!
  (2) O Lord, what shall we do now?天啦,我们现在怎么办?
  (三)语法特征
  感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词,它们没有句法,但是在语法结构上具有独立性,不与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可以独立成句。当它表达情感时在语义上具有粘附性、功能性、内涵性和随机性。感叹词在语法上没有确定的词汇和语法意义,一般不充当句子成分,也不会和别的词发生关系,但是它在语义上却黏附在上下文的语义场(semantic domain)中,在意义上与句子存在着关联。其含义须依附话语内容(non-detachability),没有上下文的感叹词不能表达某一特定的感情和情绪。(虞莉,2009:49)例如:
  (1)Why, Jane, it’s you! 啊,简,原来是你!
  (2)My lord, what nasty weather! 哎呀,多糟糕的天气啊!
  例(1)中的why失去了其“为什么”的疑问含义,而表示惊奇;例(2)中my lord失去了它“我的上帝/我的主”的本意(designative meaning),当感叹词的情绪表达未尽时,只有用上下文来加以说明,才能使语义详尽明确。
  三、汉英感叹词的互译
  人们在说话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插入感叹词,生动描述和大力渲染自己的情感。感叹词是用以表达说话人情感的虚词,本身不具有一定的实义,不构成句子成分,且对说话人情绪的依赖性较强。有许多感叹词是模拟人类在表达情绪和情感时所发出的声音,这类感叹词发音相同或相似,表达的情感、意义也相同或相近,可以使用直译的方式来对汉英感叹词进行互译;然而还有些感叹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不同,而又找不到发音和意义一致的感叹词。因此,在翻译时,要对上下文说话者的情绪和情感有深刻地了解,选用汉英两种语系中人们各自习惯使用的感叹词来进行互译。
  本文不可能将所有感叹词的译法都收录起来,故仅列举其中一些常见的译法。
  (一)直译法
  1. 语音翻译。
  人类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其感叹词的发音相同或相似,因此可以就其发音直译。例如:
  (1)“Oh! My poor Mathilde, how you’re changed!”(The Necklace)
  “噢,我可怜的马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在此例句中oh和“噢”的发音相似,且都表示惊奇。   (2)Ouch! Be careful, my left hand.
  哎哟,痛!小心,我的左手。
  人类感到疼痛时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将其拟声词用对应的词翻译出来就行了。
  2. 语气翻译.
  有些感叹词只起到引起注意、承接别人话语的作用。它们的发音只是一种语气,如疑问、应答、感慨、赞叹、犹豫、附和等;有时是讲话前的准备或是讲话中间的停顿或延缓。此时,它们没有了较强烈的感情意义,甚至转化成人们常用的问候语等,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互译成表示某种语气的词语。例如:
  (1)“啊!你回来啦!”
  “嗯,我回来了。”
  “Ah! So you are back now.”
  “Eh, yes, I come back.”
  “啊”在这里表示惊喜的语气。“嗯”是应答语气。
  (2)“哟,这么远的路,你怎么来的?”
  “Oh, what a long journey, how did you come here?”
  “哟”表示的是疑问语气,其中也包含了说话人的强烈的惊讶情绪。
  (3)“呸!你真像一头猪!”
  “Bah! You look like a pig.”
  “呸”在这里表示的是鄙视、瞧不起的语气。
  (4)“Perhaps, eh, you’d care to meet the staff, miss?”(Death on the Nile)
  “小姐,也许,呃,你想见见底下人?”
  “eh”在此句中表示说话人犹豫、不确定的语气。
  (二)意译法
  1. 汉译英。
  要将汉语感叹词英译,就要仔细琢磨该词所表达的准确情绪,选用相应的英语感叹词。有些汉语感叹词读不同的语调就表示不同的意义和情感,以“啊”为例:
  (1)啊(ā)!真美啊!(表示赞叹)
  Oh! How beautiful it is!
  (2)别哭了,啊(á)?(表示劝慰)
  Don’t cry, my dear?
  (3)啊(ǎ)!是这么回事啊!(表示特别惊讶兼醒悟)
  Aha!So it be!
  (4)啊(à)!我这就来!(表示应诺或知道了)
  All right, I’m coming!
  从上例中我们明白,要对汉语感叹词进行英译,就要仔细琢磨该感叹词所要表达的准确情感,选择相应的英语感叹词。一个感叹词可以表达各种情绪,而且声调不同,表达的情绪也不同,翻译时要仔细斟酌。
  由于中西方宗教信仰等文化环境的不同,未经思考的直接翻译可能会造成理解困难甚至误解,如汉语中的“阿弥陀佛、老天爷、妈呀、天啊、见鬼”等,而西方人信仰上帝,感叹词也多和上帝、天国有关,如“oh, my God/Lord”“Good gracious”“Geez”“Hell”等。在对这类感叹词的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意译成人们熟悉的词汇。例如:
  (1)天啊!你怎么这么懒!
  Oh God! Why should you be so lazy!
  (2)阿弥陀佛,你在这儿!
  Thank goodness, you are here!
  2. 英译汉。
  与汉语感叹词一样,同一个英语感叹词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情感,又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少数感叹词的拼写不能直观地体现它们的发声,如pshaw, whew;还有一些从实词转化过来的感叹词,如there, come, why等,只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才有具体的含义。此时,可以根据感叹词在意义上的粘附性特点,找出它所黏附的语言内容并确定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找出恰当的汉语进行翻译。例如:
  (1)“Pshaw,”she murmured, blushing with pleasure.(Love is a Fallacy)
  “去你的,”她低声咕哝道,由于高兴而脸色通红。
  这是波莉在男朋友对她的学习能力大加赞赏之后所表达的嗔怪而又开心的情绪。
  (2)“There, see? It’s not going to rain!” John said.( Listening Tapescripts)
  “你瞧,我说对了吧?我就知道不会下雨的!”约翰说。
  这里的“there”有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即“谈话开始时,约翰认为不会下雨,紧接着收音机的天气预报又证实了他的判断。”这样翻译显得生动活泼,把约翰的得意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3)“Geez, we are going to make a lot of money!”
  “We are going to be rich!” (Big Bucks the Easy way)
  “嘿,真不赖!这下我们可以赚好多钱呢。”
  “我们要发财啦!”
  这段话的语言环境是兄弟俩背着父母准备将家里的藏书拿到街上卖或出租时谈论钱的场景。将“Geez”翻译成“嘿”并添加了“真不赖”,生动地表现出说话者是两个小孩,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因能自己动手赚钱并可以避免向父亲要钱那种有失尊严的事的兴奋心情,充满了幽默感。
  四、结论
  汉英语言中的感叹词是各自语言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词类,被大量运用在口语、文学作品、戏剧和影视作品中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情绪。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独立成分,虽不构成语法成分,却是最富表现力的词语之一。在汉英感叹词的互译中,我们可以使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来进行翻译。但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有各自的特点,表达情感的词汇和方式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拘泥于语音方面的相似,而应注重从译入语中寻找具有对应意义的感叹词,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
  【参考文献】
  [1]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薄冰.薄冰英语语法(袖珍本)[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3]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林天送,21世纪英美文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5]季羡林.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王力选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高彦梅.汉英感叹词对比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0(4).
  [7]张本慎.汉英感叹词的跨文化透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4).
  [8]田定远.从英语感叹词的特点谈其汉译[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1(3).
  [9]张晓玲.对英语感叹词的几点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20(6).
  [10]虞莉.英语感叹词会话语用理据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09,16(1).
  [11]陈青.从《茶馆》的两个译本看感叹词的翻译[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
  [12]王逢鑫.论感叹词——英汉感叹词语义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1999.
  [13]王鲜红.英语中的感叹词[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2010 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巨大进步,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模式也在摸索中不断前行。随着高职教育发展, 高职教育改革呼声不断, 创办特色高职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其中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和特色所在, 而实训教学任务的完成又依赖于实训室类教学环境的搭建。教学环境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各院校自身办学理念、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资金支持、当地专业技能需求等诸
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内在具有统一性,追求最大利润的内在动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有利于培养和增强人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利益上具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长期被忽视。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课外阅读的重
中国的和平发展既要靠实现文化上的“洋为中用”以给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也要靠实现文化上的“中为洋用”以消除偏见与歧视,使中国获得平等和受尊重待遏。但后者目前更
自由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个人权利,个人的权利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正义。社群主义主张的是”善优先于权利”的政治伦理观,认为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最高的善”。新自由主义
公民意识是社会公正、和谐的关键,把公民意识的培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和企业规模过大或过小;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方式或制度的原因;信息不对称、技术手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是科技工作者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撰写科技论文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是广大科技人员所迫切需要知道和了解的,结合笔者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企业应相应地转变统计工作观念和调整工作思路,将电网统计工作的重心逐步转向了对电网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统计,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文章从介绍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入手,研究了军事职业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