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探析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岗位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和细致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这样的形势,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采取相应的途径对软件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使他们能够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确立优势。
  一、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
  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学生个人、企业以及教师三个角度调查,以分析学生在企业的就业现状、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满意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本次调查主要针对2009届软件专业学生,发出学生调查问卷173份,企业调查问卷173份,教师调查问卷27份。
  1.从个人角度看
  从对学生的调查看,86%人是普通工作人员。56.3%对自己的工作基本满意,近30%对于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被问及下步打算的时候,90%以上的人选择的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明确目标”。在对于“工作后,对母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的体会”的回答,90%以上的学生选择的是“学得很多,但对现在的工作帮助不大”。
  以上情况说明,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胜任自己的专业性岗位,但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不是很大。在学校所学的课程除了对他们的职业技能有所帮助外,很难对其他职业素养的提高有所帮助。
  2.从企业角度看
  从对企业的调查看,78.6%的毕业生在单位从事的是一线工作人员。97%以上的企业对于我校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评价都较好;有47.3%和45.5%的企业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评价为一般或较差;被问及学生最缺乏哪方面的能力,89%左右的企业回答的都是创新能力。以上情况说明,企业对软件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都较满意,但是认为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
  3.从教师角度看
  从对教师的调查看,85%以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被问及职业素养在专业教学中是否重要时,90%以上的教师觉得不是很重要;在回答“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是否同等重要时”,所有教师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以上情况说明,专业课教师认识到职业素养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都认为职业素养培养不在专业教学的范畴之内。
  二、软件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
  软件开发是通过软件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手段,开发出能够满足客户或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由于软件行业的特殊性,软件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如下的核心职业素养。
  1.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等,这些是进入软件行业的基础和前提;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编程能力、文档写作能力、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自动化测试能力等,这些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必备的技能。
  2.高度的责任心
  软件开发是一项细致工作,开发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到软件的质量和开发成本。比如,在软件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没有很好地跟客户沟通,得到的软件需求没有使得客户满意,则会在设计、编码和测试设计中导致一系列错误,这会大大降低软件的质量。等到客户验收时,发现开发出的软件不是他所希望的,这势必会造成企业的损失。所以,由于软件行业的特殊性,要求软件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团队协作能力
  软件开发分不同的阶段,加之软件项目通常比较庞大,需要分成不同的子项目,软件开发人员都有自己的分工,但相互之间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联系。比如,系统分析和设计是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系统分析人员和设计人员应该进行充分的探讨和合作,确保分析和设计的系统是一致的。模块一和模块二由不同的人员编写,但它们存在依赖关系,在设计模块接口时,相应的开发人员也应该互相沟通,以保证接口的正确性。由此看见,良好的团队协作是开发出高质量软件的重要条件,这也要求在软件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注重团队协作能力。
   4.沟通能力
  能够准确地获取客户需求,是开发出高质量软件的前提条件。客户往往无法清楚表达需求,或不能全面反映需求,这就要求软件开发人员要加强与客户沟通,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倾听客户的需求,善于挖掘客户的需求,以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对软件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5.自我学习能力
  软件行业日行月异,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地掌握新思想、新技术,并尽快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软件开发人员也应该多学习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这样才能方便自己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
  三、培养软件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专业毕业生处于软件行业的基层,从事编码、测试、维护等工作。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基层岗位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们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命力。高职院校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除了注重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下面给出几条培养软件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1.引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软件开发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可以引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出发点,学习与该项目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充分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任务驱动则是从局部出发,只引入与该任务相关的新知识,最后随着任务的增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在顶岗实习中,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学生应该切实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工作中面对的压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应该让学生逐渐熟悉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他们能够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对待岗位的每一个要求。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能够参与真正的软件开发过程,他们在与企业老员工的接触中,会学习到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团对协作。
  3.开设研究性课程
  研究生课程是高校教师提出的一个研究性课题,带领学生进行该课题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研究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具体解决和最后验证结果来完成。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外,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工学结合都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除了肩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软件行业发展的前景和潜力。高职院校应该立足自身发展,发挥自身作用,为软件行业培养更多符合其要求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学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大学)
其他文献
英语口语教学是学校课程设置及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一、目前技工学校英语口语教学情况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大部分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不重视口语训练的倾向,从而导致学生接触英语的频率少,得不到及时和足够的强化。  从教师方面来说,有些老师没有很好地理解“口语课”的含义,课堂上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只讲词汇的运用、语法点、阅读技巧等,而不注重学生口语技能的培养,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有
近年来,各级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社保基金管理逐步规范,监督得到加强,基金安全程度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医疗保险制度启动较迟,仍然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县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岗位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针对这些问题,要求经办机构必须加强内部会计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基金安全与稳定运行。   一、内部控
搞好井下煤炭运输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运输系统我们可采取“总体分开,局部集中”的方法,把矿井运输设备划定为两个区管理,即运输一区、运输二区。运输一区负责大巷的煤炭、煤矸石运输和矿车、绞车的管理工作;运输二区负责暗斜井以上各盘区内所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这样可以使设备管理进一步集中,跨度进一步缩短,适应了机械化生产。  一、具体的做法  1.整个矿井分为运输一区和运输二区  运输一区主要负责主
【正】一、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关键。每个课程、每个教学课题都要首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怎样应用等问题,从而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