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处理对生鲜鱼肉杀菌效能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鲜鱼肉等水产品的杀菌保鲜及安全品质控制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贮藏过程中生鲜鱼肉品质的影响。该文采用不同电压(40、50、60和70 kV)的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对生鲜鱼肉进行预处理,随后将样品置于4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为85%的条件下贮藏,检测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总数和假单胞菌总数)及理化品质[颜色、pH、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感官评价和组胺含量]在贮藏期间的变化,并分析组胺含量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有效抑制生鲜鱼肉中微生物的增长速度,且随着处理电压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对照组菌落总数在第4天时超过阈值(6 lg CFU/g),40和50 kV处理组到第6天超过阈值,60和70 kV处理组在第8天超标。另外,随着贮藏时间增加,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会提高样品TBA及感官评分。此外,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生鲜鱼肉在贮藏期间组胺积累速率低于对照组,且始终低于国标。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生鲜鱼肉鱼组胺含量变化与其他品质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 < 0.01)。综上,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能有效延长鱼肉货架期4 d,同时有助于减少鱼肉组胺积累及维持鱼肉品质;由于生鲜鱼肉在感官可接受范围内存在组胺超标的风险,因此对其进行安全品质评价时应同时结合多个指标判断。
其他文献
人类的日常活动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例如电力、热能和天然气。化石能源产生了两种最常用的能量载体(电和热),而它也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由于地质资源的有限性和气候变
基于学界对晚明海商与海盗模糊化处理的阙失,本文对晚明厦门湾海商与海盗进行对比研究,文章认为:海乱时期,虽然有海商入海为盗,厦门湾出现了著名的商人海盗;但是更多的海商仍
当前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推进与发展,人工智能(AI)作为现代和未来产业的代表和核心,正在主导和重塑全球各行各业,并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随着5G和物联网基础技术的快速推进,人
针对目前混凝土叠合板绿色再生资源利用率较低,难以满足建筑工业化中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以及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适用于大开间的轻质叠合板种类较为单一的迫切
蛋白质作为细胞生物功能的执行者主要取决于它们的三维结构,其中既包括天然折叠的结构蛋白,也有缺乏稳定结构的固有无序蛋白。不同的蛋白可以实现细胞不同的生理过程,蛋白质
非晶态玻璃态高分子材料大量使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通讯、光学和医疗仪器等领域,其在载荷作用下可能发生大的不可恢复变形,应变达到乃至超过100%。在初始弹性段之后的大变形
杂粮中的营养成分与大分子活性物质,必须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分解吸收后才可以参与人体代谢。对于食品来说,其本身的活性成分以及某些营养功能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在人体中产生的
三阴性乳腺癌(TNBC,ER-/PR-/HER2-)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均不适合于这一亚群,因此化疗是目前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唯一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其精确的靶
电磁频谱是稀缺的自然资源。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第五代、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频谱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而无线频谱固定分配的机制进一步加剧了电磁谱供不应求的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而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流行年份可造成作物30%左右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