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积累操作经验;指导学生自觉思考,积累数学思维经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积累探究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与方法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新课程中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由传统的强调“双基”扩大到强调“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活动经验),已逐步成为数学教师议论的热点话题,提高对数学活动经验内涵的认识,探索培养学生活动经验的方法,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
  “活动”的英文为“activity”,源于拉丁文“act”,基本含义为“doing”,即“做”的意思。后来,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数学活动是人类对待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进行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的实践过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验”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经历。所以,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体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技能、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组合性经验,其核心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直觉和数学习惯。 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有利于体验数学思想的无穷魅力,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有效提升数学素养,数学活动经验是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新课程已实施,但有些老师没有深入研读,甚至个别老师还不知道“四基”,面对这种现状,全面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将令人担忧。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挤压,以“双基”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理念深深扎根在教师心中,受应试教育导向,师生都看重知识结果本身而忽略知识来源过程。加之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教师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足,没能真正将其作为数学教学关注的目标。学生活动没有从时间上保证、方法上指导,体验不深,没有真正的经历,自然无从积累有价值的活动经验。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下面几个方面的做法很有效,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积累操作经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基本数学操作经验是指来至第一手的直观感受、体验,即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来自感官、知觉的经验。而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这说明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在教学中,操作实践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教学设计由生活中具体问题引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操作实践过程,有动手,有归纳,学生既发现了定理,又积累了操作经验,解决了实际问题,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指导学生自觉思考,积累数学思维经验
  数学教学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历数学化的本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真谛。
  教学设计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具体事例,自觉开展分析、比较,进而获得新知识,再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知识体系,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视问题而灵活应用知识。学生积累了学习新知识的“基本套路”:应用旧知识——发现新问题——分析、对比——归纳、概括新知识——实践应用。长期坚持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经验将不断丰富和提升。
  三、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积累探究经验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探索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再生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探究,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理解数学知识本质。
  总之,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数学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体现数学本质的活动,通过操作、思考、探究等方法,不断利用、丰富、提升和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真正落实新课程“四基”基本理念。
其他文献
介绍“防驼背装置”STEM项目活动的完整过程,从课题的提出、项目方案的确立、方案的实施和产品设计过程的教学组织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STEM项目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尝试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和学习,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  一、调整备课方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们在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现实。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但我们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想政治课的教材脱节,由此给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困惑。  【关键词】困惑;思想政治;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浮躁,什么事情
在初中生物学课程实施中,尝试运用认知访谈深度诊断学生学习问题,为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实施针对性指导提供实证。在初中运用认知访谈方法,需要教师学习其一般方法,并在实践
近几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课标、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或问题:教学思路不明晰、精读课和略读课各如何处理、课堂上教师该讲啥?讨论就是合作吗?如何进行拓展训练等等。那么,如何解决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呢?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明确精读课文与
作为一名中职音乐教师,除了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指挥、音乐相关理论等掌握之外,还必须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博学多才可以使教师个人魅力得以提升,还会获得学生的“崇拜”,课堂教学则显得自如而流畅,更富有张力,和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它更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工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