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是如何毁掉英剧的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于不列颠、毁于好莱坞的经典电视剧实在是不计其数。
  也许你还惦记着卖“腐”的英剧《神探夏洛克》,但在美国,福尔摩斯终于找到了一位“亲爱的华生”。美国CBS电视台9月27日推出美版福尔摩斯连续剧《基本演绎法(Elementary)》,剧中由华裔著名女星刘玉玲出任华生一角,这将是影视屏幕上首次出现女版华生。而大名鼎鼎的苏格兰警视厅的侦探顾问夏洛克·福尔摩斯来到了纽约,成了纽约警局的联系人。福尔摩斯和华生两人共同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栋公寓里。看来这次华生与福尔摩斯能够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
  《基本演绎法》的灵感正是来自于英剧《神探夏洛克》,后者播出两季后口碑甚佳。对于美版《福尔摩斯》,《神探夏洛克》的制作人苏·维特近日对英国《每日邮报》表示:“我们已告知CBS,将密切留意他们的新剧,假如发现有任何借鉴到《神探夏洛克》的地方,必定追究到底。”
  山寨剧并非中国特色。国产剧一直在模仿美剧,而美剧一直在模仿英剧,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剧迷耳熟能详的几部剧集,《办公室》、《无耻之徒》及《都市侠盗》等,都分别从英剧衍生而来。美国式翻拍
  近几年间,国产剧对美剧的追逐相当疯狂,国产剧《爱情公寓》、《美丽主妇》、《末路天堂》、《好想好想谈恋爱》、《远东第一监狱》从故事框架到剧情细节都模仿《老友记》、《绝望的主妇》、《迷失》、《欲望都市》和《越狱》等热播美剧。对此很多网友纷纷评论说,买版权翻拍会死吗?
  美剧就有翻拍英剧的“优良传统”。近年,英国的青春剧很受美国人欢迎。在《皮囊》和《我欲为人》之后,又有一些英国青春剧《超能少年》、《中间人》将被美国翻拍。
  2007年,《皮囊》在英国E4电视台首播,因为涉嫌毒品、宗教、性等敏感话题而引起热议,被称为全球最著名的迷乱又无所顾忌的青春剧。随后,美国电视台跟风而动,美国版的《皮囊》是在纽约创作完成的,故事发生在纽约东北部的一个无名小城市。为了确保它能够和英国版本一样的真实反映生活,美国制作方也和英国制作方一样,找当地的一群孩子来写原始材料并审查脚本。
  而英国的情景喜剧被翻拍更是源远流长。1971年的美剧《全家福》完全翻拍自1969年的英剧《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这两部剧分别延续了9年和10年。
  1973年,英国的ITV推出了《房间里的男人》,这部情景喜剧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讲述的是两个单身女人在一次派对之后,发现一个男人爬进了她们的浴室,得知此人会做饭,而且需要住的地方之后,她们把另外的房间租给了他,为了向房东交代,她们暗示此人是同性恋。四年之后,美国的ABC电视台推出了《三人行》情节完全一样,连主角的名字都只有轻微的改变。不过英剧靠轻快的节奏和机智的对话吸引人,而美剧则要靠美国观众喜欢的打闹和调情来推进。
  一般来说剧集在英国大热,美国版立刻开拍,NBC在2005年出品的职场喜剧《办公室》翻拍自BBC的同名剧集,改动不大,像把对话中提到的卡米拉换成了希拉里。这部剧集毁誉参半,批评者认为不过是对英剧的死板模仿。也有人说,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更多美国编剧的加入,美国味道浓郁起来。英版的《办公室》里非常压抑,所有的雇员都感到没有前途,幸运的是他们从绝望中找到了幽默。而美版却总有希望的暗流涌动,即使是最底层的员工,也觉得如果自己努力完成了任务,也能爬到公司的高层。
  成于不列颠,毁于好莱坞
  如果说一部英剧如此伟大,那为什么美国人要翻拍,而不是直接放原版呢?原因之一在于剧中提到的政治形势、英国名人和地名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熟悉,所以很多笑点就体会不到,而且那抑扬顿挫的英腔,大西洋对面的美国人还真听不懂。
  英剧被成功移植到美国的案例倒不是没有。美版《无耻之徒》翻拍自2004年首播的同名英剧,讲述一个“道德败坏(抽烟、酗酒、吸毒、滥交)”的家庭中充满“人情味”的故事。美版《无耻之徒》也备受好评,创造了自2003年《死神有约》以来Show time频道所出品的美剧首播收视最高纪录。通常,美剧以情节引人入胜见长,英剧则更多地注重人物刻画和思想表达,但《无耻之徒》在由英版改编为美版时,却保留了英剧的这一传统强项,美版《无耻之徒》,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版故事和人物的荒诞感和“低下限”,但强烈的戏剧冲突、花哨的叙事方式依然是标准的美式改造。
  同样的,虽然美国版的《都市侠盗》是英国版的《飞天大盗》的翻版,但是并不能说是完全的照搬。两个剧可谓各有优势,平分秋色。
  但一将功成万骨枯,英剧成于不列颠,毁于好莱坞的经典案例实在是不计其数。绝大多数英剧在改编中被毁得面目全非,播出几集后迅速被砍。即使在美国获得收视的成功也难免遭到英剧原版观众的口诛笔伐。这中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2011年。英国的BBC和美国的Show time两家电视台合拍了一部情景喜剧:《戏里戏外》,用电视人的自嘲口吻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些解答。
  《戏里戏外》讲述的是一对在BBC拍摄了热门剧集、并以此获得了学院奖的英国编剧夫妻档被无良美剧制作人引诱,这对习惯简单小圈子的英国电视人来到浮华的好莱坞。本应是剧集灵魂的编剧,在BBC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结果,到了美国却被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任意蹂躏,夹在制作人和明星演员之间两头受气。美国人就这样以“美国人特有的方式”毁掉了原剧本的方方面面。
  这对可怜的编剧夫妻其实有着一个现实原型——《冤家对对碰》的编剧斯蒂芬·莫发特和妻子。《冤家对对碰》是2000年BBC大热的情景喜剧,美国NBC看到这部剧在英美两地均广受欢迎,觉得正好可以搬来做2004年终于要关张的《老友记》的接班,于是2003年大张旗鼓地决定翻拍美版《冤家对对碰》。莫发特夫妇受到NBC的制作人的邀请,来到美国参与翻拍。结果美式改编把英剧的精髓毁得渣都不剩,该剧只播出一集就因为骂声太大而整个计划搁浅。
  即使是成功的美版也无法得到英剧的精髓。比如,美版《无耻之徒》里,斯蒂文打了看场子的保安,对他露出的内裤表示鄙视;而在英版里,他露出的是白花花的屁股。从根本上来说,英剧的晦涩、偏执或者争议题材:同志、社会底层家庭以及黑色幽默冷笑话等等是美剧所不愿涉及的。
  具体到古典名著翻拍这件事上,英国人更是擅长,或者能做到原汁原味或是全面颠覆,最有名,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神探夏洛克》。整部剧集成功把福尔摩斯从维多利亚时代带到了21世纪。也许《基本演绎法》可以做到表面功夫,但是,美版能否突破《神探夏洛克》的神迹就不一定了。
其他文献
不管是对于懂红酒、爱红酒的行家里手,还是叶公好龙的门外汉来说,“拉菲”二字都是如雷贯耳。作为法国波尔多的顶级酒庄,拉菲的滋味自然非比寻常。但是到底是这好酒醉人,还是酒背后波尔多名庄古堡的血统和那掌管着拉菲酒庄的神秘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传奇迷人,或许旋转在水晶杯中的红色液体很难告诉你一个准确答案。  你饮下的不是酒,是传奇  1868年8月8日,詹姆斯·德·罗斯柴尔德男爵在一个公众拍卖会上买下了拉菲酒
避孕套品牌杜蕾斯将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向超过1万名的参赛运动员发放免费避孕套,但这家全球销量第一、隶属于英国利洁时集团的著名公司做这件事时非常小心,甚至不敢吹嘘自己和奥运有任何关系。就连该公司发言人答记者问时也显得颇为谨慎,他强调:“我们会严格按照奥委会的准则做事,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说起来,杜蕾斯算是非常有自知之明了,因为它的母公司利洁时集团并没有花钱赞助奥运,而竞争对手的宝洁公司却花了超
在没搞清楚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是怎么回事前,最好先不要做稳赚不赔的梦。    我们最信任的金融机构非银行莫属。从小妈妈就会牵着你的手,在发薪日把余钱存入银行。在人们印象中,向银行里存钱,既安全又生息。于是顺理成章的,在银行理财肯定也错不了,一定会比存款赚得更多吧?  带着这样的印象,笔者的一位朋友在银行办业务时,接受了大堂经理的建议,买了一款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比加息后的年收益更高。事实上,以她那
胡贝特·贝克(Hubert Becker)已经 57 岁了,他还记得自己的前任老板奥托·瓦德里希(Otto Waldrich)。老板是个粗鲁的老日耳曼人,脖子上整天戴着个磁性测量器,能叫得出来每个旗下员工的名字,跟每个迎面而来的工人打招呼。这已经是43年前的事了,而直到7年前,这家位于著名的科堡碉堡(Veste Coburg)脚下的企业,还跟上世纪60年代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贝克是这家德国企业
既然如今美国房价相当便宜,很多中国购房团结队而来,为何却空手而归?    虽然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工资物价也相差甚远,但一边是美国人在头痛房贷,一边是中国人在热议“蜗居”,房市成为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比较一下各自的房价,看看从美国房市中汲取什么教训、学习什么经验,是个很有必要的话题。    只有曼哈顿依旧坚挺    自从2008年秋华尔街金融机构引发的危机蔓延美国并殃及世界后,美国的房市就一
近期“虎妈”蔡美儿的中国式严母管教法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不仅主流报刊上文章连篇累牍,诸多著名电视访谈节目也频频采访,一时间中国式严管成了热门话题。  其实,我认为虎妈现象的甚嚣尘上,不仅是因为她的10条苛刻禁令骇人听闻,更因为她的教育法则是向美国主流教育理念的正面宣战,而且这种宣战出现在一个极为敏感关键的时刻,这才引发了登高一呼、万人瞩目的“全国运动”。  二战之后,本土大陆丝毫未受战争创伤的美国
华人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能靠方便面度日    击毙一名黑人男子后,英国警方始终没有向外界给出更多解释,这样的暧昧态度直接引发了托特纳姆地区自1985年以来声势最大的一次骚乱。    8月9日下午,从伦敦通向北区托特纳姆的公交车终于恢复正常了。《世界博览》特约记者再次来到这座小镇的商业街道,仍然可以看到远处被火烧成孤檐断壁的购物商场和民宅大楼,旁边不时还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面对镜头重复说着类似的
如果地球磁极在短时间互换,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将面临大灭绝的灾难,人类也难逃末世审判。而如果人类不能认识地球“穴位”。真相依旧扑朔迷离。     最近,全球动物大量集体死亡,引起了2012之前关注“末日”的人们高度关注。  事件发生当地的各种解析推测综合如下:比如新年焰火、雷暴、寒冷天气、寄生虫以及中毒,甚至还有食物缺乏等等……  但当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些遍布全球的个体事件解析都无法对接这件事的两个关
北京昌平的宠物公墓日渐红火。人与猫狗的关系真相,再次惹人热议。  在位于北京市郊昌平县马池口镇的一片占地几百平米的宠物公墓,管理员带着记者走进墓地,看到了宠物主人为小猫小狗们建造一个个独立的墓园。墓碑上除了贴有宠物生前的照片外,几乎都刻上了像是“永远爱你”的追思字样。  “这只猫活了26年,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妇。老太太都八十多岁了,每次她起不了床,这猫就会去叫老头帮忙。猫走了,老太太哭得很伤心。”守
运外国劳工冒名投票、计票时反对党领先地区突发停电……丑闻和混乱没能阻挡反对党得票率超出执政党的政治风向,但执政党,却依然笑到了最后。  5月8日,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八达灵再也市,格拉纳再也体育馆。  从下午六点多开始,天空就一直飘着细雨,但体育馆外车辆依然排成长龙。能容纳5万人的体育馆内座无虚席,草地上也挤满了撑着伞或穿着雨衣的人。无论是观众席上,还是场地内,绝大多数人穿着黑衣。  这场名为“人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