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之后,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明确指出要少教多学,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促进其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但从目前较多教师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还是没能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举步艰难的状态中。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胜境——少教多学,期望能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關键词:少教多学;高中语文;教学胜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1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越来越追求高效化,而想要达到此高效化目的,则需要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少教多学教学策略的实施,不仅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还改变了学生一直以来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开始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少教”“多学”二词给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只要运用合理,相信必能使语文课堂走入胜境。
  一、传统教学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采取的都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始终停留在“多教少学”的状态中,教与学的过程都苦不堪言。同时,硬性的预习规定局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尽管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在预习、课堂教学和课下学习等环节,依旧按照的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执行学习任务的情况,这样的教学目标看似非常明确,但是依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及兴趣。此外,对于课堂中的提问、讨论、辩论等环节,组织的目的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试问,这样过于追求形式的语文教学过程,如何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学生又如何能获得有效的发展。
  二、“少教多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1. 提高课前工作质量
  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水平。因此,对于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善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给学生布置预习范围,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图书馆等途径来获得更丰富的资料,为学生高效化的复习奠定基础。通过学生课前全面地搜集资料,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感知课文,还能够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教师在设置预习范围时,不要设置具体性的问题,而是要将质疑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出各种问题。
  2. 课中合理开展分组合作讨论
  想要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则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多元灵活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讨论意识。当教学中遇到各种教学重难点问题时,教师不要帮助学生解疑,而是要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合作,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进行释疑,评价其他同学的观点,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发展的目的。当然,小组讨论后教师要让每小组派代表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如果别的小组提出其他问题,也可以请此代表来回答问题。
  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自由结组或者教师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讨论此诗歌的重难点内容是什么?通过几分钟的激烈讨论后,有的小组认为认识独特的意境和意象是重难点,有的小组认为作者的联想内容是重点,有的学生说诗人的写作背景是重难点,还有的小组认为诗歌中一些字词的意思是重点内容,如“云彩”“金柳”“柔波”“青草”等,这样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还自主掌握了更多有效的知识。
  3. 加强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采取少教多学,必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主人意识,并要明确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主动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组织课堂空间。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教自学”的活动,按照学生姓名字母的排序进行,让学生轮流扮演教师,组织课堂,这样不仅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求知、探究知识的欲望不断增强,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
  4. 注重拓展性学习的开展
  想要让学生多学,就不能仅靠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拓展性学习的开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外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帕斯卡尔,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并分享给学生。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时,不能够随意进行,需要让学生围绕教材知识进行,要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各种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外,还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一个课题,让学生根据布置的课题内容来实施调查和研究,搜集资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总而言之,高中教学的胜境必然离不开少教多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少教多学的概念及教学实例,从课前准备工作、课中小组讨论、拓展学习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梅春.“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和创新[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5).
  [2] 胡生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少教多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5).
其他文献
摘 要:创立于1961年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被认为是世界级政治家的摇篮,其为全世界特别是亚、非、拉美地区的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各专业人才。从该校毕业的学生中已有十几位成为国家元首,如圭亚那前总统巴拉特·贾格迪奥、乍得现任总理优素福·萨利赫·阿巴斯、中非共和国总统米歇尔·乔托迪亚等;几十位部长及大使,如俄罗斯联邦科学教育部原部长等。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曾在人民友谊大学建校40周年时专门发电祝贺,他在贺词
【摘 要】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月亮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結。本文试从古诗词中关于月亮的神话入手来追溯月亮文化的源头。  【关键词】月亮文化;起源;浅探    中国的文人墨客似乎对月亮情有独钟,在浩瀚如银河的历代诗词中,月亮高悬中天,被许多诗人反复吟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月亮文化。本文试以古诗中关于月亮的神话作为楔入点来探究一
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设计导入语要体现:切题、精短、激趣。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音乐渲染,激发感情  贝多芬曾说:“音乐会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上课之前,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来导入,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歌词的内容也可辅助教学。在学习《虞美人》时,我首先让学生听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贯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成了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而其途径主要有二,即一为技术性二为艺术性,依笔者之管见,后者更难把握和操作,本文即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小方面入手探讨一下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和导入艺术。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课堂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贯是高中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文感觉到困扰,甚至出现不知道写什么,胡乱拼凑的情况。进入高中,这种问题会有所改善,但是作文仍旧是学生的弱项,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时常出现言之无物,情感虚假,情节老套等问题,影响写作质量。  记叙文的本质在于对故事的记叙阐述,通过叙述故事,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还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表明,在记叙文
“森”  森,树木众多、繁密。独木不成林,三个木指木(树木)很多,就是森林了。有不少公司喜欢“木林森”这个名字,我好像买过商标为“木林森”的皮鞋。“木林森”体现了汉字的神奇。  “鱻”  三条鱼,味道鲜美。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猋”  这个字读“标”。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象形字,表示狗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是迅速、飙升的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分别自行阅读有关研究鲁迅的文章,结合自己的感想,撰写读书心得。  推荐思考方向:1.从中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看鲁迅;  2.亲人眼中的鲁迅;  3.文人眼中的鲁迅;  4.了解鲁迅生存的恶劣环境,体会他文章中的痛心疾首和语言尖刻;  5.了解鲁迅深厚的古文底蕴和所处新旧文化交替时代,体会他的文风和语言的怪异;  6.鲁迅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据全球阿拉伯网(english.globalarabnetwork.com)2014年4月8日报道,科威特教育部长近日宣布,教育部正在设计新的国家课程框架,该框架将确定国家教育标准,包括学科目标和所需的教学时间,并确保教育部和国家教育发展中心能够监测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成效。  科威特教育部长表示,新的国家课程框架将涵盖私立教育机构。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新的框架要求私立教育机构遵守公立学校系统的规定,包
【摘 要】“延迟法”是小说中常见的重复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的一种叙事技巧。本文以《牲畜林》为例,分析了延迟法的反复使用在情节的构成和主题的深化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小说欣赏 “延迟法” 情节 主题     外国小说的欣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一门选修课,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有很大的作用。聆听惯中国的二胡,再听西洋的钢琴,可使
一、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平等的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多方面的合作者,更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