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患儿营养现状及临床营养支持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疾病患儿由于病程迁延,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和高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增加营养相关性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等.慢性疾病导致患儿长期摄入和吸收障碍、丢失增加以及因感染、炎症反应,引起机体能量代谢改变等机制影响患儿的营养过程.针对不同疾病特点予以营养支持和管理,有助于改善慢性疾病儿童的临床预后,促进儿童康复.该文就慢性疾病患儿的营养现状、营养风险评估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NO是人体内重要的信号因子,存在于正常人的呼出气中.各种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均可导致呼出气NO增高,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呼出气NO测定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具有无创、重复性好、易操作等优势,有助于临床对反复喘息、慢性咳嗽等呼吸道常见症状的病因鉴别,有助于对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判断病情及预后,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于1980年建立,首次在国内使用国产仪器进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工作。1982年正式成立内分泌专科病房及门诊。近十余多年来,随着内分泌患儿逐渐增多,科室对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对内分泌疾病的检查及危重内分泌病例的抢救措施逐步完善。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小儿内分泌疾病谱的改变,科室对儿童性发育异常(性早熟、性发育不良、两性畸形)、糖尿病、矮小症、甲状腺疾病、肾上
期刊
癫(癎)持续状态(SE)的发病机制与脑损伤密切相关,已有试验证实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活性改变、氧化应激、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衡等因素不仅参与癫(癎)持续状态的机制,且能作为始动因素,参与神经元损伤.SE后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糖利用减少,神经元过度兴奋,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和非NMDA受体的活化,大量阳离子内流,除导致神经细胞急性坏死,同时还启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儿童先天性肾积水最常见的病因,过去人们对其发病机制了解甚少.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从分子生物学机制来阐明输尿管的发生,在基因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骨骼肌纤维化是杜氏肌营养不良杜氏肌营养不良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可影响肌纤维的再生、收缩功能,加重病情,在骨骼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肌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起重要作用.该文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的骨骼肌纤维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通过PET-CT明确18F-氟脱氧葡萄糖在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中摄取程度,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60例受检者,包括正常对照者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例54例.测定主动脉壁粥样硬化部位标准化摄取值(suv)和CT值,并依据CT值将54例主动脉壁局部18F-FDG高摄取的动脉粥样硬化病例分成3组,软斑块组CT值小于60HU,中等斑块组CT值介于60~100HU之间,钙化斑块组CT值大于100HU.
梨状窝瘘多以小儿反复发作的单侧(左侧为主)颈部炎性脓肿或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等症状就诊,以往在治疗上多为反复颈部脓肿切开引流及联合多种抗生素对症缓解症状或是开放性常规分离瘘管手术寻求根治,但复发率较高。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梨状窝瘘相关诊断和治疗进展,旨在强调对于疑似患儿需及时行超声、CT、上消化道钡餐等检查,必要时做内镜检查,治疗上在非急性期以内镜辅助下导管置入或亚甲蓝内口注射行梨状窝瘘切除术可明显减少
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癫(痫)综合征是在婴儿期发病的一种严重的癫(痫)性脑病,1995年由Coppola等首次报道,目前世界共有近80例报道,国内暂无报道.目前该综合征病因不明,早期诊断困难,传统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该文就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癫(痫)综合征可能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培养传代的第四代hBM—MSC,采用X射线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50mGy、75mGy、100mGy,剂量率为12.5mGy/min,分别观察LDR后bBM—MSC生长曲线、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变化及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表达量的变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