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问题,培养识记能力,增强识记效果,提高课堂质与量。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乐趣尝试
怎样才能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情境挖掘学生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求知的内在动力。只有产生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从而变得轻松愉快,又感受到是一种享受,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境,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
如教“伞”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两点,老师可以出一幅图:下雨了,放学时,两个小学生撑着雨伞走出校门,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雨伞的样子。老师指出“伞”的两点是把雨伞撑开的,如果没有这两点就打不开,两个小学生就会被雨淋湿。又如教“走、跑、推”等字时,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意思,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字义。
三、设置游戏,“玩”中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若想在识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除了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外,还要变换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点燃起兴趣的火花,永不熄灭。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如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卡片上,打乱顺序后发给学生,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与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卡片”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判断的能力。
四、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五、编字谜、口诀、顺口溜识字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编字谜、口诀、顺口溜识字,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乐学。例如“燕”字可编成这样的谜语:“上面是革字头,口字住中央,北字分两边,四点在下方。”“渴”和“喝”偏旁容易混淆,老师可编成这相的口诀: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用以上方法很受学生喜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在日常生活中随学随记
生活本身就是识字的舞台和背景,没有生活及人类的发明创造,就没有文字的产生。要让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做一个有心人,这样就可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从学生喜爱的商标中识字,从电视、读书、看报中识字;从课外阅读中识字;在听故事中识字……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识字交流会,进一步扩大识字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变无意识为有意识,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达到学生的识字目标。
總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新地设计教学过程,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他们一定会在识字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乐趣尝试
怎样才能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情境挖掘学生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求知的内在动力。只有产生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从而变得轻松愉快,又感受到是一种享受,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境,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
如教“伞”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两点,老师可以出一幅图:下雨了,放学时,两个小学生撑着雨伞走出校门,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雨伞的样子。老师指出“伞”的两点是把雨伞撑开的,如果没有这两点就打不开,两个小学生就会被雨淋湿。又如教“走、跑、推”等字时,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意思,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字义。
三、设置游戏,“玩”中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若想在识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除了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外,还要变换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点燃起兴趣的火花,永不熄灭。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如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卡片上,打乱顺序后发给学生,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与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卡片”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判断的能力。
四、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五、编字谜、口诀、顺口溜识字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编字谜、口诀、顺口溜识字,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乐学。例如“燕”字可编成这样的谜语:“上面是革字头,口字住中央,北字分两边,四点在下方。”“渴”和“喝”偏旁容易混淆,老师可编成这相的口诀: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用以上方法很受学生喜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在日常生活中随学随记
生活本身就是识字的舞台和背景,没有生活及人类的发明创造,就没有文字的产生。要让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做一个有心人,这样就可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从学生喜爱的商标中识字,从电视、读书、看报中识字;从课外阅读中识字;在听故事中识字……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识字交流会,进一步扩大识字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变无意识为有意识,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达到学生的识字目标。
總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新地设计教学过程,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他们一定会在识字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