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于二次元年代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2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网络文学到二次元文化,前前后后采访了三四十号人,然而在庞杂的言语碎片中,这段对话频繁地在我脑中出现:
  “我有一个外甥女,今年两岁。你知道她看到报纸上印刷的图片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吗?”说话人是高寒凝,北大网络文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生,“你们绝对想不到。她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然后各自向相反方向滑开——那是iPad上放大的动作。”我们一下子恍然,纷纷大笑,然后点头。
  
  作为90后,我接触网络也早,八岁,当时混迹BBS、聊天室时,常把网络那头的大人们吓一大跳。不止是我,实习生也是一个90后团队,几乎没有谁身边没有动漫爱好者、coser、腐女,也能轻易地找到曾经想以网文为业的朋友……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无论喜恶偏好,一个人若对这些毫无所知,才应该是值得惊讶的事情。
  因此扪心自问,我完全没有理由也无心以猎奇视角写“何谓二次元”,或全然以批评的姿态面对网文。我想问的只是,如今,这些与网络并生,或因网络而生的亚文化、俗文化,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今年年初,走在家乡街头,我被塞了一张写着萍乡动漫校园祭的花哨传单。漫展?我一直自觉家乡是个四五线小城市,七八年前,哪怕找到一家小小的动漫周边店,就已经感觉自己资深得不行了。我有点诧异地抬眼看了我面前的两个女生——样貌穿着都明显是高中生,一脸“豁出去了”的热切,说着“有兴趣来看一看吧”,继续向前跑开。
  我有意把那张传单留了下来。那大概是我第一次隐约感觉到,二次元的力量开始突破次元壁。资本常被认为是最大的幕后推手,但人们忘了,资本无所谓道德属性,不过是逐势而动,而这一切的源头,真正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是网络媒介本身。
  也有学者担忧互联网和资本逻辑的互相勾连——每个时代也自有类似的烦恼,样貌不同罢了。这不是我们要不要选择拥抱它的问题,而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任谁也不可能螳臂当车。
  但至少此时此刻,能让年轻人像那样充满热情和行动力,总是好的。正如大众场域所意识到的,群体的正名随着一代人的成长变得顺理成章。二次元活动在各大小城市遍地开花,资本不吝投入,舆论场从偏见转向了关注和追捧。
  逐渐地,曾经那个因为小众而让我自觉“独特”的爱好,似乎因为过于泛滥而变得稀奇不再。比起过去如珍宝一般秘密地保存,如今,由于过分容易找到知音却令人产生了新的厌倦。
  这或许是流行文化的宿命。但如此一来,也确实证明:亚文化出身的“二次元”,正逐渐融入主流,正如同从前的摇滚、爵士——尽管曾经边缘,但它们已确实地影响了当代文化的形态,也渗透着你我生活的点滴。
  这是你我所生活的、逃不开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虚拟和现实正在模糊界限。我们的父辈曾经以“动漫里都是假的”、“你不知道电脑那边的是人还是狗”作为对沉迷“虚假世界”的告诫,杨永信之流也正利用着这落后的偏见,以光明正大的名义行令人发指之事。他们不曾意识到的是,虚拟本来就是人造现实之一种。口碑大好的科幻剧《黑镜》,大概恰是戳中了每个现代人对科技和未来的焦虑。VR、AR技术“侵占”我们的感官,创造出更加无法轻易分辨的“现实”:我们玩着AR游戏Pokeman GO,为了捕捉虚拟的宠物小精灵在现实世界的地标中穿梭——那《黑镜》里的未来,离我们还能有多远呢?于是人类自己也终要产生怀疑:基于“我”的所见、所听、所闻,这是否就是“真实”?
  假作真时真亦假,人类若终有一天迎来那个时代,把肉体抛弃、意识上传联网,连“真实”“虚拟”这些概念的对立都不复存在,还谈什么“网瘾”“二次元”呢。到时候,人与人的等级差别将源于上传时间点导致的版本差异;而人类最终的毁灭,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一次微不足道的宕机。
其他文献
Blue Moon 每个人都曾搭过他的鬼魂  南方火车站,清晨6点半,天色微明。低矮的宅子沿主街排去,直至还在沉睡的密西西比河。行李箱踏在石板路面的声响,如同不小心碰到一把尘封的布鲁斯吉他。如果担心打搅这座灵魂乐之城的灵魂,又暂无地方落脚,不如钻进车站对面的Arcade餐厅,它总在7点准时醒来。  这是孟菲斯最老的咖啡馆。作为今天的第一个顾客,我当仁不让地坐进了左侧走廊最里面的卡座——猫王曾经的专
钱理群住在北京昌平的养老院里,很少出门,很少接待来访。住到养老院,他觉得更能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他希望沉浸到历史中去。所以,他没有答应面访,而是通过电话回答我的问题。10月1日晚上这次电话长谈中,他清晰、精准、干脆、饱含热情地说话,就像他曾经在大学讲堂里所做的那样。他曾是北大最受欢迎的老师。  他是许多人眼中当代知识分子应有的形象。最近他出版了“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岁月沧桑》
有资料说宋朝GDP占當时世界的60%,  鸦片战争时清朝GDP占当时40%  这是个流传甚广的谣言。    几乎每一个讲宋代GDP占全世界60%的文章,都会引用著名历史经济学家AngusMaddison的数据作为佐证。然而Maddison的原文里明确有写,公元1000年,宋代GDP占全世界的22.7%。而且他也明确指出,这个数据是他猜的。他的原话是“guesstimate(大概估计)”。那么为什么
“你可以说我戏拍得不好,可以说我戏演得烂,我都不介意。但你说我靠我爸,我真的会很生气”  参加电影《七月与安生》发布会前,我才第一次看发表于16年前的原著小说。一万六千多字的短篇,很快读完。七月是柔和安稳的姑娘,安生是自由不羁的姑娘,两人是好朋友,却爱上同一个男人。这个设定不少见,也曾有过许多不错的故事。不过这一个故事,看得我频翻白眼。  发布会的休息间里,我和朋友们聊天。“安生三观不正啊。”“3
2000年5月30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牟其中被判处无期徒刑,后改为有期徒刑  2016年9月27日,牟其中刑满释放。  夏宗伟(牟其中诉讼委托代理人)记不清已是第几次来到湖北省洪山监狱。周边的高楼建了一茬又一茬,路边的城标换了一拨又一拨。过去的16年,夏宗伟每次来探望牟其中,都匆匆忙忙从北京出发,坐夕发朝至的卧铺车,然后从武汉回程,同样是夕发朝至。这样能省下许多开销。有几次还因为无座而硬站一个
1943年9月底,顾准横跨千里、足足花了8个月才抵达延安——因为“逃兵”问题,他被要求从淮海区步行到革命圣地,接受整风运动教育。  到达延安时,紧张的“抢救”运动已经过去了。整风运动进入第二期,开始趋向以“自我批评”和“自我检查”为主的和风细雨。  顾准为自己的迟到庆幸——他后来在上海向共事的顾树桢吐露了这一心曲。否则,以他在上海时期的复杂经历,以及在革命根据地犯的几次错误,他将肯定是被“抢救”的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博嗣増田带着一群工人打开房门的时候,经过的邻居搭话:“您是来搬家的么?”增田回答“是”,庆幸来人没有追问,这家主人要搬去哪里。  每当别人问起职业,增田都回答“搬家工人”,他说的没错,只是他服务的对象,都是已经辞世的独身老人。  今天这家曾经的主人是一位65岁的男性,在3月去世,尸体一个多月后被发现。警察带走了尸体,剩下的清理工作则由增田和
8月20日,英国《每日邮报》在醒目位置发表文章,援引斯洛文尼亚一份杂志的内容,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妻子梅拉尼娅1990年代在纽约所工作的模特公司同时也是一家应召女郎陪伴服务公司,暗示梅拉尼娅曾经做过应召女郎。9月1日,梅拉尼娅的律师团队发表声明,指责上述报道“百分之百虚假,极大损害了特朗普夫人的个人和职业声誉”,因此提起诉讼并索赔1.5亿美元。  梅拉尼娅当年是否为生活所迫从事过伴游服务,人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明星出轨,全民热议。我从做自媒体的朋友那学到一个词,“蹭热点”。意思是说,多发跟出轨有关的文章,关注度高、流量大。一个人的私德,立刻成为公共话题,陷入舆情的汪洋大海。但大家都在蹭热点,读者很快会审美疲劳,那就要绞尽脑汁,挖掘新的角度。  最简单的角度是替这件事里的某个角色主持公道,帮他想办法或者找理由,或者寄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一
一个肉体上没有任何乐趣的人,精神如何生猛?  “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有一部分乐趣超出常人很多很多,那就不要去想过常人的生活”  上海愚园路,一间不起眼的超市低调开张了。店面不到十平方,放完货架之后也就仅容转身。开业第一天,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瘦高个马脸汉子站在店对面,观望着新店的生意。他身上穿的白色T恤印着超市的logo,大红大绿的店头设计戏仿最直接粗暴和不知审美为何物的超市商标: 徐震超市。  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