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ou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从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氛围;重视动手操作;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其关键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才能把学生真正地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从而实现由学生被动接受的“要我学”向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转化.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在上课开始先出示了一幅停车场中各种车的情境图,让学生收集小汽车、摩托车、货车的有关数据,学生很快就能用“数”的方法统计出各种车的有关数据.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幅十字路口各种车辆来往的情境图,让学生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收集到10分钟内小汽车、货车、摩托车通过路口的数量.学生很快发现再用“数”的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停车场的车辆是静止不动的,而十字路口的车辆是运动的.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几个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一人统计一种车”.还有学生说:“画圈太麻烦了,我可以画‘正’字.”我紧接着问:“为什么画‘正’字的方法简单呢?因为写完一个‘正’字正好是五笔”.“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收集数据的方法,画‘正’字法”,我不失时机地揭示了课题.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学生很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两种情境的对比,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了问题冲突,在解决这一个个问题冲突中,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氛围,使学生主动地学
  现代心理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学习气氛,能使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他们主动释放巨大的潜能,使学生主动去学.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提前准备了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如,铅笔盒、橡皮、玩具、皮球、毛巾等,并标上价钱,模拟商场买物卖物情境,把学生分成几组,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活动,因为学生平时用人民币买东西的机会很少,所以“元、角、分”的认识,特别是换算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掌握,通过这种游戏活动,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强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把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动手操作,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多感官参与学习.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通过自己折叠、拼合、尝试推导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剪、拼、摆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折叠、拼合、推导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尝试实践获取新知,既生动活泼,学有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
  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开放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猜想,积极思考.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在课上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你感觉苹果的表面摸起来是怎么样的?”,学生说“圆的、滑的、弯的”等多种回答.“那么,如果教师对着苹果切一刀,你们猜一下,在切的地方会出现什么?”.这时学生都抢着说“我猜是一个圆”,“我猜是平平的”,“我猜是一个面”.“那么,教师切一刀,你看你猜得对不对”.这时我拿起刀,在苹果上切一刀,学生都瞪大眼睛看得非常仔细,当切完之后,学生都大叫起来:“啊!是一个平平的面”.“对,这就是面”,从而引出“面”的概念,然后再接着让学生猜想,如果再竖着切一刀,在两个面相交的地方会出现什么?学生说“一个点,一个面”,又有学生说是一条边,这时教师切下第二刀学生发现出现的是一条边,那么这条边就叫做“棱”,引出“棱”的概念.再切第三刀后,出现三条棱相交的点“顶点”.这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要素“面、棱、顶点”的概念,在学生的猜想,再操作验证中建立起来.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形象的认识,并亲身经历,感受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由两个“面”相交产生“棱”,由三条“棱”相交产生“顶点”.
  显然,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的导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学习,也只有真正地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才能完成由课堂主宰者向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江苏省灌云县果园小学 (222200)]
其他文献
一、小麦栽培技术1.选用良种为保证前作玉米成熟,减少与后茬打瓜的共生或,小麦应选用耐迟播、成熟早的春性或弱春性品种。旱地选用皖麦27较适宜.水旱田以杨麦158为好。2.施足基肥
摘要:课堂教学中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震撼.将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具体的数学内容中,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逐步领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悟得数学思想,理解数学,享受数学,获得数学,并且在学习实践中能融会贯通.  关键词 :有效导入;启迪思维;领悟数学思想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病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行择期手术的老年病人240例,ASAI~II级,年龄65~86岁,无神经、精神
摘要:小学毕业复习不是一个回忆过程,而是要引导学生吸收知识和消化知识以及强化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中得到不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再数学复习就是一个实现有效教学再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复习;教学再创造  一、实现教学再创造  毕业复习不是一个回忆的过程,而是教学再创造的过程.它是通过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系统,也是知识结构重新组建拓展的过程.知识整理才是复习课的核心.由于各个
一句表意精当、形象、透辟的话语,所以能够百口交诵以至不断相传,因为它是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过去的事总是会概括起来,被自乘几倍。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前人的
摘要: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数学教学只有通过学生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  关键词:观察;操作;分类;推理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类、推理中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建立新概念.  一、在
目的:  观察术前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结肠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R组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
2013年8月,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的第一批进口设备运抵平潭,成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封关前第一个享受到政策红利的企业。福州海关关长吴幼毅表示,2013年,福州海关举全关之力推
想要吸引孩子们爱上作文课,就得把作文课上得别出心裁,耳目一新。我一直在探索,如何着眼于儿童的生活,用儿童的认知方式展开作文教学,让我的孩子们真正爱上写作文。  这节作文课的上课铃声还没响起,我便提早走进教室,大部分孩子也坐到了座位上。这时只有两三个孩子还在室外玩耍,我故意作势去关门,试探孩子们的反应。“咣当”一声,只见一个男孩心急火燎地闯了进来,我微笑着说道:“慢点,门也会疼的。”在大家的一片笑声
期刊
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如何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一、引导学生研究生活当中的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