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 “地震废墟”中再出发

来源 :星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r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前,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造就了多位荧屏上的知名男星,其中就有饰演钢七连连长高城的张国强。随后,《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我的兄弟叫顺溜》相继播出,使张国强刚毅的军人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为了能拓宽戏路,让观众见到他在表演上的另一种可能性,2009年底,张国强和牛莉共同主演了家庭剧《牵挂》,从军旅硬汉到老婆说了算的“妻管严”,以及2010年北京卫视年代大戏《雾柳镇》,都让张国强在不同角色上有所突破,证明了其不俗的表演实力。
  目前,在最受关注的暑期档大戏《唐山大地震》中,张国强饰演的父亲一角,使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剧中灾难的降临、爱的赋予,他无私地用生命演绎着作为一家之主应尽的职责,展现了伟大的父爱。
  在这部国产灾难大片中,张国强在逼真的影像中经历了生死,体悟了人生。这位父亲,在地震的23秒中一把拉开妻子,冲进屋子救孩子,却再也没有出来。这是张国强大银幕的“处子秀”,他希望得到观众的检阅。虽然在整部戏中,张国强的戏份不是太多,但在逼真的地震中,他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他借用了许三多的一句话:“好好活!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灾难面前的大爱
  
  黝黑的肌肤,1970年代的寸头,上身穿着印有唐山轧钢厂的背心,下身穿着一条蓝布裤子,脚上穿着一双塑料凉鞋。脱下军装的张国强,在《唐山大地震》中的造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就是这个普通人,却在生死考验的关头,绽放出生命的光华。
  其实,张国强和唐山很有缘,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操着一口东北话的汉子,母亲却是唐山人:“我妈妈是唐山迁安人,我姥爷的二哥现在还在唐山生活。为了拍好这部戏,我看了很多唐山地震的资料,特意找发型师给我剪了个70年代的发型,我脚上穿着的鞋也是全剧组唯一一双70年代的塑料凉鞋,而且我还学会了唐山话,比如‘你揍啥去’。”
  出生于1960年代的张国强,对《唐山大地震》中那种活生生的、仿佛重回到自己小时候的情景记忆犹新。“我就是生在那个年代的人,电影中出现的军队大院和当年的场景一模一样,那时红旗大院、卫国大院等等的家属区都是这样命名的。电影院都不高,海报也是复古的,这些对我而言都太亲切了。当群众演员换了服装,穿着那个时代的衣服走在搭建的场景中时,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回到从前,甚至我都不敢再回忆了,瞬间会觉得鼻子酸酸的。”
  如今,《唐山大地震》正在火热上映中,那地震的场景震撼了很多观众的心。张国强说自己和徐帆对“地震”的经历感受,自开机至今始终在脑海盘旋,谈到地震场景的拍摄时,张国强觉得逼真得难以置信,“在我们拼命跑着找孩子的同时,房屋倒塌,假的砖瓦砸在身上,这些是由几个场工站在高处从袋子里扔出的。当电影特效合成后,我们自己看着都惊呆了。那时候,我瞬间感受到了人在自然界中的渺小。”
  张国强说,“地震”时迎面扑来的巨大尘土让他们有了窒息的感觉,沙尘经常进入眼睛,但他和徐帆已经顾不上这些,完全进入了剧情。在子女遇到危难时,任何自然因素都不能阻止父母去救孩子们的迫切心情。“对于地震的亲历者来说,灾难的飓风扫过之后一切都不复存在,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这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所以现在的我对于生活上的期望很简单,就是亲人们平平安安,这就是福。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应当让他们生活得最好。”
  
  首部电影完成多年夙愿
  
  拍摄《唐山大地震》时,有一场戏虽然拍得辛苦,但张国强却得到了冯小刚响亮的夸赞,让他十分高兴。有一场躺在雨中的戏,张国强光着上身,必须一动不动,他形容当时憋气的情景,“那口气憋得可真难受,我就期盼着女儿快点起来,结果她还是慢慢地爬起来。”他说演这种憋气的窍门就是先呼出所有的气,千万不要憋着,因为这样,躺着的时候,肚子会慢慢鼓起来,只要有一点动静,整幕戏就得重来。他说冯导看完后,对他说了句,“张国强,你真牛!”
  说到冯小刚,张国强始终难掩敬佩之情,这次与冯小刚的合作算是完成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形容冯小刚是个很严谨、认真又具有亲和力的人。“我特别喜欢冯导的戏,一直以来就有梦想和冯导合作,这次拍摄《唐山大地震》终于圆了我的梦。他的想法很多,总喜欢和人开玩笑,感觉像是在家里,完全不紧张,剧组里其乐融融,整个团队都很像一家人。”
  至于选中张国强,冯小刚曾说是因为看过张国强演的几部电视剧,觉得他形象很不错,完全符合《唐山大地震》中想要的角色,所以没见本人就通过了。对如此顺利的表演机会,张国强说因为扮演的是一个1970年代的卡车司机,所以自打一开拍时,就有很多记者问他是不是适合,“我用冯导当初的一句话回应了他们,看了我拍的《我的兄弟叫顺溜》,冯导说我连一个三四十年代的司令都敢演,70年代的卡车司机算什么。冯导看完剧本做准备工作时,对孩子父亲这个角色还没有具体的人选,有个朋友向他提到我,冯导觉得我和这个人物很接近,就这样定下来了。虽然戏份不是很多,但我特别知足,因为能跟冯导合作,是我多年的心愿。”
  张国强说,冯小刚是一个很拼命的导演,“剧组大事小情他都管,冯导有个习惯,他总在眨眼睛,其实他是在思考、想事情,基本他随时都在忙,只有午休时睡一小会儿。但像他这么成功的导演,还会认真听取我们对电影的每一个小建议,真的很不容易。在冯导的身上我学到了太多,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懈怠,他的行为作风足以影响剧组里所有人。在他身上我学到了自信,相信《唐山大地震》会感动很多人,在观影的过程中细细感受我们生活的这30年来变化的步伐。”
  
  与冯氏夫妻合作的准备和默契
  
  长久以来,冯小刚的电影一定能成为当年的票房保证,能在冯小刚的电影里扮演主角的演员,也一定会得到更多导演的关注,同时也会让更多观众认识自己。对这样难得的机会,第一次出演大银幕的张国强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看完剧本后,我就觉得非常震撼,同时也很沉重。这部片子感觉很真实,23秒32年这句话汇聚了地震时和震后重建,作为一个家庭所经历的一切!开拍前我会静下心来思考很长时间,试图去寻找那个年代的人的感觉。我也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在拍摄时也结合了自己的想法,尽量塑造好剧中人物,使他更加真实。”
  虽然做了很多准备,但第一次跟冯导合作还是有压力。“怕自己达不到导演的要求,但他的鼓励和对演员的驾驭,反而让我能够放开演,我想这就是大导演的特别之处。9月份天气慢慢凉了,冯导见没有人给我们拿衣服就大声喊‘大衣呢,没看见浑身都湿透了呀,赶紧给演员披上!’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发脾气,却让身为演员的我们很感动。”
  在剧中,张国强与导演冯小刚的妻子徐帆扮演一对夫妻,还有一小段“激情戏”,也有一段生离死别的悲情戏,很多观众都觉得戏中的张国强和徐帆确实很像两口子,张国强说:“其实我们之前也没有什么沟通,因为做好造型后,你周围的环境也都是那个年代的。大院儿、商店,还有街上的交通岗楼、白衣服蓝裤子的交警,骑自行车的行人……当你沉浸在这个气氛当中,就不需要演了。徐帆对任何一个细节都特别认真,也经常会在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更好的想法,这对我们的表演有很大帮助。她是个极其亲善的人,戏外她对孩子们也照顾有加,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她。虽然我和徐帆在剧中演一对夫妻,但这并不会给我带来压力,拍戏就是拍戏,这是演员的工作。她也经常会鼓励我,让我放松出演。我觉得在电影中,徐帆不仅是女主角,同样也是男主角,因为她不仅是母亲,同时也撑起了父亲的半边天。”
  
  “戏疯子”与角色如影相随
  
  为了让自己更进步,张国强一刻也没停下努力的脚步。
  《士兵突击》以前,张国强没什么名气,片酬也低,有近十年的时间他都在跑龙套。这个东北汉子,高二时考入黑龙江省艺校佳木斯分校话剧表演班,毕业后进入佳木斯市话剧团工作。1990到1994年间,也曾像向孙红雷一样,到歌厅驻唱,“那时一心只想着要多赚钱,让家人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士兵突击》火了以后,张国强竟有点适应不了,他说有天自己在老家和老朋友喝了很多酒,半夜回到家里一个人坐着抽烟,突然禁不住哗哗地流眼泪。“我这样哭好像特没出息,但我就是感觉特憋屈,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做我喜欢的演员职业,突然有一天,似乎是成功了,但是感觉自己接受不了……”
  张国强在《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中,饰演的郑大虽是一位解放军干部,却不同于早期一些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塑造出的“样板英雄”,他做事不按常理出牌,张口粗话连篇,身上颇有些“匪气”。在和牛莉主演的家庭剧《牵挂》中,张国强脱下军装穿上西装,他说从军旅戏跳去演都市剧,为的是不被定型。“不同年代的军人角色我都演过了,我想塑造一些不同的角色。”张国强觉得《牵挂》中的牛建国,是自己出演过的角色中,和自己性格最贴近的,“之前的军人戏离自己很远,牛建国这个角色就跟生活贴近很多,我跟他很像,都是很操心的人,像救火队员,管各种事,因为太在乎家庭,所以有时感觉活得很累,但男人就得这样。我当时也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糅进了角色塑造中。”
  熟悉他的人都叫他“戏疯子”,他却说:“拍戏不要命,这样才能出好角色好戏。”
  张国强近些年在电视剧领域获得了不少成绩,尤其在2010年上半年更凭借之前出演的几部军旅作品荣获了“腾讯星光大典”及“华语榜中榜亚洲影响力盛典”两个电视剧最佳男演员奖项。而在2010年上半年“动静”不大的张国强,在下半年中,除了《唐山大地震》,还有《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大掌柜》和《牵挂》这几部电视剧作品,大有厚积薄发之势。
  走到现在,从观众口中的七哥,到如今已被人叫得响亮的本名张国强,他说自己真的很开心,不单是因为演戏已经可以很随性,心里有把握,能自然流露,更因为观众对自己塑造的角色的认可,他说自己有时都忍不住慨叹,《士兵突击》影响真大,带给了他知名度,也让他演了不少好作品,“他们现在会叫我七哥、迷龙、陈大雷甚至张国强,老实说,我很知足。希望自己不断进步,演戏能更自如。《唐山大地震》更是我在表演上的一种挑战,我希望观众能看到我塑造的各种人物,因为我要做个实力派演员。”
其他文献
三个月前,北京的一家娱乐公司开业,吸引到了环球音乐、华纳唱片、种子音乐、SONY BMG、亚神、海蝶音乐、银鱼音乐高层及导演陆川、马楚成、林锦和、钱永强,还有爱徒孙燕姿、梁咏琪、那英、孙楠、莫文蔚、萧敬腾、蔡依林、罗志祥等众天王天后送来的花篮。是谁的面子这么大?  答案是由李伟菘、李偲菘两兄弟。  他们在北京的公司伟思娱乐正式成立,与其他开幕仪式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按惯例在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而是
期刊
策划、执行、文/胡波  摄影/姜海龙(爔峰社) 化妆/侯东峰(中影影视)  发型/季坤(中影影视)  服装/Alxe Wang、西单77街旗舰店dream girl NO.1  特别鸣谢/修图师拉罐    性感和热情,源于发自内心的职业精神!  尽管身处演艺圈,  也尽量真实地活着!    记者:什么是摇滚精神?  阿朵:摇滚精神就是勇敢和自由!  记者:那你岂不是很摇滚?  阿朵:当然!我就是有
期刊
由国家广电总局传媒司、网络司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主办的2010“文明之声”网络展播计划——《青春绽放》大学生音乐之旅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活动从2010年7月开始,到2011年3月底结束,分宣传发动、音乐人才选拔赛与展播、复赛展播、总决赛颁奖和文化交流等5个阶段。活动内容为大学生音乐人才选拔及作品展播,分别在北京10所高校内部和互联网上举行。初赛各校选拔出10名(组)共100名(组)优秀选手
期刊
张北音乐节  张北举办摇滚音乐节,开始很多人不理解,现在虽然已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把摇滚乐视为洪水猛兽,但还是在观念上把它定位为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一种,由地方政府出面举办摇滚音乐节是否合适的争论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劝县委书记李雪荣放弃这个音乐节。李雪荣急了,他拍着桌子说:“我就不信37万张北人,还搞不好一个音乐节!”事实证明,张北开放的胸怀不但成就了这场中国最大规模的摇滚音乐节,也为张北
期刊
1998年我策划新乡摇滚演唱会时,中国还没有摇滚音乐节,9支乐队的户外演出已经是当时之最了。当时我还在报社,主办单位就成了《音乐生活报》。  1997年的一个晚上,我完成了“98中国新音乐演唱会(新乡)”的策划,因为当时摇滚乐还是个敏感的词,还不能登堂入室,所以我们曲线救国选择了“新音乐”这么个不伦不类的词作掩护。  几个月后,也就是1998年4月11日,包括唐朝、臧天朔、黑豹、清醒、超载、眼镜蛇
期刊
你的嘴角 说话的时候有浅浅的笑  那道线条 像一个记号永远都擦不掉  现在的 你看到的我是蓝色的  我的快乐 是当你仰望天空飘过的云朵    在2009年快乐女声的舞台上,一个来自澳洲的中国女孩,用宽广、忧郁的女中音唱着自己对未来音乐的追求。快乐女生全国总决赛期间,是她最早显露冠军相的女生,先后两次当选封面女生。把歌唱好不易,把歌唱到感人就更难,李霄云的歌声就有种直抵人心的魅力,使得她获得了“疗伤
期刊
任贤齐新歌《心肝宝贝》首发   任贤齐目前正忙于内地新片的通告,另外也在为自己的全新单曲《心肝宝贝》做内地宣传。身为人父的小齐从一个唱着《心太软》的少年已经蜕变成一个怀着慈爱与豁达的成熟男人。7月14日,任贤齐唱片公司对外发布新曲《心肝宝贝》网络试听,这首歌也是小齐与大S合演的电影新作《龙凤店》的主题曲。    《中国远征军》杀青 贺刚打动赵宝刚   近日,鑫宝源影视旗下青年演员贺刚,在电视剧《中
期刊
“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助料理家务。”这就是贾琏。他风流倜傥,贪慕美色,但相对于王熙凤的心狠手辣,贾琏相对公正善良,是血肉丰满、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富家公子哥儿形象。在红楼这样女人如织的大戏中,贾琏可谓是继宝玉之后,最具吸引力的第二男主角。    只做“琏二爷”    一部旷世巨著《红楼梦》让无数痴男怨女着迷,“红楼梦”中人
期刊
沈黎晖:清醒乐队主唱,1997年创建摩登天空唱片公司,先后推出了清醒、新裤子、超级市场、果味VC、便利商店、木马等乐队以及常宽、姜昕、牛奶@咖啡等艺人。是国内最具个性的音乐公司。2009年任快乐女声评委,由于支持曾轶可晋级,与同是评委的包小柏产生意见分歧,而广受争议。摩登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的创始人。    摩登要国际草莓要浪漫    “做音乐节首先要有一个很远大的理想,当然你要做一个十分商业的音乐
期刊
2000年,迷笛音乐学校在西单文化广场举办了第一届迷笛音乐节。金黄、碧绿的头发,用纹眉笔和墨水制作的文身,炽热的目光,满头大汗跑来跑去的穷小子和姑娘,啤酒管够。舞台上的乐队,不是叫夜叉,就是叫痛蛹,他们治疗着自己的愤怒,和台下的人一样狂喜……迷笛音乐节的创办人张帆曾说:“有很多音乐节的国家,才是一个有人味儿的国家。”深刻、道地,耐人寻味。  2009年5月1日,迷笛音乐节在江苏镇江开幕。崔健、轮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