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符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方法,开放教师思维,开放学习方式,开放作业练习使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地感悟、去探索,去获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全面发展;开放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开放”的教学恰恰符合了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地感悟、去探索,去获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学习。
  一、开放教师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启智活动。教师的思维应是开放的、灵活的、充满智慧的。只有教师的思维与学生思维融合在一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共振效应。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能力自觉地探求无限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对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创设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教师要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心理环境开放,实现学生人格的舒展和自由,思维的活跃与激荡,创新潜能的迸发与拓展。如教学“乘法的意义”时,出示这样一道题:“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其中一个算式7 7 7 7 5,练习时,有的同学改写成7×4 5或7×5-2,还有8×4 1;我表扬了这些同学敢于大胆创新。不料有个同学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不应该表扬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好好看题目要求。”其中一个受表扬的同学马上认识到:“题目是让我们改写成乘法算式,我们写的是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要是把题目改成‘简便算式’就可以了。”这一矛盾冲突使我喜上加喜,立即组织讨论,创造性地把该题改写成有两个不同要求的题目。这样,不但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他们不畏权威的勇气,认真审题的习惯,一丝不苟的研讨热情,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营造了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在教学中就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在实践运用阶段老师提出有长6米,宽4米的房间需要铺地毯,现在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看!学生的回答多精彩啊!不仅自己有了选择购买的方法还大胆提出观点帮助老师省钱。课堂中让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开放学习方式,激活课堂气氛
  以往教学总是学生顺着教师的预设思路“走”,而今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自己最爱的方式学数学。如教学“每条船最多可以坐8人,50个同学需租几条船?”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结果出现了如新思路:(1)、8×6=48(人),6条船最多可坐48人,多2人,需租7条船;(2)、8个8个地加,加6次余2人,所以要7条船;(3)、从50人里依次减去8人,减6次后余2人,要7条船;(4)、用小棒代表人,用圆片代表船,摆后得出要7条船;(5)、画示意图得出要7条船。学生用自己的长处学数学,皆能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各有所获。 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一切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后的那种成就感。如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已有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所以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圆16等分,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用16个小扇形拼摆学过的平面图形,探究、发现、归纳拼成的图形跟圆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尽显“英雄本色”,有的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近似梯形,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教与学产生共鸣效应,又引导学生将书本与生活联系,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发挥了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开放作业练习,激起学习热情
  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型人才,教育改革的宗旨是要促进创新。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项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研活动——“开放性”作业的实验研究。我认为: 教师应打破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的思维定势,采取一些灵活的作用形式。
  1.实行弹性作业
  让那些已经学好、学充分的学生免做作业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究自己还不会的知识;而针对部分确实还没有消化新知的学困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少做一些作业,或者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也有机会体验成功。
  2.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 步认识”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后自己制作模型,在实践中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智慧去塑造,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那么,这“开放”的钥匙就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让我们伸出智慧之手,为自己、为学生打开创造之门,让我们在“开放”的教学中与学生共生共长吧!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 363214)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高职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高技能、高智慧,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和特色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加强 ;学生;人文素质; 教育  加强高职
一、提出问题rn2013年安徽高考卷理科卷第9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OA|=|→OB|=→OA·→OB=2,则点集|P|→OP=λ→OA+μ→OB,|λ|+|μ|≤1,λ,μ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全世界自然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降低这些冲突的影响,各国采取了各种保护策略,但这些策略常常得不到足够的监测,其效力也得不到充分的评估。近年
文章针对企业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就如何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等有关见解.
创新是什么?我曾经在澳大利亚图书馆的政府文件室中偶然翻阅到一个简单的图示(见图1)和公式:
运用线性决定方程方法研究了非齐次非线性扩散方程。给出了允许三阶条件Lie-B?cklund对称和微分约束的非齐次非线性扩散方程,通过基于不变曲面条件和方程相容性的对称约化,得到
研究以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以MODIS遥感数据为基础,选取2000、2005和2010年时间点,利用NDVI时间序列信息,结合西辽河流域不同作物物候历,运用决策树提取模型,获取西辽河流域春玉米
耕地资源保护有效方案与政策一直是国内外政府决策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武汉市农民和市民实地调查数据,基于选择模型法构建假设的政策与交易市场,模拟在此假设市场下
石墨是世界上分布广泛的一种非金属矿物原料,资源非常丰富.石墨是碳元素结晶的一种矿物,按结晶形态可分为天然晶质石墨(主要为鳞片石墨)和隐晶质石墨(土状石墨).工业上通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