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扇形组合塔部分斜拉桥传力机理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福建平潭的安海澳大桥是一座主跨150 m的三跨部分斜拉桥,设计方案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了由5片钢管混凝土拱形塔柱和弧形钢管拼装成的扇形组合桥塔.为研究此类异型主塔部分斜拉桥的空间传力机理,制作了1:25缩尺的全桥试验模型,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并结合实桥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探讨了各单项荷载作用下主塔、主梁和拉索的受力状态和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扇形组合塔通过拉索承担约10%的汽车荷载作用,主塔与主梁的活载分配比例维持在1:9;与连续梁桥相比,汽车荷载作用下部分斜拉桥的主梁最大应变和跨中挠度可减少约10%;随着荷载等级增至2.0倍等效车道荷载,主梁挠度、主梁应变、拉索索力增量和主塔塔柱应变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线性变化.汽车荷载或基础沉降作用下,此类扇形组合塔的中塔柱和次塔柱整体应力水平较高,承担拉索传递的大部分荷载,中塔柱、次塔柱、边塔柱各自承担的荷载比例约为10:10:1;塔柱曲线段与直线段的顺接点处截面和塔柱底部截面的钢管受力最大.相比汽车荷载与基础沉降作用,钢管混凝土扇形组合塔对温度作用比较敏感,各塔柱整体应力水平相当,塔柱顶部截面钢管受力最大.
其他文献
无人机摄影测量为一项新兴起的测绘重要手段,具有续航时间长、易操作、成本低、机动灵活等优点,而传统的土石方测量方法已经呈现出了各种弊端,需要人工进行现场测量,不但耗时费力,人力成本高,而且获取的数据通过人为层层流转,很容易产生漏测、错测、精确度难以保证等问题.利用无人机航测方法计算土石方不仅不受外界场地的干扰的影响,外业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快捷方便,而且内业操作方便,便于一体化土石方计算.
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通用飞机主结构使用了低成本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本文通过对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机身承受机翼的集中载荷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框、无桁的夹层结构通过设计可作为主承力结构传递较大的集中载荷,并分析得出了螺栓连接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
针对传统转运平台转向性差,转弯半径过大,运动路径固定等特点,设计了一款基于麦克纳姆轮的智能全向移动平台,使全向移动平台在平面内克服旋转半径限制,实现直行、横移和原地自转.本文围绕麦克纳姆轮式智能全向移动平台的运动控制模型和轮式里程计系统误差校正方法展开研究,针对全向移动平台系统误差主要来源——车轮直径的测量误差和轮距的安装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ROS的里程计系统误差校正方法,并设计了校正实验确定参数,使用此参数可以有效的抵消轮子直径测量误差和轮距安装误差所产生的系统误差,提高位姿定位精度.该校正方法分别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