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福禄寿喜”的装饰性、符号性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enqiu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祥图案,顾名思义,是蕴含吉祥寓意的图案。因此,以寓意吉祥、吉利为特色的吉祥图案,并非单指平面装饰花纹和图形,并且包括诸如建筑、家具等吉祥立体图案。符号学理论创造性地延及了一切文化领域,这种研究角度因此格外具有思考和研究的价值。我们可以选择这样一种观察角度来更进一步地发掘、理解和利用传统吉祥图案。
  作为传统吉祥图形的一部分,“福禄寿喜”是祖先们在中国五千年漫长历史长河里,用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它包含了人们生活的神韵和喜闻乐见的事物。多少年来许多吉祥图案,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就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得到社会的继续约定,广泛地流传。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图案宝库里最重要、最灿烂的一部分,其内容大部分是健康向上、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我们理应把它继承下来。“福禄寿喜”以及其他吉祥图案,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制约,有些图案的“立意”,用我们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去看,似乎有争议,此问题的存在是正常的。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其中有些就会随着历史的“筛选”,然后被淘汰。我们要通过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全面地继承和发展吉祥图案。使吉祥图案能在“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导下,得到有选择的继承,创新发展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吉祥图案”,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美好。
  
  一、福禄寿喜的形式与内容
  
  “福禄寿喜”作为吉祥图案,从产生到现在,其原本的所指含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吉祥图案的设计,首先要掌握“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也就是吉祥图案的“立意”,通过纹样来表达一个吉祥的主题。吉祥图案和其他
  图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一般的图案只考虑应用效果,美观为上。吉祥图案立意确定以后,紧接着要确定组成纹图的形式,“适合纹样”、“单独纹样”都可以。
  从整个吉祥图案表现的主题内容来看,绝大部分是反映追求幸福、长寿、喜庆、吉祥的愿望。因此,具有健康向上和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吉祥图案在表现手法上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象征:以事物的习性、生活特征及形态,取其与人类生活有相似的联系来表现一定含义。如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纯洁、月季表示长春等。二是谐音:利用汉字的发音和很多字的字音的相同或相近来表示一定含义。如:蝙蝠的“蝠”与“福”。三是寓意或称比拟:借物的特性、形态来比喻。四是标识。
  符号学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给我们一个符号表意结构的分析模式,这是一种形态结构的分析,而不是一种价值判断标准,它使我们经常思考事物的观念层面,回归事物的本体特征,而不至于迷失于大千世界的表象之中,进而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握丰富的能指形态。索绪尔所说的:“能指,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是它所表达的概念。索绪尔关于符号的二元关系理论,很快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因而也就澄清了数千年来对于“符号”一词的混乱解释。其实,符号是一种关系。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就是符号形式,亦即符号的形体;“所指”既是符号内容,也就是符号能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曰“意义”。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亦即形式与内容所构成的二元关系。
  为了表现“福、禄、寿、喜”,人们创作了很多吉祥纹样,在纹样中除了直接用文字表达主题外,还利用不同吉祥物的特性、谐音取意、传说附会等手法。例如祈望“佛手”能相助,祝人成事,得到吉祥。此外,“佛手”的“佛”与“福”谐音,而被用作祝福、祈福的吉祥物。如以佛手、桃子、石榴组合而成的“福寿三多图”,即多福、多寿、多男子,并称“华封三祝”。这里提到的佛手就是一种符号,作为一种形状奇特的果实形象是符号的能指,而用在吉祥图案中,传达的祝福,祈福的讯息就是所指。在传统吉祥纹样中,鹿是帝位的象征,鹿与“禄”相连,源于“鹿”与“禄”的谐音。或以单独纹样出现,如由一百只鹿组成“百禄”图。用鹿作为素材,寓意加官进爵等。
  
  二、从社会约定性来看福禄寿喜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一部分,传统吉祥图案是一种成熟的“传统”文化形式,但是作为特殊历史留给我们的经典残片,它的感觉正在急剧地消失。目前我们所需要珍视的,只能是有效把握它所蕴含的精神方式。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不是别的,而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具有“二元”或“三元”结构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都有一个产生、流传和衰亡的过程。我们不妨把这一过程理解为符号“生命”的历程。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有人用某个事物来表征另一事物,同时赋予意义,就可以说一个符号产生了。同样,图案也只有在用来表征另一事物,并赋予其意义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符号。这种给定符形和赋予意义的符号操作,就是把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为符号的统一体,亦即“意指行为”。例如取一百种寿字的不同篆书变体字,写在一个圆内,称“百寿团圆”,送给长者作为祝寿礼品。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一个运用符号传达讯息的过程,这传达的过程就是从表达到理解的过程,也就是从编码到解码的过程。表达者把讯息符号化,以符号的形式呈现给理解者,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例如在寿宴上,把百寿图送给长者,就是把长寿的祝福呈现给长者的一个编码过程。如果说表达是讯息符号化,是表达者把讯息以符号的形式呈现给理解者的编码过程,那么理解则与此相反:是理解者把符号形式还原为讯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解码的过程。如寿宴上的长者收到百寿图后,能够理解百寿图传达的长寿祝福的讯息。然而作为符号产生以后,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生命的活力。符号的生命还在于社会的承认,也就是说,要由社会来“约定”这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如果一个符号诞生后不能得到社会的约定,那是“夭亡”;如果在流传中不能得到社会的继续约定,那是由衰老而走向死亡。因此,符号的社会约定性是符号的基本属性。
  吉祥图案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独特的艺术性,故而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流传之悠久、应用之广泛,都是具有深厚的生活源泉和群众基础。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的流传,世代沿袭,长盛不衰。福禄寿喜图形作为传统吉祥装饰图形的一部分,同样蕴含了传统的激励祥瑞的观念,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生命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观念引导人们健康地面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生,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的形式和内容,能指和所指很大程度上是由如何去“看”的方式所决定,今天,我们不再站在视觉形象以外的角度去观察形式和内容,而是从形式入手,从精神构建的角度探讨和理解形式。基于这种视角,中国传统图形符号正逐渐成为中国现代设计可借鉴的图像资源,它不仅被赋予了其他的形式,而且被加入了另外的创造目的和文化意义。也就是说,从一个更高的整体性角度重新来看,或许这种深入的思考才有利于中国当代设计的文化建构以及发展的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刘魁立,张旭主编.吉祥图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陈宗明,黄华新主编.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们出版社,2004.
  [3]班昆主编.中国传统图案大观[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张道一主编.吉祥如意[M].杂志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朱娜(1982—),女,汉族,湖北省潜江市人,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平面设计方向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精神追求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并且拓展到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人们逐渐从单纯关注非物质文化的消费,转而同时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沿革中显得更加脆弱。正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现象的不可再生性,许多曾经不被关注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技法被文化工作者们推到“文化天平”中来称斤言两,通过调
研究表明,立方氧化锆可作为冲击波实验中的窗口材料。为了使得该材料在常态下保持结构稳定,需添加稳定剂———氧化钙。然而,掺杂会导致其在29 GPa的冲击压力下从立方转变为斜方
赣北社火作为一种农民农闲时节的民间艺术,承载了汉民族千年以来在审美领域中的文化之厚重。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的朱坊十二大保社火为例,分析其形成、特色及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     一、“天时、地利、神话”孕育社火    中国的节日基本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朱坊十二大保社火的举行时间定在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初二两天。  新建县位于赣北地区,地势为山脉平原相间,民间传说众多。相传,丁十郎与“九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而这些传统图案都蕴涵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发展历程还包含着古老中国的传统审美观点和文化习俗。我们在欣赏中国传统图形符号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将这些古老的图形更好地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使之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一、中国传统图形符号    (一)中国传统图形符号的特征  图形符号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中国的传统图形符号蕴涵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习俗
孝道就是对符合孝的行为做出的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它是孝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内化为民族精神.所谓历史主义方法就是对事物的理解,一方面,要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对老字号的字面理解,可从百度百科中进行了解:历史悠久,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产品、技艺或服务受到广泛的认同,有良好的商业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四位领袖人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他们的从政风格迥然不同,闪烁出个性的光芒!    毛泽东:刚中带柔。  开国领袖毛泽东雄才大略、豪气冲天,充满着“伟男子”的刚毅。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少年毛泽东的诗句便“霸气十足”、不同反响!韶山冲的青山绿水出人意料地滋养出了一个钢铁硬汉,他的降生让沉默已久的中华民族声振寰宇,搅得周天寒彻。他一开口,便是“中国人民从
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持着信息和舆论流动的“窗口”。把关人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对信息的垄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对“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的解构和颠覆。网络使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变得更加自由和平等,在网上人们有了更多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