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现状和趋势

来源 :草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为深入了解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8-2020年间有关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相关文献4047篇,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1)有关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发文量、篇均被引次数呈典型线性增长;2)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等是发文量居前的国家;3)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西澳大学等机构在发文总量、被引次数等方面优势明显.有关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涉及植物科学、土壤科学、农学、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等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荷兰期刊《Plant and Soil》,发表文章最多(256篇),h指数最高;4)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际、植物、土壤、有机酸、化感作用等方面.根据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现状,提出深入系统地研究根系分泌物介导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机理,揭示土壤微生态系统功能,定向调控植物根际生物学过程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
其他文献
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在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基础上,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要求尤为突出,从而适应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操作.以此为育种目标,选择茧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性较好的育种素材,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方法,并辅以人工饲料摄食性筛选,育成了1对适合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实验室对比试验表明,中2016×日2016的24h疏毛率达99.07%,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8.24百分点;4龄虫蛹率为97.57%,与对照品种相仿;全茧量1.87 g、茧层率19.55%、
参薯属于薯蓣科薯蓣属,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GRAS基因是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从参薯基因组鉴定75个GRAS基因,通过多序列比对结果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将参薯GRAS家族蛋白划分为7亚家族,其中属于LISCL亚家族基因最多.分析DaGRAS保守motif发现,同一亚家族的GRAS蛋白具有更相似的motif结构、特征.根据参薯叶、块茎、零余子和花序组织转录谱数据分析GRAS基因的表达量,发现大比例基因表达量低,DaGRAS18、DaGRAS53等基因
我国桑树种植面积广,桑园管理每年需要伐枝,其桑皮除了含有活性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急需进行高值化开发利用,因此选用高比活耐热木聚糖酶是桑皮降解及其转化应用的关键酶.本文从黑酵母Hortaea werneckii中克隆得到糖苷水解酶HwXYL10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异源表达,探究其酶学性质,为利用其降解桑皮木质纤维素提供可行性.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GH10家族高温木聚糖酶XYL10C_△N(GenBank:ACS96449.1)的同源性为60%.该酶的最适温度为75℃,最适pH为4.0,T50值为
基于传统大功率变流器在提高输出电压等级时的可靠性问题,研究一种采用中性点箝位(NPC)拓扑结构,采用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器件研制出IGCT三电平变流器.结合电压/频率(V/F)控制的变速原理,采用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法实现机侧变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V/F控制变速的可靠性及调制算法的可行性.
高压级联电池储能系统布局关系到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对电池簇和功率模块靠近布置、电池簇和功率模块分开布置两种方式,在损耗、热管理、电磁干扰、工程实施与维护方面的优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池簇和功率模块靠近布置方案连线短、损耗小,但电池和变流器热耦合强,适合需要移动部署的场合;电池簇和功率模块分开布置方案连线多、损耗大,但热管理设计容易,适合固定部署.研究为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在“双高”背景下,微电网中许多布局分散、随机接入的分布式电源不具备通信条件,这就要求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孤岛运行以及两种状态的切换不能依赖于通信.研究了同步定频微电网在无设备间信息交互条件下的并网/孤岛无缝切换技术,提出了利用卫星授时信号同步的孤岛状态检测方法以及基于跟踪微分器的相位无超调跟踪方法,提高了微电网并网向孤岛切换的快速性和平滑性;提出了基于频率偏移的并网状态检测方法,实现了微电网重新并网后由同步定频电流控制向P/Q控制的快速切换.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轴心偏移是变压器绕组形变故障之一.为了更好地检测故障以提高变压器运行安全性,在常用频率响应法比较故障前后幅频特性曲线的基础上,附加考虑相位特征,并结合有限元法建立变压器绕组三维模型,绘制变压器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对比幅频曲线的变化,轴心偏移故障发生前后相频特性曲线的变化在高频区域更具规律性.因此,引入相位特征能为频响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形变故障提供新的思路.
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为育种目标,利用优良多丝量蚕品种与强健性品种为亲本,杂交后代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交替培育,经连续多代攻毒和活蛹缫丝筛选,育成了具有抗血液型脓病特点的斑纹限性新品种N33改K、8535CK、湘34K和湘48K等,最终通过多元组配方式组配成了一代杂交新组合N33改K· 8535CK×湘34K·湘48K(武·陵×映·秀).实验室鉴定、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强健好养、茧丝质优、抗逆性强的特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省级实验室鉴定新组合的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为17.36 kg
为明确云南省桑褐斑病病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县市的58株桑褐斑壳丰孢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显示,物种水平上,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763,Shnanon信息指数I为0.4210,表明云南桑褐斑病病原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保山和曲靖的菌株种群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450,亲缘关系最近,保山和蒙自的菌株种群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8706,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居群每代迁移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昆虫对外源物质的解毒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克隆野桑蚕的BmmGSTs1基因,获得了cDNA序列,BmmGS Ts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推导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3.53 kD,理论等电点为6.36.野桑蚕与家蚕的GSTs1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9.51%.通过qRT-PCR方法测定BmmGSTs1基因在野桑蚕幼虫各组织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的表达量较高,而在丝腺、表皮和血淋巴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野桑蚕添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