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性”都是人们所公认的优势之一。如何通过使用白板,发挥教学交互性,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同时也带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变化。笔者认为,在一个交互式课堂里,教师要做好系统“学习师”、功能“开发师”、技术“利用师”、课堂“管理师”这四个角色,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只有这样,电子白板的交互思想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挥。
1.教师是系统的学习师
白板作为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智能平台,使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透明化。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的知识,教师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了解白板的各个功能,为自己的教学做好准备,做到学以致用。就像PPT、Word一样,它也有很多功能,哪个按钮有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效果,教师要做到了如指掌,在具体的教学中为教学服务。教师对各种软件的操作,都可以在白板上进行,并随时圈画重点,使学生的观察更为有效,如点击了哪个按钮或哪个菜单等,从而促进学生对操作技巧的学习。正如《学记》所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2.教师是功能的开发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教师通过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剖析与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然而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特别是在用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时,就应该思考怎样让这些系统软件发挥最大的优势。前些日子,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突发奇想:白板和PPT能不能使用,让白板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又让PPT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开始合用的时候,在白板中用笔写过之后,笔迹还会留在PPT中,这个该如何解决呢?经过多次实践与操作,大家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白板和PPT都有各自的功能,如何让这些功能最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也有待于我们开发研究。
3.教师是技术的利用师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即时交互主要表现为:
(1)知识点“随叫随到”。以往的PPT等课件内容的显示按照既定方案设定之后,就只能依照时间顺序逐一呈现,师生只能被预设牵着走。由此,教师习惯了顺应课件的思路,学生习惯了顺应教师的思路,无法培养创新能力。而白板则有着更为灵活多样的存储、呈现方式。教师不再预设细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次序,而是根据学生的应答结果通过书写、拖拽等方式即时呈现相应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即时肯定,及时的正强化,自然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2)书写标注“随心而动”。实物投影便于呈现大篇幅文字进行圈点,但圈点之后的痕迹留在实物书本之上,就很难再处理了。PPT课件等又难以流畅地兼顾即时圈划与多媒体资源呈现的功能。白板将这两者融合,既可以呈现便于阅读便于圈点的大幅文字,又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思考交流。同时,便于修改、保留、再现思维痕迹。这样,师生的表达重点即时呈现,随时调用,便于理解交流与巩固认知。
(3)视频、音乐不用预设。PPT中插入视频和音乐,应该预先做好动作按钮,说到此处需要插入视频或音乐时,就点击动作按钮来播放。假如这个PPT中含有多个视频和音乐,就要一个一个预先做到PPT中去。而电子白板,可以把视频、音乐打包存储,需要用时,只要点击特定的按钮进行选择,把要用的视频、音乐直接调出来,随机地进行视频音乐的插播。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学会并熟练地利用这些技术,让这些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
这里的管理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管理,而是一种科学、民主、切合实际的管理,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教师也应该调整管理行为和角色。交互式电子白板,这里的交互不仅指“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指“人际交互”。“人机交互”包括学生与电子白板之间的交互以及教师与电子白板之间的交互;“人际交互”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其中人际交互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管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与教师、与学生、与白板之间进行对话。
为了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着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因此只有承认和坚持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的转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培智学校)
1.教师是系统的学习师
白板作为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智能平台,使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透明化。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的知识,教师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了解白板的各个功能,为自己的教学做好准备,做到学以致用。就像PPT、Word一样,它也有很多功能,哪个按钮有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效果,教师要做到了如指掌,在具体的教学中为教学服务。教师对各种软件的操作,都可以在白板上进行,并随时圈画重点,使学生的观察更为有效,如点击了哪个按钮或哪个菜单等,从而促进学生对操作技巧的学习。正如《学记》所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2.教师是功能的开发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教师通过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剖析与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然而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特别是在用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时,就应该思考怎样让这些系统软件发挥最大的优势。前些日子,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突发奇想:白板和PPT能不能使用,让白板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又让PPT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开始合用的时候,在白板中用笔写过之后,笔迹还会留在PPT中,这个该如何解决呢?经过多次实践与操作,大家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白板和PPT都有各自的功能,如何让这些功能最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也有待于我们开发研究。
3.教师是技术的利用师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即时交互主要表现为:
(1)知识点“随叫随到”。以往的PPT等课件内容的显示按照既定方案设定之后,就只能依照时间顺序逐一呈现,师生只能被预设牵着走。由此,教师习惯了顺应课件的思路,学生习惯了顺应教师的思路,无法培养创新能力。而白板则有着更为灵活多样的存储、呈现方式。教师不再预设细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次序,而是根据学生的应答结果通过书写、拖拽等方式即时呈现相应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即时肯定,及时的正强化,自然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2)书写标注“随心而动”。实物投影便于呈现大篇幅文字进行圈点,但圈点之后的痕迹留在实物书本之上,就很难再处理了。PPT课件等又难以流畅地兼顾即时圈划与多媒体资源呈现的功能。白板将这两者融合,既可以呈现便于阅读便于圈点的大幅文字,又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思考交流。同时,便于修改、保留、再现思维痕迹。这样,师生的表达重点即时呈现,随时调用,便于理解交流与巩固认知。
(3)视频、音乐不用预设。PPT中插入视频和音乐,应该预先做好动作按钮,说到此处需要插入视频或音乐时,就点击动作按钮来播放。假如这个PPT中含有多个视频和音乐,就要一个一个预先做到PPT中去。而电子白板,可以把视频、音乐打包存储,需要用时,只要点击特定的按钮进行选择,把要用的视频、音乐直接调出来,随机地进行视频音乐的插播。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学会并熟练地利用这些技术,让这些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
这里的管理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管理,而是一种科学、民主、切合实际的管理,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教师也应该调整管理行为和角色。交互式电子白板,这里的交互不仅指“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指“人际交互”。“人机交互”包括学生与电子白板之间的交互以及教师与电子白板之间的交互;“人际交互”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其中人际交互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管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与教师、与学生、与白板之间进行对话。
为了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着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因此只有承认和坚持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的转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培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