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违法行为的检察监督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民事诉讼违法行为的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民事诉讼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应当积极对标新时代检察理念,准确把握检察机关与法院、当事人的关系,秉持司法谦抑性原则、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原则、多元监督协调并用原则以及“在办案中监督、在办案中监督”等项原则,针对案件中的违法行为、违法人员、生效裁判中的违法情形等事项,以违法事由类型化为切入点,准确区分监督方式,加强内外合作,综合施策,切实提升监督合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民事诉讼违法行为检察监督.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研究始终是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而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则影响着整个抗战局势.近四十年来大陆学者对抗战时期国共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然蔚为大观,主要侧重于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在全时段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历次谈判以及具体事件与国共关系等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开阔了视野.梳理已发现成果,尚有研究空间,如在史料的挖掘与整理、有关具体历史事件研究细节方面的把握以及研究方法的更新等方面还有可探研的空间.
运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内的相关语料,对近义词“但是”与“可是”这两个词从语法意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归纳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偏误类型,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世说新语》是学术界公认的魏晋时期的百科全书;此书用简约玄淡的语言书写了魏晋名士的风流逸事,尽显魏晋风流.以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为依据,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潮,从日常生活、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名士集会活动和魏晋清谈四个方面,探讨了魏晋名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迄今为止,河西宝卷已在英语世界传播30余载,是中国民间说唱文学西传的成功案例.基于史料爬梳的发现以及实际访谈中获得的一手材料,提出西方汉学家是河西宝卷西传的直接推动者.借助梅维恒、乔伟的多维度研究以及伊维德的研究型译介,河西宝卷顺利进入欧美主流图书馆和大学课堂,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甘肃学人的基础性贡献亦不容忽视.正是得益于段平、方步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辛勤搜集、整理,西方汉学家的河西宝卷研究和译介才得以实施.河西宝卷的西传之路对弹词、道情等民间说唱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启示.
2021年5月11日,格非在陇东学院作了“文学与情感”的学术演讲,演讲围绕情感变迁的历史、文学记录情感的方式、审美经验重构与地方性等诸多问题,重思当代作家如何寻找应对时代发展的文学抒情形式,如何重建文学与情感的关联.该演讲对中国叙事传统的重新阐发和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的深切体悟,反映了先锋作家格非自觉建构审美主体与艺术形式、自觉反思现代主义艺术合理路径的心路历程.
延安文艺座谈会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的中国军事文学蓬勃发展,尤其是其中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普通军民抗争生活的典范性作品值得一读.作品中塑造的理想主义英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反思和教育意义.将以“十七年”军事文学发展脉络为线索,以红色经典作品为文本,对比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挖掘“十七年”军事文学中“红色经典”的英雄形象本质特征,探究新时期下的“英雄魂”,为现今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匮乏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提升文化软实力.
盖斯凯尔夫人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然而后世的一些批评家们指责其作品过于“女性化”,并被贬低为“次要的作家”,究其主要原因竟是认为盖斯凯尔夫人“不懂政治经济学”.盖斯凯尔夫人在《玛丽·巴顿》“前言”中那句“不懂政治经济学”的说辞显然是“自谦”,是避免笔墨官司的“托词”和“策略”,更是对19世纪庸俗的政治经济学的“抗拒”与“反讽”.她尖锐地批判了“富人的政治经济学”“逐利”“剥夺”“冷酷”的本性,是漠视穷苦大众“生存”与“情感”的“计量”经济学,并试图建构蕴含生存伦理、沟通伦理、责任伦理、富有情感的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为女性主义的时间现象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波伏娃在《第二性》第二卷中主要讨论了女性的个体生命历程,揭露了“女人的形成”与“时间”的关系;她指出时间是女性生存和从属地位形成的基本结构.“女人”随着时间而慢慢“形成”,女性的从属社会地位并非由先天的生理特征和身体素质而决定,而是时间的积淀和世俗的定义使然.因此,波伏娃的叙述阐明了性别形成与时间性是紧密纠缠在一起的,她的叙述揭示了特定的时间体验是构建女人“他者化”的基本结构,进而逐渐构造了她们受压迫的
学士院是唐宋时期极为重要的秘书机构;其除授与待遇都与其他官职迥异,承担着沟通上下内外,参佐君主的重要职能.南宋学士院作为宣发王言的口舌之司,在南宋建立之初也同样随着时代需要做出了调整,并形成了自身运转的一套新规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宋学士院官职的除授、晋升与职能随时局而逐渐走向混乱.学士院除草诏职能外,其参谋顾问职能日渐衰微,变成了单纯起草文字之司,学士院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参与效果日渐降低.南宋学士院的衰落原因主要在于南宋“文治”逐渐衰落,相权的膨胀与皇权的衰落,时代风气的转变与士人阶层的堕落.
当前,文化建设已成为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之后的又一项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建设,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出现了对于自身文化定位认知不足、文化发展脉络把握不准以及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重视程度不一的状况.在实现文化自强的过程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源”与“流”“知”与“行”“内”与“外”以及“过”与“往”之间的关系中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