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敷贴的十步固定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1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留置针;敷贴;固定方法
  3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96-01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其固定是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妥当与否,直接影响静脉给药的顺利进行和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临床应用中,留置针滑出的主要原因是固定不当使针座移位、敷贴卷边、脱落。更换敷贴及重新穿刺不但增加护理工作量、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而且也不利于血管保护,尤其是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本文通过临床反复观察与研究,找到一种固定敷贴的方法,简称十步固定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十步固定法为:撕开敷贴—单手或双手无张力持膜—患者握拳或绷紧皮肤—穿刺点对准敷贴中央—塑形—抚平—撕除边框,边撕边按—记录时间—小人标签固定在针柄—高举平台法固定留置针延长管,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3cm处。从临床常见问题看出此法固定敷贴方法的优点:
  1.1敷贴周围皮肤发红,甚至出现水泡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张力性损伤,因回缩型张力造成皮肤缺氧。采取单手或双手无张力持膜法固定敷贴,可避免发生张力性损伤。
  1.2敷贴下水气集聚,敷贴没有与皮肤贴合完全,且因敷贴的特性是透气不透水。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待消毒液完全自然干燥、让患者握拳或绷紧皮肤后将膜放好,并对针鼻子进行塑形,如果使用美国BD公司的安全型留置针,还要对两翼进行塑形,塑形后用食指平行向外抚平,这样可以避免皮肤松弛的时候贴膜,当患者握拳或用力的时候皮肤紧绷导致贴膜松脱,并可实现贴膜下没有气泡、不留任何空隙。
  1.3敷贴容易卷边从框架结构预切口处开始撕除边框,边撕边轻压此处的敷贴,使之更妥善的固定留置针。
  1.4留置针肝素帽下皮肤压伤用高举平台法将胶布固定在留置针的延长管上,既可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起的损伤,又可使对肝素帽的消毒工作方便易行。
  1.5留置针延长管容易回血在生理状态下,血液的流体静水压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和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及组织液的流体静水压是两组相互拮抗的压力,这两种压力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但静脉因管壁薄、口径大的生理特点,血液易受血管内的血液重力及血管外组织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平卧位时,全身各静脉大致都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重力对静脉血回流影响不大。当人体呈直立体位或活动、用力时,受重力的影响,血液便容易滞留在心脏水平以下的血管中。而静脉留置针是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内进行输液的工具。因其与外界相通,当重力及血管外组织压力等因素致使静脉压升高并高于延长管内压力时,血液便容易反流到留置针的管腔,使堵管率相应增加,留置时间减少。根据流体力学中流体运动的规律,液体受大气压的作用,会向压力低的方向流动。增加压力即可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又因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提示高度的增加,会使单位体积重力势能增加,使低处压强增大,液体向高处流动的阻力增大。同理,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點上方时(至少高于穿刺点3cm),留置针延长管内压力会相应增加,压力梯度增加,当针尖部压强不断增大,大于静脉内压力时,就能减少静脉内血液的反流。
  2结果
  方法得当,固定稳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感到安全和舒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便于根据药物半衰期合理用药的优点,已成为临床输血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长期输液和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难患者等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此方法固定敷贴,可使留置针最大化延长保留时间,不但节约资源,还能使更多患者对此方法有重新认识和接受。
  参考文献
  [1]余艳,杨银英,李卉青,等.新型一体化透明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4):39-40,46.
  [2]谭其玲,刁永书,何月,等.静脉留置针固定不良的原因分析与维护[J].华西医学,2008,23(5):1182.
  [3]包广龙,李立,李艳.无菌纱布联合3M透明敷贴在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运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6(24):229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全年收治的145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5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综合征发生率、睡眠质量以及关怀行为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综合征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病人复发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将159例35-80岁心衰住院病人出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心衰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利尿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出院后定期护理随访指导;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180d内因心衰复发再入院率、两次以上再入院率和病死率。结果180d内再入院率和两次以上再入院率,观察组分别为35.7%和10%,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的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3人。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门的护理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小组精心护理下能够很好的遵从医嘱,能够按时吃药和改善自身饮食习惯;观察组吃药情况良好率(83.4%)和饮食习惯良好率(86.0%)均大于对照组(74.4%,65.1%)。
期刊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和阻塞性肺气肿。这些病人常因继发感染、呼吸衰竭、哮喘加重而反复住院,对病人出院后的家庭生活进行指导,将有助于增强体质,延长缓解期,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现总结以下几个方面,供护士指导出院病人开展家庭护理。  【关键词】慢阻肺病;家庭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
期刊
【关键词】喉癌;围手术期;护理  35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88-02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7-10:1,以40-60岁最多。手术为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常依据病变的范围,病人的全身状况等因素选择喉全切除术及部分喉切除术。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的护理工作,采取合理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风险管理中各部分存在的问题,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为了减少发生医患的纠纷,必须要保证医疗方面的安全。方法口腔护理管理中心需要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内成员要不断的完善风险管理的知识,学习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方法,对风险案列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然后对方案进行总结汇总,分析风险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的有效性。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口腔安全护理体系的实行,患者的医患交叉感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273例,治愈258例,好转14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天数11天。结论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上个性化优质服务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胃切除术治疗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6例患者,均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后,发生呕吐、腹泻以及腹胀等症状,及时改为静脉营养。其余55例患者在治疗、护理干预后,未出现严重性并发症,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离床及床上胸部物理治疗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方法对50例长期卧床的机械通气患者分为离床胸部物理组(观察组)和床上胸部物理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离床边活动、翻身、拍背等方法,对照组采用翻身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指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评分指数≤6分,观察组88%,对照组64%。结论离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艾滋病疫情发展,护理人员因职业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风险越来越大,防止护理人员职业性HIV感染已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以增强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从而将职业暴露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3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8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