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十例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g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脾静脉,并偶见于全身静脉系统.我院自1989年9月至2004年12月共治疗脾切除术后合并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0例,占脾切除术总数的0.7%,分析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78岁.因腹胀、腹痛1 d入院.1 d前患者突然脐周及右下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腹痛逐渐加剧,伴右腹股沟疼痛,不能行走,但无右膝疼痛.30年前患者曾行阑尾切除术,28年前曾行右侧嵌顿性股疝手术,术后4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孕7产7,均经阴道分娩,无难产史。
期刊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误诊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肠缺血性疾病[1].早期由于对急性MVT认识不足,手术曾经被做为治疗本病的惟一方法,目前认为在本病的早期阶段,尚未出现肠坏死时可进行保守治疗[2]。
期刊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适合进行确定性的手术治疗.但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择期手术,缺乏对暴发性结肠炎急性期及后期手术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的研究.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6例暴发性结肠炎的一些临床和随访资料,报告如下。
期刊
长期以来应用带主动脉瓣(机械瓣或生物瓣)的人工血管替换病变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并重新移植冠状动脉开口(BENTA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标准术式,但其存在与人工瓣相关的问题.1992年David和Feindel[1]提出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修复术(DAVID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和主动脉根部扩张.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法国冈城大学医疗中心研修期间参加了12例D
期刊
患者男,30岁.转移性左下腹痛2 d.查体:T 38.6℃,左下腹相应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局部腹肌紧张,肠鸣音弱.WBC:1.6×109/L、N:0.8、L:0.2、尿潜血:(-).腹部B超示:肝、脾左右倒位,左右侧下腹部均未见阑尾显像;胸部X线片示:右位心.入院诊断:左位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行急诊手术,取左下腹相应麦氏点切口进腹,于左下腹髂窝处顺利找到回盲部,但盲肠根部无阑尾,盲肠内上侧见
期刊
再次肝移植(liver retransplantation,re-LT)是挽救移植肝失功能受体生命的惟一手段.文献报道的re-LT率为11.5%~19.4%[1-3].re-LT受体占用了多个供肝,进一步加重了供肝资源的匮缺.因此,re-LT超越了医疗范畴,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上也富有争议.如何合理选择re-LT受体和评估其预后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患者男,74岁,头晕6个月入院.TCD示左大脑中动脉流速(MCAFV)66 cm/s,左大脑前动脉流速(ACAFV)176 cm/s,右MCAFV 163 cm/s,右ACAFV 160 cm/s.DSA显示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达95%,右内颈动脉起始段狭窄约50%,右MCA及分支显影良好.全麻下行左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中TCD经颞窗监测左MCAFV:颈动脉试阻断前左MCAFV 40 c
期刊
我们对20例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充盈缺损的患者在行乳腺导管冲洗术后实施乳腺导管造影以鉴别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和乳腺导管扩张症,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33岁,汉族,干部.以"间断胸背部疼痛伴右下肢酸胀不适2个月,加重1周"于2006年1月6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CTA、MR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 B型,假腔累及腹主、髂、股动脉,且在多个层面真腔内见低密度影(图1)。
期刊
目前已进入腹部外科的肝移植时代,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以接受肝移植治疗.但是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仅5%~10%已发展为终末期肝硬变、肝功能恶化已不可逆转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才有肝移植的适应证,所以绝大多数肝功能尚有代偿能力的患者并不需要做肝移植,也就是仍然需要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尽管非手术治疗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而且也是内、外科医生应该努力研究的方向,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手术治疗终归是不可代替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