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溃疡性结肠炎16例的外科治疗和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适合进行确定性的手术治疗.但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择期手术,缺乏对暴发性结肠炎急性期及后期手术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的研究.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6例暴发性结肠炎的一些临床和随访资料,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随着影像检查的普及应用和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脾脏占位性病变得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统计我们两家医院1975年以来所诊治脾脏占位性病变60例,手术切除后,均经病理证实,现对其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期刊
采用吻合器痔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肛肠外科医生的一致肯定,但对于巨大型重度痔尚没有形成良好的操作规范.从2001年12月至2005年5月,我院采用PPH治疗巨大型脱出性痔63例,随访1~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分析解剖位和非解剖位术式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行主髂动脉重建术的382例患者的30 d围手术期疗效、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126名患者纳入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溃疡坏死(OR 0.13,95%CI 0.33~0.36,P=0.005)、是否同期
目的 研究断流术中保留自然形成的病理性门体交通支对自由门静脉压力(FPP)、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21例,按是否保留门体交通支分为保留组(96例)与非保留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FPP的变化、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出血率.结果 (1)保留组的FPP在手术前后[(47±8)cmH2O比(37±5)cmH2O]与非
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剂量与较大剂量奥曲肽的疗效,观察不同剂量奥曲肽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期刊
本院2005年2月以来采用乳管镜、B超引导应用Mammotome系统切除活检乳管内病灶1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78岁,因腹主动脉瘤在外院行腔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双下肢急性缺血1周于2004年9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营养状况良好,高血压病史10年,无糖尿病史,来我院前下肢缺血时间1周,在当地医院行保守扩血管治疗效果欠佳,右下肢有坏疽迹象.入院查体发现双侧小腿皮色紫暗,右下肢可见多发张力性水疱,双侧股动脉以下未及搏动;右腹股沟2次切开手术,切口肿胀未愈合。
期刊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24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两组患者术前状态无明显差异,肝功能Child分级均为C级,术前无全身感染性疾病.rhGH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起连续7 d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8 IU/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7、10、14天测定两组患者转氨酶、前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组
患者女性,78岁.因腹胀、腹痛1 d入院.1 d前患者突然脐周及右下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腹痛逐渐加剧,伴右腹股沟疼痛,不能行走,但无右膝疼痛.30年前患者曾行阑尾切除术,28年前曾行右侧嵌顿性股疝手术,术后4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孕7产7,均经阴道分娩,无难产史。
期刊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误诊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肠缺血性疾病[1].早期由于对急性MVT认识不足,手术曾经被做为治疗本病的惟一方法,目前认为在本病的早期阶段,尚未出现肠坏死时可进行保守治疗[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