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探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方式。但受到传统理念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新开展的美术教学探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弊端,传统教育向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变革仍旧需要很多的努力。本文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这一方式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借此希望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有所帮助,推动美术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探究学习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155-01
  伴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亟需一大批具有自主探索精神与创新性的社会人才。同时,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小学阶段美术课虽然时常被称为“副科”,但其对学生自身特殊性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引导作用。艺术范畴下的小学美术课,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精神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对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1.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涵和作用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种实际感知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任何信息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情趣的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和灵活学习思维的培育。它的内部核心教学人物主要为: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形成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运用到其他方面中。
  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往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身处考场时,往往游刃有余,但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却经常捉襟见肘,无从下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美育作为一种综合其他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促进美术课堂的有效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开发精神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
  2.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培育与变革
  (1)明确价值取向
  正确把握小学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对于每位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每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行为。这要求我们将原有教学过程中推崇的“客观主义”转向新型的“建构主义”,即从原来生硬的知识传递、教授转向启发学习,启发思考。启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研究、勤于思考、增强学生搜集归纳信息和集体思考讨论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主动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同时,也要提倡与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合作。
  (2)开发学习空间和场所
  “书本之外的世界更精彩”——提倡学习应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学生的美术视野,是在学习空间不断开拓,观察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就要求,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做到充分利用教室、校园的环境和资源,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其次,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审美能力后,教师通过课后作业或班级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扩大视野,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中去发现未知世界,发现世界的美。最后,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向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我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鼓励实践探究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对美术课堂作业的布置和检查往往徒有其表,学生和老师都不够重视。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美术作业的主题。不同与其他科目,美术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和模式,是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进行设置的,它主要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布置美术作业时,要注意其开发性,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大胆地对作品进行创造和完善。在布置作业主题时,教师要放任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从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以及最后作品的呈现上,都带着独立创作的色彩。另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踏足于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立足社会实际,投身社会劳动,才能发现美、捕捉美、记录美。
  3.结语
  反思传统美育,时常强调学科中心理论,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往往会造成一批批只会“死读书”的机器。素质教育讲究以人为本,要把学生打造成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学中不能只是增长学生的间接经验,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和各项素养。在这方面,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将自主探究性教学活动融入我们的教学理念当中。这样一来,除了对学生自身的各项能力有所发展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雪.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0):155-155
  [2]林小青.小学美术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163-163
  [3]路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7):11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学生们来说,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会因为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产生很多不同。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开展教学阶段,教师也应该对学生们这种个性化阅读的理解给予充分的尊重。在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学开展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合理的阅读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给予学生们个性化阅读行为充分的关注,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文本理解,让学生们的主体地
期刊
摘 要:学习的本质是能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强行的知识灌输,少教多学是在新课改后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少教多学和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相互结合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让数学和实际的生活相关联起来,不断的开启学生的思维,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式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少教多学 兴趣 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在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要落实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欣赏课就是落实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就需要科学的制定欣赏课教学目标,应用知识以及技能加强学生的欣赏,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  关键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
期刊
摘 要:基于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首先分析出电子书包的定义和电子书包的特点。其次分析出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其中有改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分析出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电子书包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
期刊
摘 要: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写字则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能写一手规范、端正、整洁、美观的汉字,是一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为了能让一年级的学生写好字,所有的语文老师可谓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书空、指书、临贴、抄写……”但哪一种写字方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机关算尽,到头来收效甚微。于是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写字教学方式,尝试着将这些写字方式完美的结合,取百家之长,让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的字词及语句。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展开探讨,以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期刊
摘 要:“五心”理念可以说是德育教育领域中的指导方向,五心内容包括了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情感健康的人。本文结合农村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一些“五心”的渗透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德育教育 “五心”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属于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163-01  1.结合阅读文本,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作为中学班主任,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本文从探寻中学班主任德育功能的具体内涵出发,对如何发挥中学班主任的德育功能,进行了措施探讨。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德育功能 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166-
期刊
.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广大数学教师注重创新教学方式的运用,并采取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可以培养学生互动探究的能力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可以使用辩证的观念看到问题,获得新知。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可以为各位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启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