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换景,当我们站在“黄金时代”背后

来源 :中国银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黄金时代》
  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
  “好电影就是几个元素(语言、音乐、画面)创意的结合,内容加上形式。”——许鞍华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当导演许鞍华与编剧李樯,在《黄金时代》的布景上,用富有格调的影像认真勾勒出一幅民国作家众生相时,纪录片导演崔毅与罗峥二人,选择站在众位主创身后,从文学依据、史实资料、表现技法等多重维度出发,尝试为电影《黄金时代》做了一份详尽而严谨的视听注解。它即是伴生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
  本片于2012年8月开始筹备,至上线播出,之间历时两年有余,其拍摄、制作过程与正片《黄金时代》保持同步,经过700多个日夜素材的累积与编织,《她认出了风暴》终于将藏在逐格精致画面后的关键花絮、主创自述、场景还原过程、情节设计依据等诸多细节,以经纬有序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如今,我们看过了桥上的风景,不妨移步阁楼,换一个视角,重看这出典雅大戏的铸造奥秘。
  鲁迅住所如何高度还原?
  场景       萧红、萧军初次登门拜访鲁迅
  傍晚,萧红与萧军穿过静谧的弄堂,寻找着鲁迅先生的门牌,初次登门造访,二人对先生的居所充满了好奇。叩门,应声,穿过简易的铁门,他们与许先生问过好,缓步走入室内,一个慢镜头横摇,收入二人眼中的是乳白色的门窗、几样陈旧的深木色家具、装饰画立在柜上,桌椅在月光中纤尘不染。此时鲁迅先生正在楼上看稿,听闻客人到了,从容地压住纸面,起身取上“前门烟”下楼招待。关于何为“前门烟”,萧红在事后的回忆文章中有过介绍,“鲁迅先生备用两种纸烟,一种价钱贵,一种便宜的,便宜的是绿听子,是鲁迅先生自己平时用的,另一种是白听子,是前门烟用来招待客人的。”饭毕,萧红站在一楼窗边,注意到角落里种植着一种簇状、葱郁的植物,便问:“这是什么?”先生笑答:“这是万年青,它一直这样。”
  幕后解密
  鲁迅因其文学史上犹如“脊梁”般的地位与影响,此形象出现在《黄金时代》这轴民国作家群像图中,难免吸引观众更多的目光与追问,这位文学大家的住所模样真是如此吗?如何还原得如此细致妥当?《她认出了风暴》为观众细致讲解了其中一波三折的还原过程。
  其实,导演许鞍华一直对鲁迅先生情有独钟,而“家”又恰恰是对人物绝佳的烘托与侧写。于是在“1934年12月6日,二萧第一次来到鲁迅家中拜访”一场戏中,导演决心一定为鲁迅先生找到一个合适的、逼真的“家”。从实景拍摄需求出发,鲁迅纪念馆当然是原汁原味的首选,但馆内有严格规定,不允许拍摄。正在摄制组一筹莫展之际,他们意外发现鲁迅故居的对面,别有洞天。摄影指导王昱回忆说:“后来我们在鲁迅故居的二楼,一个小天窗趴着看的时候,一下看到对称的位置还有一个窗。就问管理员,对面的窗是什么地方?”答案令全剧组豁然开朗,当年博物馆为还原鲁迅故居,特意预备了三套相似公寓,如今一套是鲁迅博物馆,一套是办公室,另外一套即正对面这个,目前处于空置状态。有趣的是,这套房子犹如真实世界的镜像,与鲁迅故居不仅面积,内部格局也一模一样,朝向不同,完全对称。于是摄影指导、美术指导等幕后“造梦者”立即入驻,在这里按照鲁迅故居与史实记述,一丝不苟地还原出了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那个真切可触、亦不乏烟火气的“鲁迅家”。而作为萧红、萧军的饰演者,汤唯与冯绍峰在这场初次造访的戏中,也因身临其境,而更添了几分触动与从容。
  王昱(摄影指导):“当年鲁迅就在隔壁的一层,接待了萧军、萧红,(这场戏)挨着可能不到十米发生的,这就是真正实景的动人之处。”
  许鞍华:“我记得第一天(在这个场地),王志文演的时候,晚上,在二楼窗口前开了一个灯,(他)一边写东西一边咳嗽,就拍了几个镜头。然后隔壁那个馆长过来,我就说给你看几个镜头,他(看过后)暗暗地落泪。”
  尝试打破电影的“第四堵墙”
  场景       咖啡館一别,弟弟直面镜头自述
  萧红离家许久后的一个初冬,她走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了弟弟。二人在一个俄式咖啡店落座,简单谈了一阵,弟弟反复劝说萧红回家,如此漂流不是办法,萧红则另起话题,关心地询问弟弟在学校的状况。谈罢,二人就此分别,萧红的背影消失在哈尔滨肃杀的雪景中,弟弟张秀珂目送姐姐离开后,转身失落地走向镜头,用他深黑色的眸子直视着观众,开始自白:“我姐逃走后,我们家身败名裂,省教育厅以教子无方的名义,撤销了父亲的职务。我因为受不了同学的嘲笑,换了两次学校,来到哈尔滨二中。我和我姐的这次偶遇,后来被她写成了文章,叫《初冬》。”随之是一声源自少年之口的长长的叹息。
  幕后解密
  角色对镜独白的表达手法,从头至尾贯穿于《黄金时代》,从开篇萧红在黑色幕布前,郑重地面向观众,介绍自己短暂的身平;到弟弟、友人向我们回忆起与她有关的点点滴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经历了从陌生、出戏向习惯、聆听的转变。那么,为何要用如此手法新颖讲述萧红的一生?令人跳戏不会对观影造成不良影响吗?对此,《她认出了风暴》为我们揭开答案。
  对镜独白这一“间离”手法,最初由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旨在打破观众与舞台间的“第四堵墙”,令人观看却不沉浸,时刻意识到现实与艺术的边界。而编剧李樯在创作《黄金时代》剧本时,也始终秉持着这样的态度,“(我希望观众)刚要投入进这个虚构性的时候,被真实性打断。”这种颇具实验性的表达方式,在戏剧中虽时有应用,但电影中却十分鲜见,即使是拥有40年拍摄经验的许鞍华导演,对这一手法与电影即将产生的化学反应,也毫无估计,“对观众来讲,这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也不知道,我没试过。可是我觉得这会是这个戏里特别过瘾的地方。”编剧李樯则相信对镜独白对《黄金时代》主题表达的重要意义,“我要让观众,很多人知道,我们是在扮演这段历史。所谓历史,是由很多永远揭不开的、大的小的秘密组成,我认为你很难看见真相。历史其实是不能还原的。”(文 小黛)
  李樯(编剧):“我写《黄金时代》时,没有坚持用以往写人物传记片的一种写法,我希望把一种历史观带到这部电影里边。”
  王紫逸:“你要对着镜头,跟观众去做一个讲述。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东西。”
其他文献
作品:《老郑飞到天上去了》  《悬崖之上》《狙击手》  张艺谋导演居然把新任谋男郎“藏”在2021年4月上映的新作《懸崖之上》中。一个特写镜头,一句台词“谢谢你”,陈永胜以乌特拉行动保护对象——王子阳的身份在电影中获得了约10秒钟的露脸机会。两个月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上,陈永胜公开了《狙击手》男主角的身份,引发广泛关注。大众恍然大悟,拥有一张不帅气、不抢眼的“平凡脸庞”的陈永胜颇为符合地下党员
期刊
摘要:伴随医疗建设的发展、时代文化的冲击和大众审美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室内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作为奋战在医建环境设计的一线设计人员,结合20多年的医疗环境设计从业经验,在本文以设计美学和人文关怀为基础,从尺度、配色、材料、功能、造价、风格等角度切入探讨如何提升医建环境品质的大命题,以及设计良好的室内环境对医患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力,同时展望未来医疗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医疗环境建
期刊
电影:《八佰》  纪录片:《虎·破》  “想让观众身临其境地相信这个环境,你首先得自己相信。”——管虎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管虎构思《八佰》近十年,耗费巨大心力,不仅是为了“拍一个留得下来的战争电影。”其中更有他作为一名导演的责任感。其制作纪录片《虎·破》采取了电影中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拍摄了两套纪录长片——《和平的代价》和《直击战争》,新世纪初,中国观众得以从纪录片《缘起》中窺见《英雄》这部商业大片种种用心良苦的制作细节。电影纪录片在展示光影神秘幕后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记录方法,每一幕经典的背后,都有一些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左手电影,右手记录,正因为后者的存在,让观众透过一份份珍贵的幕后资料,距离电影更近一点,
期刊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  纪录片:《夜光》  “电影有一个好处就是,你拍到的东西想要保存下来都可以,最后都会存下来。”——刁亦男  2014年,《白日焰火》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擒得金熊奖,廖凡凭借此片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影帝。四年后,刁亦凡带着《白日焰火》的原班人马来到武汉,他们想在暖和一点的南方城市拍摄一部电影,这就是《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年,电影上映,在一种压抑、纠结、挣扎的气氛中探讨着
期刊
电影:《唐人街探案》系列  纪录片:《唐人街探案》系列独家纪录片  “我跟他们(剧组团队)不是兄弟,我跟他们是战友,因为我们一起打过仗的。如果大家没有那种同仇敌忾,没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团结,没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互信,没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拧成一股绳,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陈思诚  2015年《唐人街探案》上映时候,陈思诚或许还没有“唐探宇宙”的概念,如今三部大电影与一部网络剧,“唐探宇宙”规
期刊
电影:《师父》  纪录片:《挟刀揉手》  “我拍《师父》要奉献给大家新的东西,奉献给电影观众一些值得看的。所以我想把当时在天津流行的挟刀揉手这个比武的形态公开,我拿南方的八斩刀到北方来打挟刀揉手。”——徐浩峰  “咏春北上,弘扬武学”,2015年,改编自徐浩峰同名中篇小说的电影《师父》上映。电影用硬桥硬马的写实功夫对以往的所有武侠影片作出回应。《师父》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构造都突出了写实,影像表现的是
期刊
上映日期:2021年7月30日  导演:黄军柯比·阿特金斯  编剧:柯比·阿特金斯葛竟  配音:杨轶邱秋宝木中阳  郭政建林强刘琮  出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  新西兰Huhu工作室  联合出品: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发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故事  桃栗象作为驼重物的牲畜,在人类的压迫下艰辛度日;然而在偶然的机会下,主人公木子李在儿子乐儿的要求下,前往一个带
期刊
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相关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新中国宣传画开始主动有意识地探索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形式。本文梳理呈现这一探索发展的过程,重点介绍相关方针政策与宣传画创作实践、宣传画艺术面貌变化之间的具体关联。  关键词:宣传画 民族化 “两结合” 红光亮  马克思认为,人类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他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艺术形式的
期刊
电影:《夺冠》  纪录片:《我们》  “题材也好、类型也好,只是一个载体或者一个形式,到最后还是要表现人物、表现故事。对我来讲,《夺冠》还是通过体育、通过女排去讲人的故事,或者说不止人的故事,而是中国的故事。”——陈可辛  2020年9月,电影《夺冠》上映首日就“抢”走《八佰》日票房冠军的位置。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这部影片用平实的镜头语言和叙事记录了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