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壶,歌一曲,娜姐的“慢”生活

来源 :天下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约采访的时间,娜姐正从光明农场匆匆赶回店里。作为事务繁忙的三家酒楼女主人,她仍然事无巨细,对于食材的来源亲自视察把关。对外,她是企业家、商会副会长;对内,员工都亲切称她一声,娜姐。
  从下岗说起
  廖燕娜的人生轨迹,是上世纪一个群体的缩影。90年代初开始,国企员工下岗开始初露端倪。体制改革的阵痛,激发出另一股更强大的民间商业力量,沿海城市尤为突出。离开华侨城后,廖燕娜投身商海,时逢深圳风云变幻的超高速发展,终有所得。关于一个女性在商场的打拼沉浮,廖燕娜没有多说。其中种种,都写进了一壶天的“慢”生活里。
  南山深处,有一壶天
  依山而建,面向公园。一壶天茶艺美食馆隐藏在南山深处,只留一条蜿蜒小径通向市区街道。茫茫山峰作为绿色背景,庭院亭台楼阁,流水潺潺,藤制和木制家具将5层小楼装饰得古色古香。第一次来到这里,便知主人必定是风雅之人。这样一方恬淡安逸的天空,悠然处之,看云归日落,时光轻走,是廖燕娜所极力推崇的“慢”生活。
  当城市节奏时刻敲打着紧绷的神经,急速脚步走不出三尺案头和电脑宽频,日益负重的都市人,需要寻找一个出处,安放疲累的灵魂。一壶天,皆以雅致幽静的环境为特色,区别于一般酒楼的金碧辉煌,更能舒缓压力情绪。3家店各有侧重,荼艺、靓汤、棋牌,都是为了让心情慢下来。韶光易逝,不妨先品一壶茶,喝一碗汤。暂时歇歇脚,才能走得更远。这是廖燕娜创立一壶天的初衷,“我希望让更多打拼的人多享受这种慢生活,不要过得太累。”
  “一壶天,大家的天”
  “娜姐时常对我们说,一壶天的‘天’,是大家的天。”在员工眼中,娜姐温和、善良、宽容。最早的一间一壶天酒楼,因房屋拆迁而被迫歇业。“当时已经投入了大部分资金来装修,一切准备到位,人员也配齐了。但是碰到拆迁,全毁掉了!”提起当年,廖燕娜异常惋惜。但是,更严峻的情况是,那些已经招过来的员工怎么办呢?当年的酒楼服务员,远不像现在这么紧缺。“没办法,我只能咬咬牙,重新再开了一家一壶天。”开业十年,有员工一直没有离开过。相对于物质的吸引,一个好的老板更能凝聚人心。在一壶天,程式化的微笑服务比较少见,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从上到下的温馨与真诚。光顾的基本都是老主顾,过来吃饭总要询问娜姐在不在。每一桌,都要请娜姐过去闲聊几句。这种家常的热乎劲儿,在人情冷漠的深圳,早已不多见。
  Q&A
  Q=ZEST
  A=娜姐
  Q:茶艺+美食,每一个都可以单独做出很大文章,放在一起的餐厅定位在哪里?
  A:茶是很具中国文化的饮品,一杯茶下来可以洗去烦恼放松心情。单独去茶馆喝茶,对城市人生活而言是非常奢侈的。但在环境优美的地方用餐,餐前先饮一壶茶,节省时间,却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慢生活,对于快节奏的深圳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Q:靓汤馆能够采摘新鲜蔬菜,这在目前深圳非常稀缺和珍贵,有没有考虑把这种健康的理念推广到市内?
  A:一壶天的理念是慢生活和健康养生,所以在对餐厅位置的选择上和修风格上都很注重。目前几家店都在南山,主要是因为这边具备要求的地方还相对容易找。靓汤馆外面充足的地方可以种菜,所以客人可以现点现摘现炒。也准备进驻福田罗湖,只要有相对适合的地方,我们希望让更多客人体会和理解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曾在阐述食物与图腾的关系时指出——食物不仅是用来吃的,也是用来想的(Not only are [they] good to eat, but [they] are good to think with)。果不其然,每每打开婚宴的菜单,我都难免感叹我们人类实在是太能想了。 桂圆莲子被美誉为“早生贵子并蒂莲”,蒜茸蒸龙虾被尊称为“山盟海
期刊
近日到上海跟朋友聚会,席上有人说,如今结婚很要命,办婚宴,像点样子的地方,要4千多元一席。同样的餐厅,2003年是2千多元一席的。有人当即回应:当然啦,陆家嘴的房子已经涨到17万/平方米了(上海人都不知道哪里住的是什么人),婚宴怎能不涨?  广州稍为好一点,像广州酒家这种档次的餐厅,2011年上半年的满月喜筵每席也就是2700元(未包酒水),已经凑齐了“鲍、参、燕、翅”,算得上是高档酒席了。  在
期刊
Temple Restauranl Beijing  布鲁宫餐厅的比利时老板新开餐厅''主营法餐,还可以举行私人宴会。全称没有中文名,字面意思是“北京古寺餐厅”,坊间传闻日“庙”。餐厅改装了北京一座600多岁的古寺,院子内最早的建筑群是永乐年间的“敕建智珠寺”,去就餐的话还可以顺便怀个古吟个诗什么的。老北京知道,这里曾经也是北京最早的黑白电视工厂。菜品上很有一些亮点,比如闻名的烤龙虾,全称是“烟熏
期刊
这是一本写给吃货看的历史、经济双料混合畅销书。从不同国家对待食物的态度上。一目了然民族性、经济特征……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是194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所以在介绍《吃遍世界看经济》这本书之前先提他,是因为纪德有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地粮》。这本书也曾被翻译为《地上的粮食》或者《人间食粮》,是纪德在游历了北非和意大利后所写成的,以非常抒情的方式,创作出的一系列诗意篇章。在《地粮》中,纪德探
期刊
每逢假日,都是肠胃经受考验的时刻,同时消化系统经受着破坏性的试验。这个时候,当然要准备一些特殊时期的常规武器——消食片,才能保证持续和猛烈的战斗力。  坚硬!磐石一般的对手当食物变成了难以攻克的对手,我们只能一筹莫展。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平面广告里,食物变成难啃的骨头:灯泡葡萄、鹅卵石鸡蛋、砖头蛋糕,这些东西进了胃里,光靠消化系统是对付不了的,准备一些健胃消食片打硬仗,还是很有必要的。  恐惧!厌食自
期刊
“我为自然着迷,从某种程度来讲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生发开去的。对自然以自己的视觉体系去重构和再诠释是我所执着追求的,因为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审视事物的全新角度。”一视觉艺术家Matt walford如是说。  1.ZEST: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开始这个水果扫描艺术创作的?Matt Walford:整个系列的用意是要启发人们从一个不同的层面去观察事物,这次的切人点是水果。我用了扫描仪设备来参与创作
期刊
还以为蚝只有生吃这一种方法吗?《ZEST天下美食》告诉你,中国有自己的蚝文化。本期特别为食客们挑选了1个蚝场,4个城市,7家餐厅,12道蚝式菜品。  记忆中的“蚝”美味  “(她们)一面用一块精美的手帕托起了牡蛎,一面又向前伸着嘴巴免得在裙袍上留下痕迹。随后她们用一个很迅速的小动作喝了牡蛎的汁子,就把壳子扔到了海面去。”——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也许是这段文字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大多数中国人
期刊
对现在的北京城来说,每一片水面都是一段城市光华的所在,而对于拥有一片湖泊的餐厅来说,那简直就是至风雅的事情。作为一家高级会所,书院是个别出心裁的名字,让人犹觉书香扑鼻,而并不只是个销金窟的奢靡场所。书院坐落在北京城的东南老城区边上龙潭湖公园的西侧,共有前后两个部分的中式建筑群,还有一座湖中的石舫和一艘木制的画舫。书院的建筑完全是中式复古,但装修风格虽然处处可见传统的营造细节却也带了点现代设计的味道
期刊
拉丁女性一向以火辣的身材和性格而著称,从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野性魅力,是地球上其他地方女性所无法媲美的。拉丁美食中的香料也是激情四射的火辣,让味蕾体验到南半球最原始的味道——一种让灵魂燃烧的味道,或许正是从小吃惯了这些香料,拉丁女人才会给人以如此的火辣感觉。  拉丁美食吃什么?  拉丁美洲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地方,似乎一提到那里,就有很多负面词汇映现在脑海里:毒品、枪械、走私、色情、暴力
期刊
5年前,前海渔港横空出世,立即以一平一万的大手笔投入轰动南山。3000平米,3500万打造,19个风格迥异的包间,流光溢彩的璀璨奢华,复古府邸的年代韵味,每一间都是一幕别出心裁的独特风景。从各地运来的古董妆点其间,让这里的推杯换盏,多了丝丝高雅韵味。值得一提的是,店内所有古董皆为名家真迹。  5年过去,多家重量级商务酒楼依次进驻南山,居家氛围浓厚的深圳南,不断注入新的商业元素。前海渔港或许不再是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