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评估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防控)能力.方法 问卷调查全国省、地(市)和县(区)级所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防控的资源、能力及开展的项目. 结果(1)资源:全国有7483人从事慢病防控,占CDC总人数的4.0%;有23.6%的人在2008年投入慢病防控不足6个月.省、地和县级防控经费占同级CDC总经费的比例依次为2.29%、1.70%和2.69%.(2)能力:省、地和县级CDC慢病科所设置比例依次为100.0%、62.8%和43.7%;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34.7%、高级职称占12.1%,其中61.7%从事慢病防控工作不足5年;平均继续教育人次数省级为21.90,地级为4.60,县级为1.68;有8.7%的CDC派人外出进修.省级CDC均开展了慢病监测,仅4.2%的CDC出版过慢病报告;在慢病防控工作中,主要与卫生部门内部机构合作.(3)开展的项目:分别有43.5%和30.8%的县级CDC开展过监测和干预项目. 结论中国疾控系统慢病防控资源匮乏,经费和人员与慢病疾病负担不相称;慢病防控能力有待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通过测量踝臂指数(ABI)诊断的下肢动脉疾病(PAD)和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人选5270例年龄≥50岁的心脑血管疾病或存在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测定ABI值,采用Cockcrofl-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RCL),观察该人群中ABI异常(ABI≤0.9)和肾功能不全(CRCL<60ml·min-1·1.73m-1)的发生情况及其二者关联.结果 527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住院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顺位、年龄及性别特征,探讨近10年COPD患者CVD发生率的演变趋势.方法 对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20日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医院住院病案数据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入选患者4960例,男性3570例,女性1390例,平均年龄(72.2±10.4)岁.(2)合并CVD的COPD患者共2
本研究对2008年Echo6河南分离株VP1区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Echo6的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多数疫苗在人群中使用后会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除接种者得到保护外,项目实施人群中的未种者也能因此受益.而传统的疫苗临床试验设计,采用个体随机化分组方式,由于不能对间接效应进行定量估计,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往往被低估.文中介绍Halloran等构建的包含间接效应估计的干预试验设计框架,提供包括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和整体效应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并阐述各类效应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结合在孟加拉国开展的
目的 查明某镇卫生院报告发现1例疑似霍乱病例疫情规模、调查传染来源、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制定统一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就餐人员食用菜品情况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共24人感染,其中10人发病,均参加了2009年7月14日一次午餐聚会,未参加者未发病.对参加14日午餐的265名就餐者开展回顾性队列调查,结果显示食用蒸甲鱼和花生米为危险因素,RR=3.6(95%CI:1.1~12)和RR=
介绍布尼亚病毒科的病毒构成与分类、病毒的基因结构及其编码的蛋白;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及主要传播媒介;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相关人畜疾病.介绍我国已发现和新发的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及相关疾病。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小学生烧烫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区县中小学按性别、班级1∶1配对原则,选择428对烧烫伤病例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烧烫伤发生主要部位是上肢(57.9%),主要发生地点是家中(58.2%).51.0%烧烫伤是热水导致的;43.9%的烧烫伤需要医疗单位处理;7.7%伤后留下后遗症(活动不如往常、功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引起了广泛重视,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流行、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的最有效方法[1],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甲型H1N1抗体水平变化趋势,初步评估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免疫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09年11月、12月、2010年2月,在江苏省随机选择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群(免疫人群),连续采集同一批人群(共281人)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及
目的 应用症候群监测资料评估WHO发布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手册(手册)中疑似病例定义和分类方法,为该手册提供现场依据和修订建议.方法 基于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项目,获取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和急性脑炎症候群(AES)病例,利用队列研究中相对危险度(RR)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评估AES与乙脑病例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及其强度大小和AES对人群中乙脑病例的覆盖范围.结果 研究期间共评估
目的 分析BED捕获酶免疫试验(BED-CEIA)是否适合在大范围人群内应用,对BED-CEIA与队列研究获取HIV-1新发感染率的一致性和BED-CEIA错分现象对新发感染率结果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10篇入选BED-CEIA与队列研究获取HIV-1新发感染率一致性的探讨,11篇文献入选BED-CEIA的错分现象研究.结果 BED-CEIA计算的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