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鸟类的影响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luo2ka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高残留物质,进入生物体后会长期存留并产生危害。近年来,有关生物体中POPs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主要类型、生态特征、来源和污染效应。介绍了POPs在鸟类体内富集的特点及其对鸟类的危害;分析了以鸟类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生物时应注意的问题;对POPs的防治以及利用鹭类等水鸟监测环境污染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尖吻腹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以安全越冬的问题,在黄山地区对尖吻腹的自然越冬进行了数年的调查,陆续观察了23个越冬洞穴的结构。初步总结了尖吻腹自然越冬的生态,并用数据
采用质谱、拉曼光谱及理论计算对[M(H 2O)n]+(M=Li,K)水合团簇进行了研究。质谱分析[M(H 2O)n]+(M=Li,K)水合团簇的离子峰,推测其水溶液中最大水化数为12和13。采用拉曼光谱
微量物质拉曼光谱测量精度的提高是拉曼分析技术的难点之一,特别是高荧光背景下生物体中微量物质的测量。根据拉曼谱峰突发、离散特点,分别给出荧光背景和噪声拟合函数,通过
从平行板电容器在充入介质前后场能的变化出发,利用虚功原理,得出了计算平行板电容器中介质受力的一种方法;又从电介质受力的微观机制出发,利用库仑定律,得出了计算介质受力
通过分析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态势和形成机理,提出生态减灾的对策,强化流域生态减灾意识,适度退田还湖,增加蓄洪能力,加强分、蓄洪区的建设,建立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耐溃农业模式
本文简要综述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生理基础,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有效途径和前景。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精子发生过程中各种类型生精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北方山溪鲵在4-8月时处于精子发生期,精子形成在7-8
采用田间试验,在三种密度和三种肥力的不同组合备件下,初步研究了彩色棉棕-75的生产力。结果表明:彩色棉棕-75的所有性状对肥力水平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大部分生殖性状对密度比较敏
通过对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大梁的裂缝成因分析,针对该裂缝的特点,选择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实践证明碳纤维布可以明显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
分别用能量法、升降算符法、相干态法、双波函数法求解一维谐振子的能量本征值,给出了求解谐振子能级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