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建设思路的探索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是一所高校综合水平的具象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等工作是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重点工作,其中如何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毕业生就业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生源质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建设质量。教育部学生司2014年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29号),更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视,对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应起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从今年开始高校要编制并向社会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一定程度上倒逼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有所作为。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在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大学生迈向社会工作岗位的最后一道关口,为此高校也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就业指导、发布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市场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自身特色的就业工作思路 。但是新形势下,国家、社会、个人都要求、希望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特点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更多更大作用。例如,整合高校校友资源,整合不同高校间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办学质量、修正办学方向,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加强毕业后指导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等。面对这么多的高校就业工作要求,需要有一套较为完整、完善的就业工作联动机制,通过该机制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引导提出办学意见和建议,提高专业指导水平等。
  二、建设有效的高校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建设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主要从两方面探索,一方面加强纵向联动机制建设,需要探索建立包括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等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难题。另一方面建立高校横向联动机制,探索建立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共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三、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思路
  一是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就业指导机构,成立各个层面的就业指导机构、组织,加强逐级针对性指导、帮扶,政策信息、就业资源共享。一方面继续完善现有的就业各级指导中心,加强投入、指导、帮扶力度。另一方面创新自主管理模式,学校指导学生探索成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就业组织,加强学生自主就业创业资源共享。政府机构指导、支持行业、企业成立就业协会,共享、发布相关招聘资源。
  二是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完善现有就业指导工作 。1、结合大学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克服“一步到位” 思想和浮躁的就业心态,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和自身能力,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内向等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2、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能力。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开展就业专题讲座,橱窗、院报等载体充分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毕业生熟悉就业政策。积极联系邀请往届毕业生回学校给学生讲述就业心得和注意事项,分享个人求职及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促使学生学会分析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强化自身素质。3、设立就业信息库,加强信息收集发布。学校就业工作推进要以基层学院就业工作为依托。重点做好就业信息统计發布工作,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学生。并积极与校外企业单位联系,建立就业信息库。4、多种途径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开拓就业市场,邀请用人单位前来校招聘,为学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教师及校友作用:学校应发动教师通过个人关系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邀请成功校友来校招聘,同时利用已就业学生同用人单位的沟通发掘就业信息。培养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意识。5.结合专业特点,多措施推进就业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高校要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有效拓展了就业渠道。
  三是高校需利用就业信息资源编制就业质量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根据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优秀人才 。1、学科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不能因人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要适应社会需求。比如,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就不能光培养学术型硕士。社会上需要的还是大批量的专业性操作技术人才。招生计划要适应社会需求。招生与就业必须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全员参与、全方位做好就业工作。根据就业调整学科专业。高校各级领导一定要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和保障学科专业的就业水平,应该适时调整就业水平较低的学科专业。2、根据就业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学校内部压力驱动的教学改革动力不足,压力必须来自外部。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及手段方法都要进行改进和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要走“工程技术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培养模式。3、根据就业调整招生计划。要建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调整专业结构,以近年来就业率为主要指标,来制定本、硕招生计划校内分配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好这一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共同努力,作为高校管理者要继续摸清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各类影响因素,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就业指导纳入奖励考核等机制,及时将相关因素纳入就业机制联动范围,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合高校自身实际的联动机制,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其他文献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这本书从我们最熟悉的糖入手,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本书的作者西敏司是著名的人类学家。西敏司于1943年获得了布鲁克林学院的学士学位,后来他师从斯图尔德和鲁思·本尼迪克特,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研究主要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加勒比海人类学、农民、社会文化分析、奴隶制以及食物的意义与历史。  《甜与权力》主要是借十七世纪英国社会开始大量
期刊
摘要: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和德国后现代学者韦尔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成为描述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理论命题之一,而在中国理论界时常混淆“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中国传统的“生活艺术化”,本文试图通过科学的论证对以上两组概念加以区分,以增进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有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的组织和领导,培养和建设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性地分析了目前乡镇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的现状,阐述了群众文化骨干队伍的作用,结合相关的原则给出了加强群众骨干队伍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  0 引言  随着我国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各地的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资金的投入,完善了村镇公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更为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推动其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困难,融资困难就是当下中小企业面临最大的困难。许多的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始终都持有一种观望的状态。这就导致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本文就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与如何进行突破展开探讨与阐述。  关键字: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 突破探索
期刊
摘 要:人们在文化生活的追求在不断提高,社区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其文化建设的发展关系到社会里的每一个成员。积极总结社区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创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方法对推进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说明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对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阐述了有关未来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设想。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意义;反思;
期刊
摘 要:摄影是对于新闻传媒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摄影不仅记录了群众文化的活动,而且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提高了人们的艺术品位。本文结合了作者的思考,通过探析摄影对群众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期望能在促进摄影艺术发展的同时,也能推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  关键词:摄影;群众文化;群众基础;作用;影响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提高,对文化生
期刊
摘 要:摄影艺术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摄影艺术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对群众文化的建设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摄影艺术对群众文化的建设作用,从要深入生活,科学选材,要符合摄影艺术的规律,运用丰富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摄影艺术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开展;策略  0 引言  群众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过程,是伴随着社会经
期刊
摘要:长春真人丘处机作为金元时期的道教名士,龙门悟道、掌教全真后,除继承先师王重阳衣钵外,倡导先人后己、舍己从人,特别是不顾年迈,西行万里赴成吉思汗之诏,弘道救民,一言止杀,后整理成书即《玄风庆会录》,有力推动了元朝某些统治政策的调整,符合百姓利益与愿望,其悲天悯人的情怀早已超脱了宗教精神,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长春真人西游也为龙门文化、中华精神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中国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地理意义,这是陶渊明的理想的现实投射,不仅是对中国的诗人们有深远的影响,更成为后世士大夫们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陶渊明 桃花源 理想 影响  一、陶渊明的理想和桃花源。  中国几千年文化对于理想世界的想象在陶渊明的手中成熟,并以陶渊明的桃花源来命名,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理想世界想象的完成。  在陶渊明的前四十一年,他生活在出任社会官
期刊
摘 要:乐器演奏不单纯是把一段音乐演奏出来,更重要的是在演奏过程中融入演奏者的个人情感,这样才能使乐器演奏更加丰富和具有活力,融入了情感的演奏可以真正地打动听众的心。本文分析了大提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力,如何能引起听众的共鸣,阐述了个人对音乐的情感把握的表现在大提琴演奏中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情感;音乐表现力;把握  0 引言  随着我国音乐表演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乐器演奏的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