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航空护林化学灭火

来源 :森林防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我国化学灭火的过去和现状70年代,黑龙江省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出以磷酸铵为主剂的“704”灭火剂和东北林业大学研制的以硫酸铵为主剂的“75型”灭火剂都取得较好的灭火效果。1982年3月,东北航空护林局科研所研制出“82—3”森林化学灭火剂,不使用进口化肥,灭火效果接近或优于“704”灭火剂,成本仅为“704”的1/4。在我国航空化学灭火至今已实施十几年,其喷洒灭火药剂520多吨,扑灭了80多个火场。1980年春季调配了5架化学灭火飞机先后在20个火场喷洒了138架次化学灭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芦荟中微量铜。以HAc-NaAc(pH=5.0)为支持电解质,铂片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20V(Vs,AgCl/Ag)电位下富集,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峰电位Ep=-0.22V,
刘庆伟,195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影像专业,师从于著名放射学家荣独山和周康荣教授,1990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为了使本刊规范统一,凡投入本刊的论文作者、单位、包括括号内地址、邮编必须完整、规范书写。其格式为文题下按作者排序先后分别排列,其后接排第一单位名称,包括括号内地址(市、
火频次和火强度对演替格局的不同影响很多学者都认为植物群落的变化主要是其组成种群变化的结果(Cleason,1939;Connell&Slatyer,1977)。在不同的火频次和火强度对火后植被演替格局上的作用研究,不在种群水平上进行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it is vital for enterpris e to have flexible 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to integrate ER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and E-Com
期刊
(一)我们在《中国语文》1958年12月号上.就“语言学引论”这门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以后,有些同志基本上表示同意,有些同志对我们的部分论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现在,这门
语言科学理论的著作,不仅应谇立论正确,就是在语言的运用中,对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也都应该尽量求其规范,甚至要求它的本身有可能成为文学语言的典范。可是我们读了宋
目的建立辛夷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方法,为辛夷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制备12批不同产地辛夷饮片的标准汤剂,按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
目的探究胎心监护联合B超脐血流S/D检测在孕产妇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陟县济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诊的孕产妇144例,均行胎心监护联合B超脐血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