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各方面均是一个飞跃,如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从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的飞跃。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呢?
  1.注意知识衔接,做到稳步推进
  新编高中物理教材与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材相配套,许多知识都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引入并深化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对高一新生制定了“降低要求,放慢进度,单元过关,稳步推进”的十六字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尽量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减小知识跨度,使知识合理迁移,并在迁移中得到深化。
  1.1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情境,提供学生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1.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其关键是通过对演示实验和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
  1.3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理解。
  2.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习成功的喜悦
  学习中一个易被人忽略的因素是成功的学习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体验越多,学生就会越倾向于认为自己能控制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有趣的、有价值的,能满足自我进取的需要。学习优秀的学生大都是在这种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中成长的,所以,他们的学习一般不用家长操心。心理学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将自我实现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物理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常被老师责备为不努力、不认真学,从而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特别是物理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便会失去信心。加之部分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提高要求,更增加了学生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是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甚至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就应当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教学内容设置的层次和梯度,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高一阶段,教学要求更应低一点,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曾在《力》一章后补充“物体的受力分析”内容,并配以比较复杂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后改为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进行受力分析训练,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深入。关于考试,我们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3.开展物理探究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定位,不断进行角色变换、角色适应、角色调整。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物理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关键在于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同和对有效的物理教学的责任感,同时,教师自身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的方向发展。第一,将科学探究的思想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之中。例如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的先河,他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堪称科学探究的典范;牛顿经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将地球与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这些都是科学探究历程中的丰碑。第二,就像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一样,学生的探究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而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程序,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第三,科学探究并不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教师要想办法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因陋就简,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其他文献
2003年1期《文物》月刊已公布里耶秦简发掘简报及部分资料,李学勤先生也发表了《初读里耶秦简》的文章;其后张春龙等先生又在《中国历史文物》上对部分简牍进行了考释,读到这
品牌可以为企业保持和吸引顾客、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阻击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但是,曾几何时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产品一旦消失,企业也随之消亡。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清道光初年陕西岐山礼村出土一对带铭铜鼎,作器者是西周康王时的大臣,名叫盂,因此学者管那只大鼎叫大盂鼎,管那只小鼎叫小盂鼎。小盂鼎已经丢失,仅存铭文拓片,记述周康王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价值规律的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客观地,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商品经济的一切活动之
看到这小东西的第一眼,小编条件反射式地想到了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的WALL·E——有着超乎寻常的大眼睛的垃圾清扫机器人,压根儿没想到它是一只虾!这种螳螂虾有着动物王国
摘 要: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学校和社会要注重对少先队员的教育和培养,不断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感  红领巾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和平年代成长的少年儿童,已经不能理解红领巾、少先队队旗和队徽的含义,受外来文化和各种新兴文化元素的影响,他们缺乏历史使命和荣誉感。因此,我们要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增强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
宋代无疑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烈催生之下各路制瓷传统蓬勃兴起创新工艺层出不穷此种情形不仅为唐代所不及即使到了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的
竞争战略的根本观点是离开竞争,用与众不同的组织、提供不同的活动来为消费者创造不同的价值。尽管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但市场总体趋于稳定和成熟,利润趋向
在“面对面”的网站上,有很多待认领和已认领的心愿:羽毛球、自行车、电脑、足球、遥控飞机……这些都是贫困儿童最单纯的心愿。“面对面”是5个“95后”——李苑、金琦、崔
桉树起源于白垩纪末,起初,它只是一裸不起眼的植物,粗糙的树干,绿色的叶子,造型不漂亮,长相也不惊艳。但是,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了这种树的顽强不息。  在干旱的季节,其他植物都奄奄一息,桉树却依然枝繁叶茂,不停地抽枝发芽,在昼夜温差极大的地区,其他植物都无法生存,桉树却能昂首挺胸,迎接阳光的炙烤,直面寒风的侵袭。  它就像一个打不倒的战士,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总能咬牙战胜,并让自己不断地强大。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