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笔者从学习情境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着手,重点探讨了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目的是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化学实验;生活实际;教学情境
  重视情境的创设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提出通过有效的情境,对学生构建知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对情境创设的要求,做到真实、具体、开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鉴于有效的情境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巨大促进作用,需要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有效手段,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
  一、初中化学教学创设有效情境的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对巩固学生多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精神,进行相应的思考。同时知识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即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出现的,并且应用于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知识才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可见,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不仅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化学作为基础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和解决。化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设备,例如多媒体技术等,为课堂的教学创设出有趣的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不仅成功地构建了知识的体系,还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提高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同时,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即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可见创设有效的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方法
  1.利用化学实验,提高情境的真实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情境创设中的有效因素,在实验的帮助下,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在习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在初三化学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课堂实验的器材,如玻璃杯和汤匙、盐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制盐水,并且在适度的加盐中,观察溶解的情况,过量的盐加入到水中,学生会发现水中出现沉淀,在这一情况下,教师要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即盐水的饱和溶液出现,进而引出饱和溶液的定义。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饱和溶液的条件进行探讨,即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溶剂。为了加强学生对饱和溶液的两个条件的理解和认识,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动手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会发现增加溶剂和升高温度可以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在这一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不仅实现了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还掌握了两者相互转化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利用生活实际,提高情境的趣味性
  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学生明白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即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有效结合,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并且真正地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鉴别时,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应用于教学情境中:小明的妈妈在做菜时将纯碱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引导学生思考区分两者的方法。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巩固。
  化学教学可以通过适当而充分的实验,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装置气密性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污染性实验中装置和设备具备气密性的必要性,进而引出如何检验设备的气密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可见,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对生活实际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创设趣味性强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提高情境的直观性
  在化学教学中,要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具,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凭借着先进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情境的直观性,将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实际相衔接,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神舟六号发射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展示,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在这一情境下,将化学知识引入其中,例如对神舟六号发射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分析,并写出燃料工作的化学公式。可见,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支持下,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4.利用心理特点,提高情境的游戏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一定的手段,创设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并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思路。例如在学习化学符号时,教师可以利用卡片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接龙游戏,并且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习得化学知识,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并且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情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情境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效情境的创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接受水平,综合利用各种有效因素,创设有效合理的情境,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化学课程变化的主旋律——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
  [2]周平儒.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2001(11).
  (作者单位:广东省雷州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麻醉药品做为药品中的特殊药品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多少年来,随着社会上吸毒、贩毒的增加,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严重影响。麻醉药品的管理已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时代。卫生
为了有效实现总部"精打细算抓管理,想方设法求效益"的要求,近几年来,我们从抓改革、抓制度落实入手,引进"成本核算"管理理念,在降低成本,提高综合保障效能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目的 利用体视学技术对毛发上皮瘤及角化型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相似部分基底样细胞瘤块进行细胞形态及细胞核DNA含量分析。方法 每组各选5例进行细胞及细胞核形态及大小的测定,各
观察低能量氛—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塞病人的效果。方法将88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纯药物组23例,采用静点脉络宁,低分子量右旋糖酐,脑活素等常规治疗;药物加照射组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课堂气氛,教师上课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课堂气氛显得单调、沉闷,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有很多途径,而讲究教学幽默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应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1.谐音双关式幽默  谐音双关式幽默语就是借助谐音双关的特点,活跃气氛,拉近彼此的关系,使课堂呈现出轻松开放的氛围。比如在刚接手一个新班时,为了消除学生心理上的
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如何通过有效对话进行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中职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擦鞋合同》是一篇贴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