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光剑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112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国都城,端木府邸。
  子贡在欢度自己的六十岁生日。来祝寿的人们相继离去,子贡执意挽留远道而来的朱公和西施夫妇。
  在客房,两个昔日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今日商海中的巨子豪富,说道的尽是人间沧桑,世事更迭。
  勾嬛安排西施去休息后,子贡引朱公来到他的书房。
  朱公看到书柜和几案上一摞摞的简策,惊愕地叹道:这么多书籍,贤弟不愧是孔夫子的高足啊!
  朱公顺手翻起书案上摊开的《春秋》,他看着欲断未断的简策说,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子贡贤弟也要续夫子佳话吗?
  子贡说:每逢翻此简策,我便想起先生绝笔获麟时的情景,夫子的音容笑貌便浮现眼前。
  朱公合上《春秋》,点头。当他想去几案上翻看其它书简的时候,目光却被几案旁边的剑台吸引住了。看着剑台上的宝剑,不知怎的,他打了个寒颤,但很快便镇定下来。他上前几步,按住剑鞘,唰一声抽出宝剑。立时,剑身上似有七彩流星跳跃,璀璨耀眼。
  越王步光剑!朱公脱口而出。
  朱公好眼力!子贡赞叹。
  当年,我记得越王勾践要赠你步光宝剑和百镒黄金、两匹宝马,你什么都没有收啊。莫非我记错了吗?朱公疑惑的口吻似问子贡,又像问自己。
  朱公没记错。
  那么,这宝剑是越王后来赠予你的了。
  子贡点点头:是的。仁兄有所不知,子贡叹了一声,要讲这宝剑的来历,我先给仁兄介绍一人。说着,他起身唤来勾嬛。
  朱公笑说:看来,得此宝剑与尊夫人有关。
  子贡点点头说,她是越王勾践的妹妹勾嬛。为躲避战乱,她隐藏身世,从小便随姑母生活在卫国。
  朱公大为错愕。他埋怨道:子贡贤弟,这么多年,你怎么一直瞒着我呢?
  子贡没答朱公的问话,把脸转向勾嬛,然后指着朱公说:这是曾辅佐王兄二十年的范蠡大夫啊!
  这一下轮到勾嬛吃惊了,她埋怨道,为何从不曾听你说起过?
  子贡解释道:朱公当年遠离王兄,隐姓埋名,但他和我不仅没断绝交往,反而关系越来越亲密。朱公信得过我,那时我如果对你说出朱公的身份,就失信于朱公。我如果将你的出身告诉朱公,朱公恐怕就会出于警惕而疏远我,我就会失去仁兄朱公。现在好了,王兄离世已经五载,往事已成云烟。此时去掉伪饰,坦露真相,岂不更好?
  朱公听了子贡的话,心生感慨:端木子贡是多么诚信仁德的人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足矣。
  朱公又看了一眼步光剑,心中不免一阵伤感。
  当年,文种和范蠡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在灭了吴国之后,范蠡对文种说:我们该走了,不然,越王会加害我们的。文种不信。范蠡又给文种写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可与越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加之。文种阅信后仍不予理会。结果,范蠡离开越王不久,就听到了文种的噩耗。
  越王疑心文种不忠,召见文种说:你的七条计策我用三条就攻破了吴国,剩下四条,你带着到地下去帮助我故去的先王吧。
  越王说罢,将自己的步光剑丢给了文种。文种含泪挥剑自尽了。
  假如自己不及时离开越王,越王恐怕也会丢一柄剑赐我自刎呢。朱公想着,将剑慢慢地插入剑鞘。
  子贡知道范蠡心中在想什么,叹口气说:不用寸兵,化干戈为玉帛,是我人生追求的一大境界。所以,那年,越王赠我宝剑时,我谢绝了。十几年后,我却不得不收下这把宝剑。子贡便讲起这宝剑的来历:
  越王病危时,子贡和夫人勾嬛去看王兄。病入膏肓的越王对子贡说:越国积弱,幸我承继了父王允常的勇德,结交了文种、范蠡这样的大夫,又从贤弟良策,使本国由弱变强,反败为胜,踏平东吴,横跨长江,挥剑淮河,扫晋伐齐,称霸一方。妹婿是孔门高徒,当今大儒,能否采用《春秋》笔法,阐述我强越之事呢?越王说着,将他的佩剑赠给了子贡,然后双眼一闭,驾鹤而去。
  范蠡说:越王临终之托,贤弟义不容辞,越吴之事,是非曲直,云来雨去,阴晴圆缺,如实记述下来,后人可鉴,功德无量。
  子贡说:自古以来,人们尊重道德文章,将有道德文章名重一时的人称为素王。如此大事,我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才不及啊。
  范蠡起身离座,动情地说:贤弟谦虚了。你身通六艺,足涉八荒,目及天下,若著书立说,定能笔滚雷霆,策涌云雨。
  子贡站起身说:谢兄鞭策。
  子贡从几案上拿出一束简策说:不怕朱公笑话,我真有心秉笔书写吴越之事呢。今天,留您住下,就是想请您指教一下。说着,将简策递给朱公。
  朱公惊喜道:原来贤弟胸有成竹了。
  《越吴记事纲要》跃入朱公眼帘,他急切认真地翻阅起来。阅毕,朱公肯定了子贡的构思,指出了几处不当之处。另外,建议增加《宝剑卷》。范蠡还喊来西施,夫妇二人给子贡提供了不少世人罕知的吴越宫廷内部的珍贵素材。
  自此,子贡渐渐沉浸在著述《越吴记事》的乐趣之中。
  这天,子贡书写到深夜,勾嬛劝他休息,他却取出步光剑,来到院子里舞起了剑。
  步光剑发出璀璨的光。
  舞了会儿剑,子贡回到书房,将步光剑放到剑台上,然后净手执笔,在《越吴记事·宝剑卷》的标题下写道:
  昔者,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常佩剑,为步光……
其他文献
画岭之夜,漆黑如墨。微弱灯影摇曳,倏地,风拂灯灭,几条黑影闯进屋里,拳脚雨点般落下,把她逼近墙角。  你们是谁?  柳晓东在哪儿?  卖鱼没回来。  夜里也卖鱼?他到底在哪儿,快说!  不晓得……  来人不耐烦了,把她往死里打,她双手护头,咬牙挺住,瘦小的身子缩成一团,始终不曾求饶。来人打累了,屋里屋外翻遍,找不到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大约过了半小时,柳晓东从秘密联络点回来,点亮油灯,看见她奄奄
期刊
那天是一九四八年农历九月初五。  他担着一担柴走在通往锦州城的路上。前一天那场烂场雨下得很大,把路都泡软了,他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巴。迎面走来一伙儿当兵的,把他截住了,一个凶巴巴的军官说,好你个王柱子,真会装啊!  我叫刘盛林。  他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再敢嘴硬,老子一枪崩了你!  崩了我,我也叫刘盛林。他小声嘟囔道。  一支手枪顶在他的脑门上,临阵脱逃是死罪,隐姓埋名罪加一等!  一个穿着黑色大氅
期刊
感谢组织给我这么高的荣誉,评我为脱贫攻坚模范。其实我真的没做什么。我这嘴啊,也笨得像棉裤腰似的,说不出什么道道来。  不过既然上台了,那我就说说我的一些经历吧。不少人都在问我,你的扶贫经验是什么,我的经验就俩字:抽烟!大家别笑,我说的是真话。我就是通过抽烟,才拿下最后一家贫困户的。  我扶贫那个地方叫做蛤蟆坑,你不要以为那里到处都是蛤蟆,那里出产一种烟叶,这烟叶长成的时候,上面布满褶皱,就像蛤蟆皮
期刊
苏武闻到一阵浓烈的酒香,他不回头也知道是李陵又来了。  这时他的手腕一紧,他知道那条鱼又来咬钩了,他已经和这条鱼耗了很长时间,好像就是李陵第一回来的时候。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被一条鱼击败,多次尝试之后无一例外地拎上一个空空的挂钩。更让人气愤的是,那条鱼仿佛已经窥见苏武的心理,当他想放弃到下一个水洼子时,它又给苏武以希望,一次甚至游到苏武近处的水面,还做了一个跳跃的动作。  苏武有点儿不知如何是好了。
期刊
知青汤建君挖红薯时,被锄头挖伤脚背。起初没当回事,不久伤口感染,大腿内侧红肿起来。肿块越来越大,一摸就有強烈的痛感。  看着汤建君痛苦的样子,老田很着急。那时,他暗恋着汤建君。汤建君是大队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舞台上,她那条粗黑的辫子一甩,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一眨,老田心里过电一样酥麻。现在她病了,老田自然要表现一番。  他陪汤建君去看医生,说是医生,不过是个赤脚医生。  先打一针,止止痛。赤脚医生说。
期刊
容美土司田土王藏书阁被盗了。  田土王的藏书阁,是一处山洞,洞中干燥、通风,洞中又有洞,在洞中洞的一个四方格子里,田土王将所有珍贵的书籍藏于此。  休闲的时候,田土王在地上铺块软乎乎的兽皮,坐在上面,边喝着特别酿制的绿茶,边吸收着书中的琼浆玉液,不亦快哉。  那天,田土王看书看得很晚,实在太疲倦,就睡着了,等醒来,发现手中的书不翼而飞,四处寻找,也没有踪影,才明白,被盗了。赶忙看其他的书,却一本都
期刊
“孩子他爸,马上回家……”周日在单位加班的他,接到妻子阿岚的电话。  啥事?  出大事了!你回家就知道了,赶紧的!  进了小区,他发现自家住的6栋楼前像炸了锅,呼叫的警车,密集的人群,如潮似浪的议论吵闹声把整个小区惊动了。  他很快弄明白了,约摸一个小时前,小区一位清洁工,被从高楼抛下的一小块瓷片砸得头破血流,已送往县医院抢救。  一小块瓷片?他猛然想起家里前些天维修阳台还剩下几小块瓷片,心里咯噔
期刊
有人深夜尖叫,断断续续,一直到天亮。  还有诅咒,嘶吼;掺杂瘆人的笑,凄楚的哭。  试问,谁受得了?  一楼七十多岁的阿婆心脏受不了。她身子弱,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多病缠身,持续数日的尖叫,像刀,杀人于无形的刀,割断了她最后一道防线。  中年的他,同样受不了。刺耳的声音,如同有人在他秃头上钉钉子,鼻梁间跳快舞,耳洞里吹气球,惊悚、烦躁,又毫无办法。  那是一种毫无规律的尖叫,忽高忽低,忽长忽短,
期刊
吴用下山时,与跟班小厮交代,有人问起就说军师去山下水寨视察防务了。  山寨与水寨间须穿过一片树林。快要走出林子了,头上扑棱棱飞过一只山雀,将寂静的空气激荡得有一丝紧张。吴用抬头望了望山雀飞行的轨迹,想起了童年时随父亲进山烧炭,曾救过一只受伤的山雀,伤愈放飞时,他曾默默祈祷:快飞走吧,平平安安的,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天空!  突然萌生的童年回忆让他瞬间有了些许伤感,他摇了摇头,加快了脚步。  远远见吴用
期刊
车撞上没,撞上没?乔三爷睡了一天一夜,刚睁开半个眼睛,就不停地问。  撞上了,撞上了。班长一句话,乔三爷立马闭上眼睛,又睡了一天一夜。  车撞上了,乔三爷就放心了。  接连好几天,乔三爷都在死心巴肝地想一个事儿,怎么才能把车撞上呢。  撞车,那可是大事儿哟。撞的不是什么一般的车,那是敌人拉弹药的大车。  村長说,你那车,可是你的命根子哟,你能舍得?  答应了人家的事儿,先办利索了再说。这些年,乔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