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桃源记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美土司田土王藏书阁被盗了。
  田土王的藏书阁,是一处山洞,洞中干燥、通风,洞中又有洞,在洞中洞的一个四方格子里,田土王将所有珍贵的书籍藏于此。
  休闲的时候,田土王在地上铺块软乎乎的兽皮,坐在上面,边喝着特别酿制的绿茶,边吸收着书中的琼浆玉液,不亦快哉。
  那天,田土王看书看得很晚,实在太疲倦,就睡着了,等醒来,发现手中的书不翼而飞,四处寻找,也没有踪影,才明白,被盗了。赶忙看其他的书,却一本都没动。
  据说,丢的这本书是田土王的最爱,常常和书而睡,与书共舞。有人说,是一本绝世武功秘籍;有的说,是一本长寿养生经典。不过,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可不管怎么说,是一本田土王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的书。
  丢了最爱,就丢了魂儿。田土王每天饭不吃、茶不思。并放出话,谁抓住强盗,赏耕地十亩,山林百亩。十亩耕地、百亩山林到手,那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啊。容美土司整个部落的人员,群起兴奋,这样的赏赐实在太诱人。
  铁匠容米,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从何处入手呢?胆敢从田土王手中盗走书的强盗,用脚趾头思考,都知道,该是多么厉害。容米在脑海里认真搜寻,部落里,谁有这么高的本事。想了好几天,都没个头绪。
  这天,容米在铁匠铺里打一把柴刀,叮叮当当敲着敲着,突然,灵光一闪,是不是他?对了,应该是他。
  部落里有个锁匠,大家都称为巧手唐,听说是四川唐门弟子,因为背叛唐门,被追杀,逃到深山密林的容美来,被田土王庇护着,四川唐门才没追究。
  他为什么要盗书呢?难道是四川唐门潜伏的卧底,专门为盗这本书来的?容米决定去试探下。
  巧手唐依然在做锁,见容米来,头也没抬,说:“书不是我偷的。”
  “你怎么知道我来是为了这事?”
  “你不是第一个来找我的。”
  “你说不是你偷的,就真不是你偷的吗?”
  “那天,我在给田土王做锁。做了一夜,田土王侍卫可以作证。”巧手唐很从容,继续说,“第二天,我离开时,也经过了侍卫的仔细搜身。”
  容米神色沮丧,然后大笑起来,说:“我好傻,我应该想到,田土王也应该想到你。”
  “你说的没错。第一时间,我就被揪到土王宫,后来,我出来了。”
  那还会是谁呢?容米摸不到方向,他决定放弃。
  容米还是打他的铁,兴趣来了,带着自家猎狗,跑上山去,抓几只野兔、几只麂子、几只獐子之类的的野物,扛回家打点牙祭。
  这天,容米又有了兴致,插上一把弯刀,背上弓箭,搭上网绳,还揣了点干娘,让猎狗在前面带路,就上山了。
  山是青山,山中林子纵深茂密,进到山中,一下子就被那无垠的绿色淹没,淹没成草,淹没成叶,淹没成树,淹没成心的无尽舒畅。
  容米和猎狗,一般情况下,进山就能搞到野物。可今天奇怪,山中转悠了大半天,一点收获都没有,猎狗也好像失去了信心,吐着舌头,索性蹲在一蓬草中间,不跑了。这座山没有,到那座山去看看。于是哨子一吹,猎狗“激灵”一下,立刻跳起来,跟着容米,就向那座山进发。
  那座山,不是一般的山,叫屏山,是田土王经常围猎的地方。田土王的藏书阁也在那里。
  容米胆敢摸进屏山,是因为田土王有号令。自从丢书后,田土王就叫全部落人员随时可以进山搜索,直到抓住强盗为止。
  容米爬上躲避峽,穿过铁索桥,一头就扎进树林子里。有野鸡,弯弓搭箭,没射中,飞了;有野猪,还带着几个小猪崽,个头太大,没敢下手;有岩羊,在躲避峡的崖壁上,上蹿下跳,太难捉……今天这手气,不顺。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见前面有个黑物坐在一棵大树旁,像熊,但又不是熊。悄悄摸近点,再仔细端详,竟然是一只大黑猩猩。
  屏山,自从记事起,就没发现有过。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遇到这么个稀罕玩意儿。决定捉活的,献给田土王。将网绳准备好,猎狗也听话,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黑猩猩反应过来,容米的网绳闪电一样就向黑猩猩的头上兜去,黑猩猩束手就擒。也就在黑猩猩套进网绳的一刹那,由于黑猩猩腾空一跃,从黑猩猩屁股下面,扬起一本书,在空中旋了几下,就跌落在草丛中。
  容米捡起书,抖落草屑,一看,封面写着“容美纪游”四个大字。
  田土王见到书和黑猩猩,一把将容米揪过来,望了他一眼,又放下,然后喃喃地说:“原来强盗是黑猩猩。”
  容米猛然醒悟,原来田土王丢的书,是《容美纪游》。翻开书页,开篇写道:容美宣慰司,或曰古桃源地,桃花处处有之,或即渔郎误入之所。
其他文献
自打半年前,晓曼花了近四万元的医药费,在口腔里种了三颗假牙后,不知不觉添了一个小动作:叩齿。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叩齿。要说是因为这几颗牙疼吧,还真不是疼。可那伴有肿胀感的不适,更像一种疼,时不时骚扰着她。  她想找到这种不适的根由所在,去了一家很有名气的牙科诊所。结果X光片显示,这几颗牙齿都和牙床高度整合了。医生用方方正正的小红纸片测试牙齿咬合度之后,告诉她,牙齿的高度也没问题,再磨低点的话将不利
期刊
猫是在废品回收站捡回来的。  猫有个好听的名字——中秋。  和日历中的中秋佳节无甚关联,而且那晚的月亮实在不怎么好看,睁着大大眼睛的男孩喜欢圆月。  父亲说月圆时,该叫中秋。  一年就一次咧,说这话时的父亲,带着微醺的酒气,面庞上憨坨坨的,挂着两枚酒窝。  圆月一般。  同样的圆月挂在天上,可望而不可及,天边的月亮如地上亲人的脸,男孩望天,父亲加班晚回家,他就总望天。  仅有月半弯的天。  傻孩子
期刊
北方的冬天,似乎有落不完的雪。  响晴的天,纷纷扬扬下起雪来,有时是细细的雪末,随风飘扬,落在黑土地上,像撒了一层白色的细沙。雪末叠着雪末,慢慢盖住树木、房屋和村庄。  大清早,空旷的原野白茫茫一片,十二岁的阿香,戴着一条红围巾,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看守着几十只绵羊。  咩——咩——咩——  绵羊一边吃着雪地里的苞谷叶,一边眯着眼睛看飞扬的雪花。雪花落在羊头、羊角上,偶尔,绵羊抖动一下,雪末便窸窸
期刊
黑狗在害害跟金豆成亲前的那天夜里爬上了害害家的墙头。  黑狗还想再看一眼害害,他是不想也不敢看到明天蒙着红盖头骑在黑毛驴儿上的害害。  土屋里影影绰绰闪动着一个娇小的身影,黑狗的眼里蓄满了疼。  害害要嫁的正是和黑狗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的兄弟啊!黑狗不能怨,黑狗只能疼。  全是命啊!  黑狗一辈子也不能忘记那次在深深的青纱帐里,害害羞着脸说,等着黑狗哥接自己过门儿……黑狗的身上还能感觉到,那天的日头
期刊
在黃河滩一带的村庄里,你会经常见到这两口子,他们开着电动三轮车游村串乡收破烂。三轮车驾驶座位宽敞些,他们挤坐在一起,拖斗的横梁扶手上拴着一个小电喇叭,哇啦哇啦放着戏。要么是《沙家浜》,要么是《红灯记》,再么就是《白毛女》,从没别的,更没招徕生意的吆喝声。  如果有人把废纸箱啤酒瓶拎到门口,男人都会坚持着过完称,给钱,不接,让来让去,男人只好收起钱,喊女人下车,男人半蹲着来了一段《白毛女》:人家的闺
期刊
画岭之夜,漆黑如墨。微弱灯影摇曳,倏地,风拂灯灭,几条黑影闯进屋里,拳脚雨点般落下,把她逼近墙角。  你们是谁?  柳晓东在哪儿?  卖鱼没回来。  夜里也卖鱼?他到底在哪儿,快说!  不晓得……  来人不耐烦了,把她往死里打,她双手护头,咬牙挺住,瘦小的身子缩成一团,始终不曾求饶。来人打累了,屋里屋外翻遍,找不到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大约过了半小时,柳晓东从秘密联络点回来,点亮油灯,看见她奄奄
期刊
那天是一九四八年农历九月初五。  他担着一担柴走在通往锦州城的路上。前一天那场烂场雨下得很大,把路都泡软了,他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巴。迎面走来一伙儿当兵的,把他截住了,一个凶巴巴的军官说,好你个王柱子,真会装啊!  我叫刘盛林。  他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再敢嘴硬,老子一枪崩了你!  崩了我,我也叫刘盛林。他小声嘟囔道。  一支手枪顶在他的脑门上,临阵脱逃是死罪,隐姓埋名罪加一等!  一个穿着黑色大氅
期刊
感谢组织给我这么高的荣誉,评我为脱贫攻坚模范。其实我真的没做什么。我这嘴啊,也笨得像棉裤腰似的,说不出什么道道来。  不过既然上台了,那我就说说我的一些经历吧。不少人都在问我,你的扶贫经验是什么,我的经验就俩字:抽烟!大家别笑,我说的是真话。我就是通过抽烟,才拿下最后一家贫困户的。  我扶贫那个地方叫做蛤蟆坑,你不要以为那里到处都是蛤蟆,那里出产一种烟叶,这烟叶长成的时候,上面布满褶皱,就像蛤蟆皮
期刊
苏武闻到一阵浓烈的酒香,他不回头也知道是李陵又来了。  这时他的手腕一紧,他知道那条鱼又来咬钩了,他已经和这条鱼耗了很长时间,好像就是李陵第一回来的时候。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被一条鱼击败,多次尝试之后无一例外地拎上一个空空的挂钩。更让人气愤的是,那条鱼仿佛已经窥见苏武的心理,当他想放弃到下一个水洼子时,它又给苏武以希望,一次甚至游到苏武近处的水面,还做了一个跳跃的动作。  苏武有点儿不知如何是好了。
期刊
知青汤建君挖红薯时,被锄头挖伤脚背。起初没当回事,不久伤口感染,大腿内侧红肿起来。肿块越来越大,一摸就有強烈的痛感。  看着汤建君痛苦的样子,老田很着急。那时,他暗恋着汤建君。汤建君是大队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舞台上,她那条粗黑的辫子一甩,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一眨,老田心里过电一样酥麻。现在她病了,老田自然要表现一番。  他陪汤建君去看医生,说是医生,不过是个赤脚医生。  先打一针,止止痛。赤脚医生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