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课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hu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阐述了健康的具体内容,对目前一些“特殊群体”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体育保健课对他们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体育保健课 大学生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前言
  按照国家教育部“尽可能地安排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保健、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的文件精神,普通高校应该从师资到运动场地等方面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予以体育教学上的保证。但目前在高校开展针对这些学生的体育保健课并不多。
  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中就已经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美状态。”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强调了健康的概念: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了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促使人们对体育运动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意识到体育的意义与功能不仅是健身,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
  1.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扩大招生人数,放宽大学生入学的体检要求,病、残、弱特殊群体学生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保健课就是为这些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我们认为:为高校“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是全面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一,他们有着健全的大脑、和常人一样的思维,表现出与同龄者一样的心理特征,渴望像正常的学生一样参加体育运动,并有从运动中获得锻炼身体、使自己早日康复和愉悦身心的欲望。其二,这部分“特殊群体”因为自己身体某方面有异常,参加体育运动受到制约而感到自卑和烦躁,这样的矛盾心理使他们不愿与普通学生一起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而远离体育,高校体育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应从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加强高校保健体育课的教学管理。
  2.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2.1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是指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本春老师对2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部及体育保健班368名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选修保健课的学生中有65.5%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机能并没有疾病,只是体质较弱,这一部分学生选修保健课的目的都是为了体育成绩能够及格;另外占比例较大的是运动禁忌症和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疾病和肥胖,其他较为严重的身体疾病不多。应引起注意的是心理疾病在调查人群中占1.4%的比例,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和忧郁症。研究中发现,缺乏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因素,长期的心理应激和超负荷的定势是大学生患病的诱发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另外还有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等。
  2.2原因分析
  2.2.1精神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大学生休、退学的人数在休、退学总人数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基本在30%左右。据统计,在天津的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的大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疑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北京市16所大学中,因精神疾病休、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在不少大学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大学生比较尤为严重,因为他们是“特殊群体”的人,极易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偏执等心理,因此,这部分“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生理健康问题更不能忽视。
  2.2.2精神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据对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1978~1988年10年间,学生因精神疾病休学的比例有所增加,1982年以前均在30%以下,1982年以后各年均达40%左右。而国内同期不少高校的心理卫生调查也都证实了这一点。在精神疾病休、退学的人中,神经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患者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有的因神经症而休学、退学,但更多的则仍在继续学习,然而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已受到严重影响。
  2.2.3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较高。
  《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有约8000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1989年,原国家教委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进行了抽样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我国心理学者樊富珉1995年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在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且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北京地区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有25%左右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
  3.体育保健课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3.1体育保健课能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
  3.1.1体育保健课能预防心血管病变。
  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血液变得很健康,血液中红血球、白血球和血红蛋白增加,营养水平、代谢水平提高,血管富有柔韧性;心肌强壮,有效改善心率,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提高;有益于降低血压、血脂和控制血糖。
  3.1.2体育保健课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在上体育保健课的过程中,呼吸加深,吸进更多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增强。
  3.1.3体育保健课能提高消化系统功能。
  由于运动中肌肉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大增加,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胃肠消化功能加强,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增多,消化管道蠕动更强,胃肠和血液循环改善,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更充分和顺利。
  3.1.4体育保健课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耳聪目明,精力充沛。
  3.1.5体育保健课能预防骨裂。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裂,骨裂在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均会发生。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通过提高骨质密度和骨的强度达到预防骨裂的目的。
  3.1.6体育保健课能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
  众所周知,过分肥胖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是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寿命缩短。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柔韧,控制体重,改善体型。
  3.2体育保健课能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2.1体育保健课能调节情绪。
  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所起到的迁怒、宣泄作用,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
  3.2.2体育保健课能强化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形成方面起很大作用。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
  3.2.3体育保健课能协调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他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4体育保健课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的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内啡呔发挥作用,内啡呔具有阻断大脑中与应激有关的化学反应的作用。这些学生上体育保健课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他们的头脑从担忧及其它紧张性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导致身体适应和积极的自我表象,这两者都将提高他们对应激的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张本春.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3]骆映.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3).
  [4]虞荣娟,于蕴.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4,(1).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提问;组成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协作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教学,达成教学目的。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文献检索课 教学方法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
摘要: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师范类毕业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就业形势。为解决师范生就业问题,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就业状况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师范毕业生自身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及时转变观念,打开就业新局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 就业 市场化
摘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和形式。疏导不统一、疏导脱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坚持疏导统一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疏导与堵塞、立与破、正面教育和反面批评的关系入手,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疏导统一做了些思考。  关键词: 疏导统一 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
摘要: 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在当代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着就什么是人文精神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根源、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精神 培养    现实中,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无不
目的:  从中医心理学的角度探究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倾向性,为改善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
摘要: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拥有高尚品德的高素质人才。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从音乐本身的德育、智育、美育三个功能入手,具体分析音乐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并寻求更好开展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音乐教育 现状与对策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工业设计学科的特点的同时讨论了目前传统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理念有偏差、课程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对工业设计本科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目前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的改革、设计手段的改革、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工业设计 教学模式    早在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
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男女大学生在恋爱需要、恋爱动机、恋爱方式、择偶标准、对网恋的看法、恋爱受挫的承受能力及性观念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针对男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提出了教育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 男女大学生 恋爱心理 调查 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是性生理成熟与性意识觉醒时期。因此,他们对异性充满渴望,对爱情充满幻想。可以说,恋爱及性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
摘要: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一次全方位的变革。本文针对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思考,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 教学 研究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全面搞好体育课程改革,彻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和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用现代体育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
摘要: 作文教学历来倡导文章应该形神兼备,彰显文章的血肉,丰富文章的情感。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思维发展,创新更是体现学生写作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写作教学中将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于作文的“形、神、质”之中,定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效果。  关键词: 作文 结构 灵魂 选材 创新    一篇成功的作文,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蹒跚步履的记录,应该是学生生命历程中最精彩瞬间的回放。作文贵在能够通过优美语言来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