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神经肽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肽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10)、糖尿病模型组(n=13)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n=12),后两组用链脲佐菌素制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并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40μg/kg).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背根神经节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细胞率,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物质、CGRP免疫阳性细胞率(27.710%±3.471%;36.360%±12.027%)以及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治疗前MNCV [(35.80±6.19) m/s]、SNCV[(39.62±6.69) m/s]与健康对照组[P物质:44.225%±8.213%;CGRP:47.400%±13.723%;MNCV:(55.83±10.30) m/s; SNCV:(47.02±7.52) m/s]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P物质、CGRP免疫阳性细胞率(49.417%±6.753%;53.811%±7.125%)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增高,MNCV[(41.80±3.45) m/s]、SNCV[(42.92±6.69) m/s]均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可出现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和神经生长因子相关神经肽P物质、CGRP缺乏,而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神经肽的表达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磁共振(MRI)检查显示脑室内转移瘤是否对可能同时存在的脑膜转移具有提示作用.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9例头部MRI检查证实存在脑室内转移病灶,并具有脑脊液相关检查的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等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19例患者均合并脑实质内转移病灶;16例患者脑室内病灶位于侧脑室,4例位于第三脑室,8例位于第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其中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00例(治疗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6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其临床资料并比较其血肿消除时间、死亡率和疗效.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19例(19%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切除跨中后颅底胆脂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经翼点入路切除跨中后颅底生长的胆脂瘤1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 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9例症状消失,5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1例症状较术前加重. 结论 对于主体位于鞍区、鞍旁及岩尖部,向下蔓延至中上斜坡及桥脑小脑角区的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及血清中可溶性Delta-Like-Ligand 1 (DLL1)的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CNS感染性疾病患者110例,其中结脑患者5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患者30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20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10例,另正常对照组30例.ELISA法测定各
目的 探讨经额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破裂的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额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疗效.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32个动脉瘤,均手术成功夹闭.应用42个动脉瘤夹,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7例(21.88%);术后随访6~12个月,GOS预后评分显示恢复良好2
期刊
目的 探索原矾酸钠(SOV)能否增强骨骼肌的运动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73只mdx鼠为研究对象,按照SOV注射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0 mg/kg(阴性对照组)及3、9、12、15、18和21 mg/kg SOV治疗组,另选10只C57BL/10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尾静脉注射SOV 2次后,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BL-420E检测mdx鼠骨骼肌运动功能的改变,并分别用CK试剂盒、HE染色和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是1965年最先提出的一种以步态异常、痴呆和尿失禁(又称Hakim三联征)为特征的交通性脑积水综合征.挪威流行病学调查估计iNPH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5/10万人口,患病率为21.9/10万人口[1].日本的研究表明iNPH主要发生于老年人,65岁以上患病率为1.4%~2.9%[2-
目的 通过对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以及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这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异同.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体检者共1989例,检查出48例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A组)以及51例有症状非腔隙性脑梗死(B组)分别与1862例非脑血管病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再在两病例组间进行危险因素分布
期刊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l)在激活型小胶质细胞介导PCI2细胞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和PCI2细胞,ELISA检测1μg/mL脂多糖(LPS)作用BV-2细胞6、12、24h后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MTT检测LPS与BV-2细胞共培养上清对PCI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同时设对照组、LPS组、单纯BV-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