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压力滚滚来袭性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d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8日晚间,央行宣布于2月24日起i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自2010年11月份以来央行第5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的历史高位。这也意味着银行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信贷资金将受到挤压,新增贷款的规模势必会进一步放缓。
  
  存款准备金率创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2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04万亿元,虽和2009年、2010年同期的1.62万亿元和1.39万亿元相比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
  有专家认为,这次准备金率上调和目前央行担心流动性过剩有很大关系,1月份信贷总额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由于前期大量央票到期及节前流动性回收的因素,央行收紧流动性闸门在预料之中。而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走高,通胀压力加大,也被市场认为是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原因之一。
  银行收紧信贷、原材料又节节涨价,中小企业资金链遭受双面夹击,纺织企业自然也不例外。“通货膨胀给企业资金链带来的巨大压力,现在不太受关注,但非常严重。”浦发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詹定国称,原材料涨价不仅侵蚀了企业利润,也给企业资金链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举例说,棉花价格上涨一倍,棉纺企业的流动资金就要对应增加一倍,企业压力陡增。
  “企业管理成本、运营成本又要增加了!”江苏苏州的一位纺织企业主坦言,“不断的加息、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贷款的影响主要是市场上流动性紧张局面将继续,贷款规模紧,企业取得贷款变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事实的确如此,尽管近年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和阻碍,特别是在当前信贷紧缩的政策下,很多中小企业主都面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尴尬。
  山东临清市昌瑞棉纺织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德康说,目前棉价上涨趋势明显,企业资金需求量增加,但银行放贷很紧张,一些棉纺企业被迫采用一些民间融资的方式来缓解资金紧张压力。
  一些学者也开始担心,如果货币从紧措施力度过大,将加大企业经营压力,特别是在目前成本上升,企业所需资金量增大的情况下。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说,目前民工荒等现象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已使我国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今年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贷款利息增加,都会加大企业运营压力。
  
  融资难现象加剧
  
  2008年以来,中国为了保增长,采取了积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也因此享受了“贷款黄金期”。之后,随着通胀压力的高企,抑制通胀成为中央决策中最主要的目标。自去年以来,央行一系列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密出台,宣告了宏观经济政策新一轮紧缩时代的来临。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开始高喊缺钱。据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调查,他们有70%的企业会员面临缺钱状态。“很多企业现在四处借钱,已经不是为了发展,而仅仅是为了维持。”周德文说。
  温州著名制鞋企业日泰集团总裁金哲新表示,如果企业贷款一个亿,基准利率上调0 25个百分点,增加的利息支出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直观地看,企业利润空间会因此降低,过去一双鞋可以赚2元钱,现在只能赚1.5元。
  通货膨胀增加了自己企业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过去一双卖200元的鞋现在要卖到500元,金哲新说,要抑制这样的高通胀率,必然要加息了。对企业来说,可能原材料成本会降低,但负面的效应是银根紧缩对企业资金链的影响。
  周德文对温州中小企业在新政策环境下的融资能力更不乐观:他们有70%的会员缺钱,“最缺钱的是中小制造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企业,很多企业不是没有订单,而是根本筹不到钱来提供订单需要的生产”。
  “现在不仅从银行借不到钱,民间借贷也借不到。”周德文无奈地表示。银根紧缩后,市场流动的钱也会变少,从银行贷不到钱的企业都来抢民间的钱,“现在是抢都抢不到”,金哲新说。
  周德文介绍说,温州近8000亿元的民间资本里,有1000亿元左右的民间借贷资本。而从今年春节之前一直到现在,这些资金都延续着供不应求的局面。货币政策正在通过信贷传导机制影响民间借贷利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间资金的供求关系。
  
  政策变动应如何更平衡
  
  在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远看来,中国一直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最大限度也是稳健或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暗隐之后货币多发导致的失控,难免会出现通货膨胀。
  “之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执行起来是非常宽松;现在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执行起来又是非常紧。”有专家表示说,政策执行起来往往两边倒,难以真正平衡各方利益。
  “希望政府能统筹兼顾、平衡各方利益,稳扎稳打地适调,调节并不等于把市场冷却下来,大起大落或者偏激的政策都是企业不希望出现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经营者说。
  政府调节行为往往与事态发展之间存在滞后,到事态深度发展后才开始调节而形成政策的大起大落。对我国货币政策而言,央行缺乏独立性也成为货币政策机制上的困局,对外央行政策因实行盯住美元机制而受到美联储政策影响,对内央行又受政府相关部门掣肘,在政策上难免出现起落。然而从长远看,我们终将寻求到宏观政策的成熟、平稳机制。
  德国汉堡投资银行的策略师卡斯滕从打击通胀的角度对中国加息行为评论说:“这并不算戏剧化。然而,中国此举显示通胀议题已成为全球议题。在强劲成长的环境中,这可能成为干扰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能迅速作出反应是好事。”
  在目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银行开始大量调整信贷结构,把有限的资源从中小企业中抽出,优先保证综合回报率高的大型客户。其实,在收紧信贷闸门后,银行对于信贷投向也很为难:大客户对银行贡献不仅仅是贷款和利息,还有很多衍生的东西,从长远来看必须要优先保证;中小企业也要发展,银行内部也有一定的考核任务,但由于贷款规模有限,有时候中小企业申请一笔贷款可能要等一两个月,还不一定能保证。
  进入2011年以来,通胀重压使得一股加息热潮在新兴经济体蔓延泰国、韩国、巴西、以色列、匈牙利、印度、印尼等国的央行纷纷宣布了加息决定。近期,加息“接力”将不再是新兴经济体的专利。
  长远来看,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首先是要控制好货币供应总量,但如何在合理收缩信贷规模时保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型实体经济少受影响是难题,把握好这种尺度对调控部门是个考验。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已经顺利步入下一个五年计划,面对2010年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面对诸多质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表示,虽然2011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非常大,但中国经济将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调整期和经济繁荣期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正常的。这时的物价通胀是可怕的
期刊
2011年1月,应意大利纺织服装联合会、意中基金会和德国纺织服装联合会的邀请,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延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纺织贸促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事长李陵申,以及纺织贸促会副会长林云峰组成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意大利和德国。  1月11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团
期刊
十一五已走过,十二五正开局。在这新旧交替的节点上,中国纺织企业在思考什么?1月15日,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既有国家层面的宏观报告,又有骨干龙头企业人士的热烈讨论。在北京饭店18楼这样一个适合“高瞻远瞩”的地点,行业也站在新的起点,看见未来。    高层齐聚共赴要会    2011年1月1 5日,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
期刊
这个冬天,气温并没有如预期疯狂的下降,原材料的价格却在疯狂的高涨,羊绒、羽绒、皮革皮草等冬装类商品,并没有“靠天”沾上多少光,却不得不尽量控制成本,不至于价格高得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羽绒服市场,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暖冬的低迷,2009年却因提前入冬而火爆,2010年入冬至今,又出现“先热后冷”的局面。这样的一波三折,实在让人难以承受。他们究竟面临怎样的市场现状?尽管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看天吃饭
期刊
今年是2011年开局,也是“十二五”的开局,“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下一个五年之所以关键,“十二五”之后的“十三五”完成的时候,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就是21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目标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纺织工业从2000年开始提出来,在上世纪末大规模调整的基础下,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在新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纺织由大到强
期刊
已有十五年历史沿革的2011(春)深圳国际家纺布艺暨墙纸家居饰品展览会将于2011年3月7~1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以大家居软装饰为主题,以更名为家纺布艺及墙纸家居饰品展为标志,深圳国际家纺布艺展正实现着其华丽的变身,不单其展览题材更为丰富,而且品牌云集,展览面积由上年同期的6万平方米激增至9万平方米,实现新的飞跃。行内知名人士、数万专业买家、数以千计的设计师将应邀参加本届盛会,将使本届深圳
期刊
备受瞩目的“把握时代,赢创未来——州中大千亿纺织商圈商贸论坛”于近日拉开序幕。本次行业高峰论坛由珠江国际纺织城主办,力邀知名经济学家郎成平做客演讲,同时聚集政府、行业协会、商家代表、学院教授、项目领导等各路嘉宾,共话纺织业未来发展。  本次行业高峰论坛紧密围绕着全球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大纺织商圈的升级之路而展开。以发表针砭时弊演说而闻名的郎咸平教授,率先发声,深入全面地剖析了全球纺织业国际市场的发
期刊
2010年3月,首届NOVO Mania品牌服装展惊艳登场,竟然吸引了大量的新购物中心与百货商场。这在其他展会上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这不禁令业界大为惊奇。  而更奇妙的是,随着第二届NOVO Mania的筹备工作的展开,更多的新开业购物中心与百货公司闻讯而来,征询参加第二届NOVO Mania的手续情况。  显然,NOVO Mania与购物中心达至一种相互共勉、齐头并进的默契。这一现象正是时下中
期刊
经过一年半的连续奋战,年产1000吨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于5月底在中国最大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基地——烟台氯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芳纶纤维的国产化又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对于满足我国科技、安全、交通、通讯等领域对于高性能纤维材料的迫切需要、振兴我国民族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产业意义非同寻常    对位芳纶学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简称PPTA,我国称为芳纶1414或芳纶-|
期刊
“2010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火热进行,在踊跃的报名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全国各个纺织战线的创新业绩,有纺织院校的科研创新,有企业的品牌、文化创新,有产业集群的服务创新……在他们的创新引领下,2010年纺织企业、行业向好发展,迈出了强健的步伐。  创新是一面旗帜,更是行业前进的内驱动力。“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