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新锐力量(一)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ur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火热进行,在踊跃的报名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全国各个纺织战线的创新业绩,有纺织院校的科研创新,有企业的品牌、文化创新,有产业集群的服务创新……在他们的创新引领下,2010年纺织企业、行业向好发展,迈出了强健的步伐。
  创新是一面旗帜,更是行业前进的内驱动力。“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两个贡献率”,将创新进行到底,年度创新人物的评选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他们是行业的精英、时代的榜样,有了他们的引领,我们走得更加自信而从容。
  
  创新下的业绩大扭转
  
  阮英 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阮英出任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以来,通过对内部机构设置的改革和调整,进一步理顺了公司内部运作机制,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管理运作模式,使多年来长期制约公司发展的运行模式不畅、产大于销等根本问题得到一举扭转,空前提升了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巨大发展潜力。
  阮英以理顺运作模式为主线,强化基础管理为依托,创新管理理念为核心,对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调整。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了“紧盯市场调整营销策略,加强研发提升产品档次,突出效益合理匹配产能,强化内控提高产品品质,把握政策加快项目建设,整合资源谋求新的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整体经营目标。阮英带领公司紧紧围绕这一战略规划,着重从做精做强毛纺主业和走多元化战略发展思路开展工作。在做精做强毛纺主业的基础上,阮英明确提出以提高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经营上,阮英以做精主业抓生产,提高产出效率:优化品质促销售,增加销售业绩为重点;增强服务市场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企业盈利空间。
  公司已实现连续四年盈利的经营业绩。2009年,兰州三毛挤身中国毛纺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名列第六位,2010年兰州三毛获得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信用评价AAA级企业称号。2010年创新产品市场销售达到40%以上2010年全年预计完成精纺呢绒500万米,累计实现销售回款26000万元,同比上升14%,实现工业总产值28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0690万元,完成出口创汇1340万元,预计实现利税总额超过2009年水平。
  
  打造中国防寒服第一品牌
  
  黄志向 志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总经理
  作为专业生产防寒服面料的科技型企业,多年来,公司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基石,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围绕“新颖流行、贴近市场、引领趋势”的研发准则,取得了长远的发展。2010年企业资产总额相比2009年增长10%,主营业务收入同比2009年增长15%,净利润与2009年同比增长82%。新品产业化转化率达到30%,新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成品销售收入的25%以上,毛利贡献率达到33%。2010年,先后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年质量管理示范单位”、“中国防寒服面料色彩研发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公司在黄志向的带领下,积极参与高性能PBO纤维研究和聚乳酸生物质纤维研发及市场应用开拓研究工作,推出的防寒服面料系列产品风格新颖、颜色时尚、功能多样化,在业内已初步形成专业防寒服面料品牌效应。公司现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800多项,多只产品获得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省名牌产品称号。通过实施多元化品牌细分战略,侧重研究市场需求及未来流行趋势,贴近市场,把握流行脉搏,倾力打造男装系列、女装系列、低碳环保系列和高端功能化系列四大面料品牌系列,2010年企业市场份额同比增长超过20%。
  目前,公司正积极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引领行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联合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发技术和新产品,实行强强联合,实现联盟创造价值的理念,不断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打造成为纺织细分行业防寒服面料龙头企业。
  
  多措并举 盛虹迎走国际
  
  缪汉根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盛虹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全消光系列纤维供应商、全球最大的超细纤维供应商、全球两大PTT切片生产商之一。集团年印染生产能力超过15亿米,被授予全国首家“中国化纤印染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并被国家纺织品开发中心认定为涤纶超细纤维产品开发基地。2010年,世界十大聚酯长丝生产厂家排名中,盛虹集团位列第四位。
  在缪汉根的领导下,公司对纺丝冷却系统进行改造,由原来的侧吹风冷却系统改为环吹风冷却系统。改造后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年,新增利税3600万元/年,综合节约能源1790万元/年。随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带动国内聚酯企业进行了相关的设备改造等技术改进,带动大型聚酯厂家在研发上大幅增加投入,从而进一步巩固在世界化纤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2010年6月,盛虹集团中的科技基地全球首条8万吨全消光熔体直纺生产线投产,主要生产功能性、差别化全消光纤维;在现有80万吨纺丝产能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再投资扩建6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的一期12万吨PTT项目先期启动;总投资40亿元的50万吨DTY和POY项目同步设计并作前期准备,预计2011年底可建设完成投产,投产后必将打造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完备、产品齐全、研发能力强的创新型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预计可实现销售超100亿元。
  
  创新思路 引领品牌崛起
  
  石昌佳 浙江洁丽雅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乡镇毛巾小厂,到发展成为拥有浙江、湖北两大生产基地,总资产20多亿元,员工逾6200多名,集纺纱、织造、染整、营销、物流及其他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企业集团。20多年来,石昌佳始终坚守“重质量、讲诚信、创品牌”,全力打造“创一流家纺企业,树百年世界品牌”企业为目标,以振兴民族传统产业为己任,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今,洁丽雅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分销网点,产品覆盖全国60000多家商超和卖场,成为目前全国市场网络最齐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毛巾生产企业。
  作为中国毛巾行业的品牌先行者,石昌佳率领团队创新品牌建设思路,依托洁丽雅毛巾的品牌优势和市场渠道,拓展品牌产品品项,在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强势媒体投放广告片,取得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洁丽雅内裤、袜子、礼品等系列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在短促的时间内就成功晋级国内行业第一梯队。2008年和2009年,“洁丽雅毛巾”连续荣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
  为了不断开拓市场,洁丽雅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其纺纱织造工艺水平在国际、国内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主导产品除常规的素色毛巾、印花毛巾、提花毛巾、螺旋毛巾等外,还大力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如牛奶蛋白纤维毛巾、多层结 构性提花特柔美容巾等。与此同时,他还启动体育概念营销,洁丽雅系列产品成为中国国家游泳队独家指定单品。2010年,在石昌佳创新品牌建设思路的理念指引下,洁丽雅蝉联“亚洲品牌500强”,品牌价值迅速提高到33.29亿元,成为毛巾行业的领军品牌,全力打造“国际洁丽雅”和“世界毛巾第一品牌”,为民族品牌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术研发对接产品
  
  易长海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纺织大学科技处处长
  易长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玻璃钢学会副理事长。“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易长海长期从事纺织复合材料、新型纺织材料及应用、天然再生纤维的综合利用研究及产品开发等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3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已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参编权威工具书《材料科学与工程》(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主持建设部、湖北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和湖北省教育厅等纵向项目7项,参与多项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作为主要研究骨干参与973项目1项,其中作为第一主持人的研究成果“剑麻增强再生塑料复合建筑模板”项目获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成果“高耐晒高汗光色牢度清洁染色新技术及产品开发”获201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纺织服装生产数据在线采集与智能化现场管理系统开发与产业化”获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狠抓创新 力促转型
  
  姜仲民 海宁市许村镇委员会书记
  姜仲民作为著名的“中国布艺名镇”——许村镇委员会书记,一直以来,坚持把推进家纺产业的转型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来抓,以开拓创新的思路、负重拼搏的精神,带领广大家纺企业和全镇人民,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闯出了一条符合许村实际的家纺产业发展之路。
  在他的领导下,许村镇一直致力于促进产业集聚为重点优化规划布局。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市场优势。许村镇始终把培育、发展和提升家纺专业市场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特色来抓。在三次扩建被面装饰布市场的基础上,2001年建成了投资1.5亿元建筑10万平方米的家纺城。并先后建办了家纺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版权代理中心。为改善市场配套设施,又建成了占地1.6万平方米的市场联托运中心,和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家纺产品展示中心,2007年又建成了占地达4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家纺原辅料,目前又建成了“布艺一条街”家纺精品市场。
  另外,加快家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通过创业创新提高家纺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引人才借外智来增强研发能力。许村镇以狠抓工业有效投入为主要举措加快载体平台建设,经过多年的扩容和改造,全镇工业功能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6000亩;同时不断完善工业功能区内的道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近几年来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开展功能区各项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大力促进产业集聚,使进区企业累计达248家,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另外,许村镇在加快设备技术改造的同时,鼓励企业引进各类经营管理、技术和设计人才,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和设计创新水平。
  
  科技与战略创新并进
  
  夏前军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夏前军于2009年8月担任公司董事长,管理企业全局战略规划,并指导无纺滤材事业部技术工程及战略发展设计工作。在他的带领与指导下,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近年在专业技术方面屡创佳绩。2010年,夏前军作为带头人的“燃煤电厂专用高性能PPS滤料研发”项目和“高强耐腐蚀PTFE纤维及其滤料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分别荣获神华杯第二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和“纺织之光”纺织工业协会技术一等奖。在企业战略及管理创新上,夏前军也不断进取。任公司董事长后,他及时对企业发展前景做出了规划与部署,明确了企业由工业向“工业+商业地产+渠道终端”的发展战略,并实施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作为党委书记,夏前军也注意保持与广大员工群众的联系,积极带领企业领导班子为企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
  2010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3300万元。无纺滤材滨江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2760万元的资金支持,一期基建工程已经开始动工,2011年末将实现生产线的上马生产,届时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环保滤材研发生产基地。2011年企业预算销售收入11.5亿元,利润4400万元。“十二五”末,企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润2.5亿元。
  
  夯实基础 谨记责任
  
  姚育明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2010年在“加快调整上水平,强化创新增效益”的经营方针指导下,姚育明总经理带领公司领导班子和全公司员工以创新为工作思路,取得了创历史最好水平的经营业绩。
  2010年公司以加快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加强研发力量,夯实创新体系基础建设,加大专利和国家项目金支持的申请力度,推进自主创新。截至2010年11月,公司纺机科技投入总计17606万元。完成新产品开发34项,占整个开发计划的87%。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8559万元。完成专利技术受理数98项,授权数61项。
  圆满完成了系列科技成果鉴定。经委e系统经过安装、调试、运行,2010年10月通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数字化棉纺成套示范线5月份在无锡经纬科技试验基地完成设备改造和安装调试。粗细联、细络联以及其他棉纺成套设备关键主机10月份完成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纺纱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纯纱能耗提供了选择。
  经纬纺机是纺织行业首批联合发布社会责任的企业之一,2010年又顺利发布了第二次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结合自身的发展与经营情况,详实、坦诚地向社会阐述了公司的价值观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实践情况,报告共披露指标161项,内容更加全面,表达了公司对践行社会责任金的不断探索和有益尝试。
  
  立足纺机 超越纺机
  
  汤其伟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企业技术中心主任
  汤其伟带领企业立足纺机、超越纺机,加快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使企业发展成为集化纤、印染、棉纺、织造、非织造布成套纺织设备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了全国同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作为技术中心主任,先后组织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建设了浆纱实验室、电气实验室、清梳联、水刺、纺粘中试线,搭建了支持产品创新的数字化协同仿真平台。亲自担任卷绕头关键件卡盘轴的技术攻关组长,使得长丝卷绕头历经8年的艰苦研发,已批量开车,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牵头组织了大容量粘胶成套设备的研发,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JWF1012型往复抓棉机”和“JWF1206型梳棉机”于今年11月份通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研制的“GA309型预湿浆纱机”获得201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科技投入6708万元,新产品贡献率达50%以上,有力支撑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作为企业的总经理,在管理上突破创新,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了企业监控与预警手段;强化售后服务意识、建立了快速反应体系;实施“主任工程师”管理制度,提高了科技人员积极性:构建诚信管理体系,提升了质量管理效益。2010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利润2000万元。企业是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应用示范企业、国家高技术863/CIMS单元应用工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科技型企业”。
其他文献
出身军工的日照裕华机械有限公司,拥有20多年的专业制造经验,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售后服务在业界都享有不错的口碑。“在纺织机械行业领域里,为高品质纺织做关键件,服务到永远!”是执着的裕华人不变的追求。    参展不光是展示    《中国纺织》:本届展会上,日照裕华有哪些新产品亮相?  张彦涛:这次我们的展位面积为48平方米,展位号是E2F23。本次展会参展新产品有SDDA2122系列气动加压摇架,其
期刊
中国经济已经顺利步入下一个五年计划,面对2010年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面对诸多质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表示,虽然2011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非常大,但中国经济将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调整期和经济繁荣期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正常的。这时的物价通胀是可怕的
期刊
2011年1月,应意大利纺织服装联合会、意中基金会和德国纺织服装联合会的邀请,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延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纺织贸促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事长李陵申,以及纺织贸促会副会长林云峰组成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意大利和德国。  1月11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团
期刊
十一五已走过,十二五正开局。在这新旧交替的节点上,中国纺织企业在思考什么?1月15日,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既有国家层面的宏观报告,又有骨干龙头企业人士的热烈讨论。在北京饭店18楼这样一个适合“高瞻远瞩”的地点,行业也站在新的起点,看见未来。    高层齐聚共赴要会    2011年1月1 5日,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
期刊
这个冬天,气温并没有如预期疯狂的下降,原材料的价格却在疯狂的高涨,羊绒、羽绒、皮革皮草等冬装类商品,并没有“靠天”沾上多少光,却不得不尽量控制成本,不至于价格高得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尤其是羽绒服市场,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暖冬的低迷,2009年却因提前入冬而火爆,2010年入冬至今,又出现“先热后冷”的局面。这样的一波三折,实在让人难以承受。他们究竟面临怎样的市场现状?尽管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看天吃饭
期刊
今年是2011年开局,也是“十二五”的开局,“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下一个五年之所以关键,“十二五”之后的“十三五”完成的时候,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就是21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目标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纺织工业从2000年开始提出来,在上世纪末大规模调整的基础下,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在新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纺织由大到强
期刊
已有十五年历史沿革的2011(春)深圳国际家纺布艺暨墙纸家居饰品展览会将于2011年3月7~1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以大家居软装饰为主题,以更名为家纺布艺及墙纸家居饰品展为标志,深圳国际家纺布艺展正实现着其华丽的变身,不单其展览题材更为丰富,而且品牌云集,展览面积由上年同期的6万平方米激增至9万平方米,实现新的飞跃。行内知名人士、数万专业买家、数以千计的设计师将应邀参加本届盛会,将使本届深圳
期刊
备受瞩目的“把握时代,赢创未来——州中大千亿纺织商圈商贸论坛”于近日拉开序幕。本次行业高峰论坛由珠江国际纺织城主办,力邀知名经济学家郎成平做客演讲,同时聚集政府、行业协会、商家代表、学院教授、项目领导等各路嘉宾,共话纺织业未来发展。  本次行业高峰论坛紧密围绕着全球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大纺织商圈的升级之路而展开。以发表针砭时弊演说而闻名的郎咸平教授,率先发声,深入全面地剖析了全球纺织业国际市场的发
期刊
2010年3月,首届NOVO Mania品牌服装展惊艳登场,竟然吸引了大量的新购物中心与百货商场。这在其他展会上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这不禁令业界大为惊奇。  而更奇妙的是,随着第二届NOVO Mania的筹备工作的展开,更多的新开业购物中心与百货公司闻讯而来,征询参加第二届NOVO Mania的手续情况。  显然,NOVO Mania与购物中心达至一种相互共勉、齐头并进的默契。这一现象正是时下中
期刊
经过一年半的连续奋战,年产1000吨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于5月底在中国最大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基地——烟台氯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芳纶纤维的国产化又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对于满足我国科技、安全、交通、通讯等领域对于高性能纤维材料的迫切需要、振兴我国民族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产业意义非同寻常    对位芳纶学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简称PPTA,我国称为芳纶1414或芳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