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奴隶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这一切不需要任何其他工具,除了一部智能机。
  这对吴这样重度的手机用户来说,不算什么。毫不夸张地说,吴的生活就在手机上。她已经习惯“一心二用”的生活——每天起床要先看10分钟手机资讯,吹头发的时候也在看,路上在看,工作的时候在看,下班之后还在看,即便有朋友聚会,大家也都在看手机。今年6月的苹果发布会,时间上正好跟某个航班撞车,吴若曦甚至还作为某国内网站的解说嘉宾,在百忙中用手机完成了全程直播。
  这件事的结果好坏参半。一方面,这个在手机上叫做“Onlyswan”的女孩,拥有13000名Twitter粉丝和30000名新浪微博粉丝,拥有一个手机上认识的老公,甚至婚礼上的嘉宾,也是手机上邀请来的。但另一方面,因为有十几部不同品牌的手机轮流使用,临睡前找不到其中任何一个的充电器,带来的焦虑感都会让她失眠。   更多的困扰可能来自于现实与虚拟的割裂。当亲戚、朋友、同学甚至顶头上司,发现吴在手机网络上那些尺度很大的自拍照,尺度很大的两性话题讨论,以及尺度更大的涉及政治的言论时,无不惊讶于那个平时只顾低头玩手机的怪女孩,居然在手机上变成了另一个人。吴只能对此摊摊手,“只能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也许这是个最好的沟通方式吧。”
  但这些对吴来说都并不是问题。她参加过许多线下聚会,认出她的网友并没有更多进一步的冒犯举动。他们对她的价值观表示尊重,甚至激赏。尽管曾经被网警请去“喝茶”,但她并没有因此感到困扰,最近甚至还有一位某地级市的网警在微博上对她说,等她回国要过来见面,像朋友一样,就很多问题当面探讨。
  吴若曦觉得她从智能手机中获益良多。在2008年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之前,她就已经混迹于各大论坛,是个小有名气的宅女。现在的她依然怕打电话,但会更多走出去,更多与人打交道,她甚至已经辞职,决定在互联网圈子里做点事情,甚至拣起“国际政治”的老本行。这有什么不好呢?
  很明显,我们多数人都并非生活在荒岛上,也并非卢德派教徒,与手机打交道不可避免。最近出版的新书《与手机同床》讲述了以苦干著称的波士顿咨询集团如何与7/24小时在线工作斗争的故事,办法是强制提高效率,早点下班。
  《经济学人》并不认为这是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文章说,“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智能手机厂商和应用厂商们,主动把手机‘非智能化’。”

诱惑竞赛


  智能手机业者并没有多余的精力思考这些问题。《i成瘾》中总结了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诱惑人使用的5大特征:它简便易用,是一种视听享受,提供众多选择,让沟通无压力,更重要的是,匿名而且安全。实际上,行业内的大小公司们无一不正沿着这个方向一路狂奔。
  中国手机用户正在追求更大、更快、更智能的手机,他们甚至愿意为此多付出一倍的价格。但没人知道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趋势有增无减。中国去年销售了2亿部智能手机,但仍未普及,有消息说,明年4G的用户量将是个惊人的数字。 “智能手机的潜力几乎是无限的。我们判断短视频将成为新的流行,但不确定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只能尽量去猜测它。”曾学忠说。
  曾所在的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手机企业之一,以往的主流市场在“满足基本智能需求”的千元机,但最近他们悄悄改变了自己的定位,把主要市场定位到了2000元左右。例如他们推出的新款5.7英寸大屏手机,可以将屏幕分成两部分,一边用来观看视频,另一边用来与朋友讨论。
  轰轰烈烈的讨好用户行动,正在中国手机厂商中像病毒一样传染着。例如,中国的另一家智能手机厂商OPPO,最近也推出了新款手机,它拥有夸张的外貌——一个可以前后旋转的摄像头和背部的触摸感应器,此外,相比于苹果iOS系统动辄数百项改进而言,它的系统还“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了4775项体验改进”。
  有道笔记的负责人蒋炜航最近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他认为目前的界面太过繁杂,给用户带来困扰,让后者畏难而退。这样的修改在类似的公司是家常便饭,往往是团队中的某一个人,忽然怀疑用户会不喜欢现在的界面,大家就会像见到鬼一样跳起来,不吃不睡地掀起一轮翻天覆地的整改——尽管没人能肯定用户到底怎么想。

  蒋的焦虑也是很多手机应用业者的焦虑——如何留住用户的眼球?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任何一款应用,都有一个类似的共性,即用户是有使用成本的,用得越久,要放弃它的代价就越高,这一点与手机用户的年龄、性别、背景无关。”蒋说。
  他列举了一个例子,一位50岁的黑龙江公益组织负责人,把这家机构的所有办公文档全部分门别类存到了笔记里,以便自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查看。“他对我说,他一天都离不开手机了。”
  很难想象,这样的巨大变化,实际上只在短短的两三年间发生。尚文,手机淘宝的负责人说,仅以淘宝的“双11” 网购节为例,用户手机购物的占比从前年的很小份额,飙升到去年的占据1/4,他预计今年手机用户购物的比例将会超过传统的PC。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双11当晚,以往没有参加资格的他,第一次被请进集团的“战略指挥部”。
  但让尚焦虑的问题还有很多。集团的一位高管就抱怨说,用手机网购的流量让人吃不消,她上个月就因为流量超标,不得不为高达数千元的话费买单。这可以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解决,但另一个问题却让人头疼——不要和传统商场里的购买者相比,就算和PC上的用户相比,手机用户的注意力和耐心往往都少得可怜,他们往往在被纷至沓来的信息吸引后,忘了本来要做什么。
  尚文的同事,祝铭明和他的“火眼”团队负责解决后面这个问题。考虑到用户有限的耐心,他们开发出的语音识别功能,甚至可以让“我想找一件某某电影里某某穿的蓝色飞行夹克”这样的输入,得到精确的结果。而另一个项目则是摄像头识别功能,则可以让用户“扫到什么,就搜到什么”。
  这只是开始。祝为iPhone 5s上的指纹传感器感到兴奋,他在家里做了一个长着八只脚,依靠手机上的芯片和传感器自主走动的“机器人”,想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念书时研究人工智能的他说,“长远来看来看,机器必将产生真正的智能。想想看,那时会发生什么?”

问题的背面


  但还有一种可能,问题并非拥抱诱惑还是抗拒诱惑这样简单的二选一。
  对于网民“菲宝”来说,智能手机很多时候更代表一种生活,一种今后的人生哲学。她已经3年没有工作了。如果用一个词来确切形容她的状态,那可能非“职业的手机网购者”莫属。之前从事船舶仪器仪表制造的她辞职后,开始了一次足迹踏遍全国的背包旅行。在旅行的闲暇时间,她选择了用网购来打发时间——她用手机在淘宝达成的交易高达上千次,不仅让自己成为一个“四黄钻买家”,还和200多个商户成了好友。   现在的“菲宝”以网购达人自居,并且还希望借此谋生。她创办了多个手机网络公共账号,自费奔波于各大电商的总部,用于和有同好的网购用户分享电子商务网站的动态,以及自己的购物心得。现在的她除了网购,还会每天花12小时甚至更多,用手机更新几十条消息分享,“淘宝(他们)不会为此付给我一分钱,”“菲宝”说,“但是我的粉丝们会愿意购买我的经验。”
  另一个情况就像网民Dennis Chu。他并非一个重度的手机使用者,但在他的手机上,有150个应用。他甚至制作了一个专门讨论“应用”的手机应用程序,用于随时随地和朋友们进行讨论和交流。他甚至认为这样的应用“集市”,可以取代谷歌或者苹果官方的应用市场,因为它更“自由”。
  “我信奉无政府主义和信息自由,我相信一个去中心化的、有简单规则约束的虚拟世界,完全可以由用户自己来管理,就像真实世界一样,惩恶扬善,完成自我净化,最终会打败‘中心化’的官方市场。”Chu说,“我想自己来验证一下这个想法。”
Phubbing
这个词是由phone和snub合成而来。最初是由23岁的澳大利亚大学生Alex Haigh发起。2012年5月,在悉尼大学聚集了一批反对手机低头族的人,他们中有词汇学家、语音学家、诗人、作家、字谜高手、辩论赛冠军,他们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新词来促使人们放下手机,关注身边的人。这场运动首先席卷了澳大利亚本土,接着波及到北美和非洲南端,然后是巴西,再到整个中美地区,之后进入欧洲和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一年之内,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这个词。

  关于智能手机成瘾的讨论,看起来更像是几年前“短信成瘾”的一种延续。2009年,美国曾因为加州一位13岁少女每月发15000条短信的新闻,而引发激烈的辩论,但4年过去,那位少女并未成为问题少年。
  《卫报》最新的一篇文章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可能对青少年有益,文章引用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说,新技术总是会引起“代际恐慌”,电台曾被称作“控制小孩的无形的手”,而索尼随身听曾被评价为“产生类似高潮的节奏”,但它们并未真的带来那样的现实。
  手机也是这样。这份研究发现,手机社交并未给青少年带来超出常规的困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即使是再沉迷手机的青少年,也仍然愿意花时间面对面交流——他们只是在学习一种新的社交技能而已。
  《纽约客》今年9月则在一篇《Facebook如何让你不高兴》的文章中发现,同样的严肃医学研究之所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不是因为具体做什么事,而是因为用户“主动”和“被动”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对心理的影响可能恰恰相反。
  杨华宁的故事最后有了个光明的结局。在休息一个月后,他选择了传统行业的IT部门,改用非智能手机,虽然继续从事老本行,但不需要7/24小时待命了。
  至于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大脑系统存在区别这一点,也可以先不用讨论了。4年前卫生部已经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里明确了,网瘾严禁损毁性外科手术。在有严谨的医学结论之前,不妨先把手机看作随身听,甚至收音机,看看究竟最后会怎么样。
(杨华宁为化名。石悦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尽管世人天天嚷着绿色环保,可是迅速林立起来仍然是钢筋水泥的建筑,即使在乡村里也不例外,所以一座完全就地取材的纯天然绿色建筑实在值得惊叹,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美感,更是一种近乎难以实现的梦想。  珠宝设计师John Hardy和他妻子Cynthia在印度尼西亚风景如画的巴厘岛已经生活了30多年,或许见过太多丛林颓然而倒的悲剧,他们心中保护这片土地的念头越来越强烈。2006年,在学者Alan Wa
与前作相比,新的这一部《魁拔2:大战元泱界》反而变得幼稚了。  “王川导演就是按成人版的要求来做的,”制片人武寒青说道,王川同时也是她的丈夫,“但是针对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所有院线的人,都要求我们把电影的年龄层降下来。”  “这个片子你们剪吧,剪完就别给我看了。”王川当时这么对武寒青说,青青树动漫科技公司的很多80后员工,也对于制作这么一部续集而感到“屈辱”,而发行方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从一开始就
自去年8月起,曾经无限风光的尚德便陷入了破产边缘——债台高筑,仅在今年3月份,其到期的债务就高达逾 45 亿元人民币。  江苏无锡新区,新华路12号,尚德电力总部。  3月的无锡阴雨绵绵。一位正在值班的女保安,正对着门口一幅“无锡尚德感谢社会各界支持”的条幅发呆。分布在周边的几个工厂,开工率不足50%,一些员工被强制性地开始休假。对面,则是传说中光设计费就花了上亿元的生态大楼。黑色幕墙、流线型设计
苏广伟和儿子一起,复兴了打铜的手工行当。  65岁的苏广伟有两次被吓得半死的经历,都是因为儿子苏英敏。  “一次是他深夜骑摩托车跟人飙车出了车祸,从急诊室、抢救室到家里卧室,昏睡了三天三夜,才被家人发现;一次是2007年,他主动提出要全面接手家里的打铜店。”  那一晚,苏广伟睁着眼睛想了一晚。曾经他以为儿子叛逆的青春期将漫长得没有尽头,11岁初中还没毕业被老师劝退,此后做过数不尽的行业,次次半途而
Tips  ●进入阿雅娜客房后,你会收到一封问候信,提醒住客注意出没在这里的猴子,收好贵重物品,同时注意它们调皮贪吃的性格。  ●无论是在海边活动还是泳池畅泳,需注意防暑,孩童们最好穿上连体有袖泳衣。不一样的巴厘天空  一切可以从园林开始说起:酒店外部巨木林立,在这遮天蔽日的绿意中,一条小径顺着山势,延伸往密林深处。这是一条利用回收物料、玻璃碎等建成的跑步路径,全长接近2公里。跑步线路的尽头是金巴
清晨,导游马苏德在eqlid草原上弹起琴。这就是牧民一家的全部“家具”,他们并不贫穷,只是习惯了这样简朴的游牧生活。阳光下暴晒的羊奶干酪。  “你干吗不去看伊朗的游牧民族?”马里奥问。  “嗯,我打算去看伊斯法罕嘛……你知道,伊斯法罕半天下……”  “不错啊,可以看两天啊,咔嚓咔嚓,拍照拍照。但是你为什么不去看伊朗的游牧民族?”马里奥继续问。  “嗯,我还要去博斯普利斯,你知道,就……著名古迹啊。
前段时间,台湾地区“文化部”部长龙应台女士提出“通奸除罪”的议题,一时引发了政法界及公众的关注。随后便有“立法委员”附议发动联署活动,妇女团体跟进,法律界人士纷纷表态,台“行政院”相关机构不得不正视此一议题,做出应对。  通奸是不是罪?需不需要刑法规制?各方应深思熟虑、充分讨论(韩国釜山曾举办市民模拟法庭就此辩论)。我更为关注的,是龙应台为其政见提供的理据。据报道,龙女士认为通奸本私人性行为,虽不
青岛金沙滩。一个有山有海的城市特别适合见证一对对璧人的海誓山盟。  林语堂在给他朋友写的结婚致辞中说:“我诚实告诉你,结婚生活不是完全沐在蜜浴里的,一半也是米做的”。眼看着身边的80后情侣或为钻戒克拉数而分手,或为买房而争吵不休,似乎还没进入到柴米油盐的婚后生活阶段,幸福就早已在现实面前败下阵脚仓皇而逃。  那么此时,床头摆放的婚纱照,是否会让你再一次想起当初的甜蜜往事呢。  青岛向来以自然风光出
处暑已过,中秋即至。又到秋刀鱼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秋刀鱼顺着光涌入渔民的网中,然后上到餐桌。尽管在我们这个时代,秋刀鱼一年四季都在超市的冷冻柜里等着你。  关于秋刀鱼流传最广的诗句就是一个人吃饭的场景。那是陷于复杂恋爱关系的日本现代诗人佐藤春夫(1892年4月9日~1964年5月6日)写的《秋刀鱼之歌》,诗里,他回忆了和自己心爱的女人交往的场景,却只是满满的思念而已,随后他写:“凄凄秋风啊,请告
最近因为电影《星际穿越》,又让“理工男”得瑟了一回。“文艺男”与“理工男”的争论其来有自,但比较两者的书却很少,因此,万维钢这本《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算是及时雨。  什么是“理工科思维”?作者借用了卡尼曼《思考,快与慢》里对人脑“系统1”和“系统2”的划分,即前者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对眼前事物进行第一判断,后者则须集中注意力进行缓慢费力的计算分析。他认为,文人思维是系统1的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