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作品评价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l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进,在学生课堂教学、课外自学过程中,学生电子作品创作蔚然兴起。电子作品创作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利用网络资源,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将这一学习过程表达出来。电子作品创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教师和学生尽情享受到了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益处,也充分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可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是学生电子作品创作教学模式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电子作品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
  
  在电子作品创作模式中,学生的知识建构是通过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制作电子作品等活动来体现的。因此,在开展评价时,应致力于反映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主动建构过程,获取的数据也必须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在制作作品时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能力和创造性相关。同时,学生在意义建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问题解决过程往往由发现问题、定义问题、信息搜索、整合信息和解决方案等技能组成。与此相类似,电子作品制作也可分为设计、组织、内容、演示等多项指标。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
  信息技术新课程对评价非常重视,提倡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教与学,其中,尤其重视过程评价与作品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由此来检查学习效果,增强过程体验,改进学习方法。然而,目前的评价形式有“套路化”的倾向,通常表现在使用一定的量规,通过小组、教师或学生个人填表完成。虽然,这样的评价也非常注重过程方法,在内容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也无所忽略,但是,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存在盲区,在激发学生的内心动力方面有很大欠缺,在诊断信息的反馈方面不够及时。同时,新课标还提出了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提高评价的效率和效果,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帮助实现过程性评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评价,我们有必要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有必要对新的评价模式进行探索。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而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更何况,评价是融合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过程,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提高评价的长期效益,通过评价让学生从自发到自觉深化学习,真正落实着力培养信息素养这个教学总目标。
  
  二、电子作品评价模式的设计和实现
  
  指导和评价学生电子作品的创作,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和新课程对电子作品评价的要求,我们要对学生的整个创作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要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及时性。因此,我们在设计电子作品评价模式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评价模式,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的、及时交互的评价环境。其设计结构图如下所示。
  当完成电子作品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将作品上传至服务器,而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通常采用实时评论和量规来进行。每个学生可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可以用文本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交流共同提高,如图2-①所示,也可采用量规来进行评价。所谓量规是指教师和学生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它指明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量规由一套明确定义和描述的指标范畴体系构成,这些指标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将要完成和评价的任务目标的重要构成要素,每一个指标分为不同的完成等级或不同分值的能力水平,并清晰地说明满足不同水平和分值需要达到的要求,如图2-②所示。
  评价量规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学习最终要达到的要求。教师可以运用量规对教学活动项目、学生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运用量规可以对自己进行自评、对学习小组和学习伙伴进行评价。评价结束后,可迅速地统计出量规的具体分值,并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分析评价结果,给每个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如图2-③所示。
  
  利用网络开展电子作品的评价,可以实现用多元评价标准取代单一评价标准,是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从而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能够提高评价效率。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如涉及情感、态度、体验的内容,无法由网络评价代替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春节将至。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来,笔者特地设计了一节画图程序的综合运用课——《贺年卡的制作》。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画图程序的知识和技能并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创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并应用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增强审美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分析和欣赏画图中产生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重要作用的
在现代设计中不仅要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技术性,更需要注重艺术设计中的人文因素。本文从文化概念的考察入手,分析了设计的文化性,探讨了文化对现代设计的指向。
张家港广电于2007年6月成立呼叫中心,为广大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问断服务。呼叫中心主要提供业务查询、客户投诉、业务咨询、障碍申告等服务功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以后,由于用户
我国的家族企业要顺利渡过危险和危机四伏的学步期和青春期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出发,从壮大自身的力量、强化自身的竞争力着眼,进行制度变革和创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算法与程序设计”作为一个选修模块位列其中,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内在机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新教材将技能的掌握与方法的应用紧密结合,并体现了对技术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作为一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老教材交替中,感到的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变化,更多的是教材中体现出的全新教育理念以及更大的灵活使用教材的空间。当然,针对教学细节还可以有更多创造性的应用。下面就
我国是出口大国,每年的包装产值都在不断上升,其中纸箱用量占到了整个包装的半壁江山,所以,出口商品包装纸箱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点监督管理的对象。
数字电视的双向增值应用业务是数字电视成败的关键,因此增值应用业务的定位对双向网改技术的取舍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双向网改技术选型,从业务导向还是接入导向的选择、双向网
本课内容是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江苏省小学教材的《画线》部分内容中分解出来的。我把曲线分为两种形式——开口曲线(交叉曲线)和闭合曲线,采用“以扶为辅、以放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曲线画法的基本要领,领悟曲线画法的精髓。这一课既是“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对直线工具的补充和进一步深化,因此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曲线”画图工具的
国家出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一系列决策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笔者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的研究展开调查,试图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概念内涵、
2015年8月7日,《卫生软科学》杂志在北京召开编委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由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卫生软科学》第四届编委会委员兼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