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来源 :养殖与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可以感染山羊、绵羊、人及部分反刍动物.患传染性脓疱病的羊主要表现为唇部、眼睛、外阴、蹄等部位形成丘疹、脓包、溃疡和结痂,严重的甚至死亡.一旦发现病羊,立即采取隔离治疗.该病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自繁自养和接种疫苗的措施来预防.
其他文献
育肥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患病猪只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至40.5~42.0℃,肌肉颤抖,扎堆等.对感染严重的病猪,使用阿莫西林注射液肌注,按照0.10~0.15 mL/kg的剂量,1次/d,连用5 d,同时配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0.1 mg/kg,1次/d,连用5 d.预防该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注重圈舍环境卫生,强化消毒措施的落实,减少应激因素.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TGE)是猪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所引发的一种对胃肠消化机能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病猪感染后症状主要为呕吐、下痢、脱水,不同年龄猪只均能感染,尤其危害7~14日龄仔猪,TGE病毒的传播途径广,具有周期性、季节和地方流行性特点,养殖户需要坚持预防为主、对症治疗的方法降低对猪群的侵害.
牛腹泻病是一类病因复杂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该病可导致牛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状况.根据牛腹泻的原因可将其分为细菌性腹泻、真菌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和草食性腹泻,预防该病要优化饲养管理、强化环境管理、定期体检、疫苗接种、提高日常防疫意识及疾病诊治知识,以减少牛腹泻的发生.
子宫捻转是整个怀孕子宫或一侧子宫角围绕自身的纵轴发生90°~180°的扭转,只要能使母牛围绕躯体发生急剧转动的动作都可能成为子宫捻转的直接诱因.奶牛子宫捻转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产道固定胎牛翻转母体救助法、直接翻转母体法和手术治疗.奶牛产前的子宫捻转,确认矫正后应加强母牛的护理;犊牛出生后应尽早吃上初乳,从而获得母源免疫球蛋白,提高犊牛的疾病抵抗力.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又称牛疙瘩病,以发病牛只持续高热、皮肤出现大量疙瘩样结节为特征.该病的有效控制依赖于疫苗免疫,日常要持续关注牛群健康状况,加强蚊蝇防控、场区消毒、牛只调运管理等日常工作来预防本病的发生.
干奶期乳房炎是影响奶牛正常泌乳的重要疾病,干奶期乳房炎多为隐性乳房炎,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干奶期间,饲养人员需每天观察乳房,一旦乳房出现严重的肿胀、发热、发红、漏奶等症状,立即停止干奶,挤出乳房内残存的乳汁并配合有效的治疗,在乳房炎症状消失后再通过药物方法进行干奶.该病的预防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为干奶期奶牛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冬季牛舍内需做好保温工作,防止乳房出现冻伤.一旦确诊为乳房炎,需立即进行有效的隔离治疗.
牛瘤胃酸中毒,又称酸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代谢性酸中毒;是因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瘤胃内菌系失调,嗜酸性微生物大量繁殖增生,产生大量的乳酸而引起本病发生.临床上以消化不良,前胃机能紊乱,全身脱水,运动失调,中毒性休克,突然死亡为特征.常规治疗是应用抗酸性药物静注和石灰水洗胃,对顽固病例可手术切开瘤胃取出酸性内容物后反复用5%重曹水冲洗瘤胃,再接种健康牛瘤胃内容物后缝合,然后对症治疗.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急、死亡快的特点.患病羊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运动障碍、长时间卧地不起,严重的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对病死羊需进行无公害化处理,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并对病羊接触过的饲养环境、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杀菌消毒.羊快疫的主要预防措施有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加强检疫、提高营养供给和加强养殖人员疫病培训等.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病感染羊只引起,又被称作为布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与夏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多呈地方性流行,容易造成大规模感染.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免疫接种,在确保羊只为阴性后才可进行免疫接种.每年对羊只进行1次布病检测净化,调控羊舍内的饲养密度、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情况等多种饲养条件,提高羊只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率.
犊牛泻痢是当前犊牛多发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以30日龄内的犊牛发病率较高.中兽医的治疗方式通常以辩证调养为主,在治疗犊牛泻痢时,可视病犊牛的临床症状来进行用药,并且在治疗方案中将各种中兽药的剂量进行合理配置,做到对症下药,从而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