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典《四十二章经》英译的范式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初传中土的标志之作,《四十二章经》是中国佛经典籍。本文针对18世纪首部被译为西方语言的佛教典籍。通过对《四十二章经》外译史梳理发现,本经可分为欧洲汉学翻译、日本禅学翻译和西方佛学翻译三个阶段,分别以毕尔、铃木大拙、法界佛教翻译委员会三个英译本为代表。分析文本内容及其翻译特色,其译文则可归纳为“福音化”到“禅学解读”再到“信仰阐释”三种翻译范式。
其他文献
专利文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资料,专利成果的科技转化,可以促进企业及个人的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专利翻译有固定表达方式、独特的翻译标准。本文结合专利翻译实践,分析通信专利中无主语句的处理方法。
孕产妇危重病是导致我国母婴不良结局的主要来源,危重孕产妇的病情一般具有病情变化快的显著特点,孕产妇在发病前多数会伴有明显表征,若临床可以根据危重孕产妇的特有表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应该可以大幅度的改善母婴结局。英国医疗根据早期预警系统开发了危险产妇的早期预警系统,由于各类疾病的不同预警阀值,导致对于危重产妇的预警项目繁多,目前临床认为针对危重产妇的危险阀值可以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收缩压及产妇的体温等,这些阀值与产妇危重病的发作息息相关。产妇危重病早期预警系统虽然可以对大部分疾病起到预警作用,但临床
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增加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于增强主动沟通意识,促进医患关系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消化内科医患沟通的特点与现状,从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开展岗前培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等多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如何在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医患沟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优秀住院医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到有效沟通。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出院计划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8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43)实施出院计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21.42±2.59)分低于对照组(29.50±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26,P<0.05)。结论出院计划能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鼾症患儿129例作为研究资料,予以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行腺样体常规切除术,观察组65例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疗效分析观察组有效率96.92%与对照组84.38%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6.15%显著低于对照组20.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鼾症治疗中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治疗可
目的研究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活动能力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2—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优良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升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数字化背景下,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也对语言本身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熟悉和掌握常用网络用语可以在交互性空间更高效地实现信息传播与交换.本文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作用,并分析其对痰菌转阴的促进作用。方法择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前者采取常规的血糖控制干预,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等进行观察,评估其治疗效果,并且对其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进行记录。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痰菌转阴率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感染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但由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感染临床表现比较隐匿,并且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使得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文章主要通过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IRT)联合血清炎症因子早期诊断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感染,一方面研究使用IRT检测膝关节区温度,同时与传统测量皮温方法进行差异性比较,从而探讨局部皮温及血清炎性指标的变化是否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感染诊断具有参考或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