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7年 W H O 提出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typical Choroids Plexus Papilloma ,ACPP)概念以来,有关该病的报道甚少。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是介于脉络丛乳头状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癌之间的一种交界性罕见肿瘤,与另外两类肿瘤的总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40%~60%[1],发病年龄主要在10岁以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一例9岁男性儿童术后病理证实为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病例。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银杏叶提取物与氯氮平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纳入的60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统一采用留置导尿处理方法,干预组根据膀胱功能评估结果对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
目的:探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CBL )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CBL教学理论,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1级五年制学生共8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
神经调节蛋白1(NRG1)是一类含有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的营养因子,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r bB结合,激活下游信号系统,调控施万细胞分化、增殖和迁移,参与炎症性脱髓鞘、糖尿病周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常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泌乳素的影响,以及巨泌乳素血症患者和高单体泌乳素血症患者的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差异。方法4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
目的:了解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管理随访干预对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对136例经精神科门诊规范治疗后稳定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及对照组(6
重大精神应激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的危险性增加,潜在损害机制主要涉及在神经生物学、表观遗传调控、病理生理机制、功能影像学及共病精神疾病等多个因素
小脑浦肯野细胞是小脑皮层中唯一的传出神经元,许多共济失调疾病的发生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等与浦肯野细胞的缺失、树突萎缩有关。SCAs的典型神经病理学改变是小脑萎缩、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以担心、紧张和恐惧等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焦虑障碍常见的类型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酒依赖的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在发病过程中会导致人体许多诸如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新陈代谢等方面发生改变。生长激素释放肽不仅可以调节食物的摄取,保持机体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