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草鮮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潜笔下令人魂牵梦萦的桃花源,那份原生态的美引无数人心驰神往。而今,我们对泛滥的“原生态”已不陌生,可其中真假又有几分?怕是“原生态”早已不“原”不“生”了。当今社会,呼唤真正的原生态!
  真正的原生态,是原汤原水、原汁原味、天然纯净的。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国民众真应“佩服”那些“原生态”制造者惊世骇俗的创造力:西瓜不够大怎么办?没关系,我们有膨大剂!馒头不够白怎么办?这好办,可以用硫磺熏!奶粉不达标怎么办?很简单,三聚氰胺任你加!这样做之后,只需冠以“原生态”食品的名目即可。对此,我自笑曰: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用它来寻找人性更深处的黑暗;红日给了你红彤彤的心灵,你却用它来啃噬无辜者的血脉。身为中华儿女本应赤心黑瞳,可这利欲一熏心,眼一红,心就黑了。
  古人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个泱泱大国,地大物博,食品安全的天却摇摇欲坠,岂不是民生国本之灾难?那些天赋创造神力的“原生态”制造者们啊,请不要再打着“原生态”的噱头敛财害命了。孩子们需要真正原生态的食品,而非原生态标签下超标的化学添加剂;老人们需要真正原生态的药品,而非原生态头衔下不可食用的有机毒性物。我们不追求用生命作交换的美味美观,但求一个安全健康的保障。我们呼唤真正原生态的食品、药品!
  真正的原生态,是原原本本、不加雕琢、本色自然的。
  我怀念,那西北大漠中废词失调却调兼古今的绝地之音。可如今,纯朴的民谣和劳动号子被包装成哗众取宠的“神曲”,草原上的长调演变为现代的说唱与摇滚,就好比被浸过颜料、泡过香精的假花,纵使再娇艳、馥郁如斯,又怎抵得过晨雾中那傲然枝头、晶莹欲滴的鲜花?再美,也不过是假的。
  是否在钢筋水泥中安插几堆假山池塘,就是原生态景观?是否穿草鞋、着布衫吼一嗓子破音调就是原生态音乐?怕是难避东施效颦之嫌疑。我想,人们更应追求内在与精神层面的原生态,而非形式与物质层面的。我们呼唤的真正的原生态,不过是这个社会那张抹去脂粉的脸!
  众多原本就应取自自然的食物被贴上“原生态”的标签,究竟是可笑还是可泣?我们的文化被带有“人造”前缀的原生态玻璃罩与自然隔离,究竟是可喜还是可悲?我们呼唤的原生态,不过是吃得放心、活得舒心。
  我期待这一天——天蓝蓝,草青青,风过虫儿鸣;春放纸鸢秋望雁,夏听荷雨冬赏雪;
  我期待这一天——黄发健,垂髫康,炊烟袅袅香;百家民谣笑声朗,一壶温酒伴夕阳。
  于是,我们便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拥有真正的原生态,我们身处的就是桃花源!

【简评】


  本文开篇亮出观点“当今社会,呼唤真正的原生态”,然后紧扣“真正”,分两层展开阐述;篇末处用“我们呼唤的原生态,不过是吃得放心、活得舒心”主体部分的内容,并以“我们拥有真正的原生态,我们身处的就是桃花源”呼应开头,强化全文的主旨。
  作者语言表达的功底高人一等。行文中,用词贴切生动,句式整散结合,像“身为中华儿女本应赤心黑瞳,可这利欲一熏心,眼一红,心就黑了”“我们呼唤的真正的原生态,不过是这个社会那张抹去脂粉的脸”等文句,很有意蕴,耐人咀嚼。

【对比点评】


  以上两文,均十分注意分析素材时的叙议结合——将“叙”作为“议”的基础,使“议”成为“叙”的深化。
  杂文《哭穷与无赖》的观点是“哭穷是无赖行径,导致无赖经济的‘繁荣’”。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作者从上海经济适用房申报中,为数众多的家庭肆意虚报收入谈起,以此为立论由头,为下文的批驳做好铺垫——全文整体上是由叙及议的思路。接着,分论富人为自己哭穷与某些官员“为老百姓而哭”两种情况,从“一边哭穷,一边过着追逐酒食声色的阔日子,这是不知羞耻的行为”“哭穷走向极端,支撑社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将会整体倾覆”以及“哭穷本质上是弄虚作假,必将造成对社会最大程度的破坏”等角度,揭开了哭穷者虚伪、无赖的面目。其间,作者很讲究叙与议的水乳交融,比如第四段写“有‘腔势’的哭穷,是一种‘消费结构性’的穷。一边哭穷,一边过着追逐酒食声色的阔日子”,这是先议后叙;“我见过有些‘李鬼’哭穷而未遂,当众破口大骂:‘瘪三,你真的当我是穷鸟啊!老子有的是钞票!’衣狐貉而讨饭,却又不知羞耻的,绝非寻常人氏”,则是先议后叙。又如文末两段,先叙“我曾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待过……”,然后议某些领导这样做的真实用意(为自己捞取好处);再叙其哭穷的丑态(“得把面子剥下来藏在口袋里……”),又论其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于夹叙夹议中颇见批判的锋芒。
  在《原生态》一文中,“真正的原生态,是原汤原水、原汁原味、天然纯净的”是议(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往下先叙现象,再用“对此,我自笑曰……”评造假者的利欲熏心、人性丑陋,并用“岂不是民生国本之灾难”“请不要再打着‘原生态’的噱头敛财害命了”论其危害。至于“真正的原生态,是原原本本、不加雕琢、本色自然的”这一层,则是在亮出第二个分论点后,边叙边议——叙述示以现象,议论生发思想,二者各显其能,各扬其长。
  两相比照,《哭穷与无赖》论证手法的运用要更为丰富。比如第四段的“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兼用引用论证(俗语)与比喻论证(“瘦猪哼哼”喻真穷人叫苦,“肥猪也哼哼”喻富人哭穷),读来既有说服力,又不乏形象性。
其他文献
《“守正”与“出新”》参考答案:  1. “守正”与“出新”。2.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守正”与“出新”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3. 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守正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4.“守正”是根基。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顺应时代变革,但前提是把握事物本质、遵循客观规律。5.因为兼顾了守正与出新的哲学,两者相互搭配而持盈保泰。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参考答案:  1.
今天,我去参加了一场葬礼。  一个与我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人,但两行热泪还是无声地从我的脸颊滑落,涩涩的,苦苦的,一并带着我逝去的童年里的那抹微笑。  天,阴沉沉的,毛毛细雨飘得我更生愁闷,不是好天气,却符合今天的主题。  前方,照片上的婆婆,依然微笑着,温柔地望着我。黑白的照片仿佛看不出她的年龄,但却掩盖不了她眼角的鱼尾纹和脸颊上的老年斑,那是她劳苦一辈子所烙下的印迹,记载了她这一生的辛勤。  我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正常的开学时间延迟,但学生们的学习并没有因此停止。面对疫情,所有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网上“云课堂”、线上批改、个性化的作业、人性化的辅导等举措让学生们在延期开学的这段时间仍感受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实现了家校沟通零距离。  一、五育并举,全学科居家学习  为落实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有关“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开展线上教学
【摘要】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下,学生难免养成照搬照抄的习惯,从而遏制了自身的创意,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宛如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完全看不到学生自己的“面容”,完全看不出学生应有的活力朝气,完全看不出对生活以及对事物的感受。看到的只有空洞的“眼神”,空洞无力的文字以及对满分作文毕恭毕敬的模仿,仿佛是在描述一件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个性
【引言】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盖屋务必先构图,考虑清楚“哪边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写议论文犹如建屋,挥笔着墨之前必得有一个总体构思(尤其是结构安排)。  就议论文而言,常用的结构方式除了“并列式”“递进式”,还有“引议联结式”与“推迭式”等。  一、关于“引议联结式”  一篇议论文,合乎逻辑的谋篇思路是“引论—本论(为什么与怎么样,也可只谈其中一方面)—结论”。“引议联结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又名看经楼、先得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宏丽古雅。登楼凭栏,一湖胜景皆入眼底,为西湖名楼。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苏轼正在杭州做官。诗人抓住云黑、雨亮、风猛等夏天特有的景象,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流露了诗人对
【导引语】  表达方式变化中的过渡,是指叙述、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变化交替时使用的过渡。用上一个好的过渡段、过渡句,表达方式变化时就显得衔接自然,文章就气韵流动,严丝合缝,否则就会血脉不畅、难以卒读。具体地说,表达方式变化中的过渡,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由叙入议的过渡。当作者叙述、描写完之后,欲加以议论、抒情时,中间又补入一小段文字用以过渡。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江山如此多娇,
贾母笑道:“可怎么样呢,你们夫妇两个推活络船儿,可教我再有个什么法儿呢。我这副老脸也不要了,任凭你们编排着说去罢。”柳湘莲听了,忙笑着站了起来,向林公又将大荒山僧、道所言的因果,并甄士隐所言的回生之事细述了一遍。林公听了,更加喜形于色。刚要说话,只听贾母问道:“柳相公,你的亲事妥当了吗?”湘莲答道:“太虚幻境那里,有他亲姐姐做主儿,所以一到就妥当了。”贾母听了,点点头儿。才要往下再问,只听贾夫人道
贾客词  刘 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刘驾(约867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官至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  诗题中的贾客即商人。这首古诗叙写贾客的悲惨遭
铺叙衬垫,也称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一般来说,写文章,尤其是写记叙性的文章,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