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资源有效利用之“新生命”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教学观认为,各种教学资源与幼儿园教学之间存在着生态互动关系,构成了一个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家长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活动产生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向家庭、社区开放,要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家长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同时有效地弥补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缺陷。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学的良好生态互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家长和儿童的共同成长。但以生态教学观审视幼儿园教学中家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幼儿园对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三个普遍现象:即重利用轻开发、重临时轻长远、重配合轻参与等问题,这“三重三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幼儿园教学的生态失调,降低了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加强家园合作,提升教育合力,牢固确立生态教学观,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幼儿园的教学目标?阳光幼儿园“爸爸沙龙”由此孕育而生。
  二、活动目标定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爸爸沙龙活动的目标定位为根据幼儿园男家长的意愿和特长,充分挖掘男家长身上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组成一个教育团体,开拓家园合作新思路,以“爸爸沙龙”这一有效形式,真正让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帮助教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活动运作程序
  (一)建立全园共享、动态的家长资源库
  所谓家长资源库,就是对全园家长资源(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进行充分地挖掘、清理、分类整合而形成的全园共享、随时更新的家长信息系统。家长资源库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而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幼儿园开发家长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每年9月份在幼儿园的统一安排下,各班教师对本班家长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尽可能将家长资源从儿童父母拓展到儿童的亲朋好友甚至更广的范围,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幼儿园统一印制的家长资源登记表上。然后指定专人收取各班填好的家长资源登记表,将全园家长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并录入计算机,形成家长资源库的电子文档,实施信息化管理,做到全园共享家长资源。最后,家长资源库的管理者要根据全园家长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家长资源库的信息。
  (二)活动形式
  幼儿园不是幼儿学习的唯一场所,老师不是幼儿的唯一教育者。每位家长从事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历、职业特长。家长参与教学过程,一方面会给老师以启发和灵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艺术带来的美。
  1.借脑——发现金点子。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般来说,幼儿教育活动中许多活动的策划都是由老师完成的,尤其是遇到节庆活动、纪念日活动时,活动的形式、内容都需要教师反复思考和推敲,如果家长能参与其中,也许就会有好点子、金点子。家园共同的智慧也许就会发出绚烂的光彩。
  案例分析:在元旦来临之际,教师计划组织一年一度的迎新年主题活动,原本就是孩子们唱唱跳跳、吃点糖、发发奖品,可爸爸们却有了不同的想法。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趣味水果拼盘上演了。洗水果、切水果,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甜蜜的回忆、美好的祝福,活动欢乐、和谐的气氛给每个孩子带来了愉悦和成功。
  可见,教师积极充分挖掘每个家庭的经验,借助不同的思维方式,拓展自身的思维,从而更好地与每个幼儿互动。
  2.借力——请爸爸当家庭教师。
  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的助推器,既可以促进主题活动的生成,又能加快主题活动的进程,从而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让家长认识了主题、了解了主题活动的价值,也在家园互动的过程中,让家长了解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幼儿的影响,从而心甘情愿地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主角之一。在主题“秋天来了”中,需要丰富幼儿相关的前期经验,认识并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收集一些秋天花朵的照片。周末,爸爸妈妈牵着宝贝走进大自然,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季节特征,不仅真正走进了秋天,感受到了秋天,镜头下还留下了许多个快乐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对秋天美的感知,激发了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也增进了亲子之情。
  3.借资源——请爸爸当老师。
  男家长们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来源。爸爸走进幼儿课堂,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从另一角度认识父母的机会,培养他们尊重、热爱父母的情感,还可以增进他们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丰富其社会生活经验。男家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气质、性格影响和教育着孩子,弥补教师性别、知识面的不足,家园形成良好的互补。
  在“爸爸沙龙”里有医生爸爸、教师爸爸、司机爸爸等,通过“爸爸沙龙”活动的开展,就幼儿关心的话题与孩子共同探讨或教学活动的内容共同分享,让爸爸们体验当一回幼儿园老师的感觉,使他们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又深入了几分。对孩子来说,“爸爸老师”精彩、有趣的活动,丰富了他们的在园生活,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他们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拉近了“幼儿园”、“家“、“社会”之间的距离。
  四、活动效果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园“爸爸沙龙”开展已经近两年了,在每一次爸爸沙龙活动中,爸爸们阳刚的气息,新奇的游戏是孩子的期待和欢乐的焦点,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是爸爸们最大的收获,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成长,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的认知。随着活动的开展,“爸爸沙龙”逐渐走进了每一个家长的心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真诚的支持,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由此以“爸爸沙龙”这个特色活动平台,阳光幼儿园家长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不竭动力,呈现出一幅又一幅家园共育的和谐画面,绽放出阳光幼儿园特色活动的绚丽光彩。
  五、活动思考
  “爸爸沙龙”是家园互动的一种形式、一个平台,家长互动不是家长或老师单向的、线性的影响,而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各个男家长的不同,来把握好活动的程度,拓宽活动的形式,以丰富多样的“沙龙”形式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展现家长的个性魅力,使“爸爸沙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通过幼儿园家长工作这个抓手,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对于小班上学期的新生,经过九、十月艰难的入园适应期后,他们已经逐步适应在园的一日活动,开始积累内在的成长力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保教关注重点相应的由幼儿情绪稳定转向幼儿个体自立、自信的品质养成。因此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处处渗透自理、自立的自我服务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成长的故事每天也都在发生……  二、案例描述——豆豆的现状  豆豆,3岁5个月,我们对他的自理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观察
期刊
传统意义上来说,学的是音乐教育专业,那只能去中小学做音乐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学音乐的就不能当幼儿园老师。事实上,我们身边有很多学音乐、美术的人在幼儿园干得很好,关键要看你是否适合做一名幼儿教师。如果你是一个天生就不喜欢孩子,不愿意与孩子呆在一起的人(这往往取决于人的个性特征),那么做幼儿教师可能就勉为其难,即便他(她)本身学的就是学前教育专业,也不可能当一个好的幼儿教师。相反,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孩子
期刊
暑假里,不少孩子都外出去旅游。开学时,我们分享着幼儿旅游时的照片和趣事,有些孩子主动提出:“我们也来开个旅行社吧!”尊重孩子们的意愿,我们发动幼儿回家收集有关“旅行社”游戏的各种材料。孩子们陆陆续续带来了旅行帽、景点门票、蒙古族小帽子、民族挎包等。我为他们提供了一面导游旗,“旅行社”就这样顺势利导地“开张”了!幼儿结合暑假旅游的经验,戴上旅行帽,三两结伴地出发了!  一、启程——明确游戏角色,初建
期刊
一、专业出身不是决定性因素  虽然学的是音乐教育,不是学前教育专业,但机缘巧合考进了幼儿园,说明这位老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个人素养还是基本合格的,否则也考不上。我们有不少在职教师也没有进过正规的学前教育院校学习,但她们却能一辈子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孩子们奉献了青春与热情,得到孩子的热爱、家长的肯定,有的甚至还获得各种殊荣。  二、热爱孩子最关键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孩子从早晨来园到
期刊
我觉得是因为该老师从教高中音乐转为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对象和内容的变化,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以及成功感明显的反差,会导致案例中音乐教师感觉“专业不对口”,甚至产生“职业倦怠”,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专业对口与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关系,我个人的理解是: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具有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靠教师来
期刊
该位教师的困扰,是新入职教师经常面临的。由于幼儿园工作的细腻性以及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原因,这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会出现职业倦怠等。但是当我们遇到职业倦怠时,不能一味退缩,而应该正视它、解决它。其实有着这个专业背景,在幼儿园中是可以大放光彩的,幼儿园中很多的活动都是与音乐相结合的,所以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把活动设计得更加精彩。久而久之,获得了幼儿、家长、同事的认可,职业成就感会慢慢地
期刊
当今,随着快餐文化的不断泛滥,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诱惑似乎无处不在,人们的浮躁心理也愈发明显,不少人突然清醒过来,感觉自己有着太多的潜能,需要找个平台好好发挥一把。这也许是社会转型期必须面临的一个心理问题。  人们穷怕了,因此,对物的欲望似乎超越了一切,或心神不宁,心中无底,不知所为,自卑恐慌;或焦躁不安,盲目攀比,急功近利;或盲动冒险,只要能赚钱,无所不为等等,如此之强的心理浮躁趋势如海啸般袭击着
期刊
同侪互助是指班级的两位老师一起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解决教学实践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本文以一节艺术活动“煎鸡蛋”为例,阐述了什么是同侪互助,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同侪互助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准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活动过程——最佳的合作者打造出最高效的活动;活动反思——平等密切的互动支持。  一、由一节艺术活动案例说起  (一)案例实录  活动名称:大班艺术活动“煎鸡蛋”  活动准
期刊
活动来源: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讲解示范后,小朋友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记号笔准备动手操作,突然浩浩小朋友高高地举起自己的记号笔说:“老师,我的记号笔没水了。”我习惯性地将没水的记号笔放在一旁的小筐子里,不知不觉,筐里的记号笔已经积累得非常多了。这些没有水的记号笔扔了觉得非常可惜,于是,我突发奇想,设计了这次变废为宝的幼儿手工活动“记号笔小人”。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
期刊
数学不仅是任何一个学习阶段必学的科目,更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行为对幼儿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大班幼儿处在幼小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幼儿数学思维形成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鉴于此,了解大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的情况,有助于家长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