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平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Ⅱ坳陷的西部,处于洋陆过渡带的特殊位置,大部分区域位于陆坡深水区.研究开平凹陷的构造—地层层序和盆地演化,对认识盆地结构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
【机 构】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4;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 54100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 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平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Ⅱ坳陷的西部,处于洋陆过渡带的特殊位置,大部分区域位于陆坡深水区.研究开平凹陷的构造—地层层序和盆地演化,对认识盆地结构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的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基于井震结合的思路,利用最新的钻井和高精度地震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了开平凹陷的地层系统;依据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对开平凹陷构造—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利用平衡剖面技术,重点分析了开平凹陷始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研究发现开平凹陷发育始新统文昌组底部、渐新统珠海组底部和上中新统粤海组底部3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由此将开平凹陷在纵向上划分为4个构造层:基底构造层、断陷期构造层、拗陷期构造层和加速沉降期构造层.开平凹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基底形成、始新世断陷、渐新世—中中新世拗陷及晚中新世—第四纪加速沉降4个阶段.凹陷内的断陷活动主要受拆离断层差异性活动的控制.
其他文献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也恰好是当前教学的薄弱环节.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阅读与写作是其教学的核心,现阶段应当将两者有机整合,实现“读写共生”,拓展学生思维,进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烃源岩的分布是制约油气勘探的主控因素,在构造—古地理背景分析基础上,通过典型井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测井标定与地震追踪,重新厘定寒武系主力烃源岩分布.
吐木休克断裂是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条大型基底卷入断裂,构成塔里木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阿瓦提凹陷和巴楚隆起的边界,由于断裂附近大量地层的缺失,难以确定断裂活动时间.通过对吐
裂陷盆地中洼槽的演化规律对烃灶的分布及生烃能力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歧口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两期两向的裂陷活动,洼槽结构较为复杂,裂陷Ⅰ幕,在NW?SE向伸展作用下,形成了多个
断层的分段生长和连接控制着断层圈闭的形成,为了研究断层形成过程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位移/离距法和位移梯度比法判别断层相互作用阶段,落实断层圈闭的空间匹配有效性
塔里木盆地塘古坳陷历经20余年勘探而成效甚微,在新的地震与钻井资料基础上,通过地层沉积对比、构造解析重新认识塘古坳陷的形成与演化,及其对勘探方向的指示研究,结果表明:1
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及周边沉积演化历史、深大断裂特征、晚三叠世主要构造事件、现今贺兰山周围地层分布情况,结合地震资料、重磁资料以及最新的物源研究成果,对贺兰山晚三
南华北盆地主要发育3期断裂:第一期是在三叠纪末挤压构造背景下形成的逆冲断裂,断裂走向以近E?W向为主、主要由南向北逆冲;第二期是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运动相关的走滑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烟头山及桃源地区,发育多条左行韧性剪切带,岩性以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片麻岩为主,岩石变形强烈.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及室内分析发现:肥东北部烟头山及桃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