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佛三大家对生命有着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的解读,在生命本体思想上,儒家推崇以人为本、关怀自我生命本体,道家推崇万物平等共生,顺应自然生长规律,佛家推崇生由缘起、福祸相依;在生命价值思想上,儒家推崇重仁贵义、奉献生命价值,道家推崇自在无为、淡泊功利之心,佛家推崇摒弃虚妄之念,追求真我;在死亡教育思想上,儒家重生轻死,关注生命历程,道家推崇无生无死、与道合一,佛家推崇死为生之延续,因缘之果。挖掘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的共通之处纳入生命教育内容,利用其本质差异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给生命教育注入传统文化力量,推动生命教育贴近生命成长历程,适应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解决生命旅途中的困惑。
  关键词:儒道佛;生命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1-0148-03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三大家为主干,构成三维一体的基本框架。吸取儒道佛三大家中的生命教育思想,使得生命教育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助力人们摆脱生命困境,促进生命教育发展。儒道佛在生命教育思想上具有众多的一致性,如对生命本身的重视、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等,但通过深入研究和多维比较,就可发现其内涵有着实质性的差异。
  一、儒道佛生命本体思想比较
  儒道佛三大家对生命本体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谓仁者爱人,以“仁”为核心思想的儒家在生命本体上更侧重于人。儒家虽也提倡人们与自然友善相处,但在人与自然之间,更重视人的地位。所谓“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最终都落脚到人的身上,孟子更有语“万物皆备于我矣”,儒家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体本身。其标志性思想“仁”不单指与天下“仁”,也包含与己“仁”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生生”思想,正是关怀生命本体的具体体现,所谓“生生”即创生与续生、共生与养生、贵生与护生,就是指对于生命本体我们要珍惜、养护、珍重它,才能使得生命本体长久延续。《周易·系辞上》中“往来不穷谓之通”蕴含深刻的关怀生命本体思想,生命在于变,变即运动的产生,对待自己的生命就要以运动养护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此外,还应与万物共荣共生,顺万物生长之态,即所谓“顺万物之情”,同时对待自我生命时,自我情绪流露也无需刻意控制,随心而为,使喜怒哀乐保持动态平衡,是谓心理的健康状态。荀子曾语“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也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欲望不能强行去消除它,正当欲求理应被满足,过度苛刻会导致生命受到损害。儒家认为生命理应被珍惜爱护,其高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也是基于健康的生命体之上的。
  与儒家不同,道家认为人与物无主客之分,万物皆为生命,理应共享世界。由此,尊崇自然主义使得道家更追求自然、洒脱、“无为”的生命哲学。人不应该只为名利、物欲奔波劳累,万物皆为主,更应回归自然,放飞自我。老子有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通过比较名、货和人本身,告诫人们不可因名利而轻贱自身,名利皆身外物,贵生自重才能获得生命本体的自由[1]。在这个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利益优先的时代,生命与其他孰轻孰重?当今有的大学生在逐名逐利的路上过度苛刻要求自我,以致难以直面自我的能力极限,由此产生抑郁、堕落等念头,从而沦为名和利的工具,面临失去真我的生命困境。
  对比儒道两家将生命本体的思想落脚到具体的物质形态,佛家文化则超越人与物,认为生命本体因缘而起,五蕴和合而生,分散而灭。佛家主张超越生死界限,认为生时作为将决定死时的福祸。中国化的佛家文化认为人生时的痛苦缘于欲望,要想摆脱痛苦就应断绝欲望,提倡克制欲望,戒贪嗔痴,认为人一旦陷入欲望就会堕入地狱,饱受地狱之苦。佛家认为人死后,分为“天上”“地下”,尊奉佛家,守持佛戒,信因果,为善行者,入天;“善得福”而“恶有重殃”,若生前纵欲行恶,就会入地。在佛家体系中,死后世界系统极为复杂,层次繁多。种善因则得善果,种恶因则得恶果,佛家讲的地狱之苦在于提醒世人生时要克制欲望,清灵静心,不要堕入欲望世界无法自拔。
  概言之,儒道佛三大家的生命本体不同,由此引发的生命教育思想也各有差异。儒家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怀,提倡人们珍惜、养护自己的生命。道家则认为万物共生、地位平等,人不是世界唯一的主体,人与物都是这宇宙中的一环,都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佛家超脱生命实体,信奉缘起论,认为生死皆有因果,生命本身就是因缘所起,因缘而散。
  二、儒道佛生命价值思想比较
  关于生命价值,儒家认为应追求“德性之知”。儒家思想虽也强调生命的重要性,但在生命价值的追求中,儒家认为仁义远重于名利,甚至是生命,素有“杀身求仁”“舍身取义”的主张,何为仁义,为国为民即为取仁取义。儒家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应更多体现在社会价值上,积极入世,尽一己之力为社会做贡献,既彰显了个体价值,又体现了社会价值,这才是生命价值的正确取向。儒家认为人应超越自我对私欲的追求,《论语·雍也》写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认为口舌身体之享乐不如精神上的享受,人若局限于身体的享乐,生命价值注定会缺失[2]。生命尚且有限,但若将天下之任降于己,必能超越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生命价值。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对自我的提升最终来为天下尽一己之力,彰显自我生命价值。
  在生命价值上,道家的思考多体现在自我超越上,追求无为而治、淡泊致远,认为“无用”即大用。“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这段经典的话讲正是无为而有为的状态,他强调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认为自然无为状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与之相对,他反对人违背本性强制性追求任何事物,逆情而为是一种反自然状态,返璞归真才是取胜之道,这就是“大用”的体现。在那个时代,道家更关注生命本身的诉求,因此道家认为名与利皆是可抛却、淡泊之物,风云尚且有聚有散,人生岂是强为而有效之?世间名与利、宠与辱、悲与欢,自有其运行之道,对于这样的人生应该持淡泊宁静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自我超越。貪生、逐利、为名只会让自己陷入囹圄,淡泊超越才应为生命价值的最终追求。   儒道两家在生命价值上对于名利有不同态度,而佛家的生命价值思想超越了名利,甚至是生死,认为生死皆空,人生应追求常乐我净。何谓常乐我净,即持戒破戒,无为苦乐,常住无我,抛却生死,知悉死不是生命的尽头,活着的时候应追求自在真我[3]。佛家认为人生本为苦,苦为常态,更因万物的无常而苦,所以活在世间要理解苦、超越苦。凡人追逐的名利、快活、幸福等皆是虚妄,这一切不过都是虚幻世界带来的虚幻感受,而只有在生命旅途中去还债还愿,最终成就完整的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追求。同时,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年岁长远,而应在有限的生命中,证得自我,证得法身,证得永恒的生命。
  在生命价值问题上,儒道两家关注点亦不同,儒家更推崇超越自我私欲,正如朱熹所言“存天理,灭人欲”。仁义的思想在儒家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忧百姓之忧,仁义于天下,儒家多认为生命价值应体现在政治道德上。而道家在生命价值思想上,则认为名利为转瞬浮云,顺应自然,追求淡泊致远。道家以自然、无为为生命价值的最终追求,淡泊名利,此无为非不为,是顺势而为,道在指引人们追寻自我的生命价值。佛家在生命价值上是一种唯心主义,认为生来苦为常态,俗世多幻像,不要过多关注生死,生的意义在于求证真我,超脱生死。
  三、儒道佛死亡教育思想比较
  儒家文化认为,天有好生之德,育其生命,养其身体,但死亡是个体自然发展的必然归宿,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必执着于永生。同时,死亡既是不可避免,也就无需逃避,儒家文化试图以此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对死亡描述较少。儒家更多是关注人的死亡对活在人世的他人的影响,它鼓励世人在生时好学不倦,践行不息,重视生命意义,而不必在意生命的限度,以生之意义去超越死亡,去永续在人世的积极影响。也就是说生命的长度无法齐天,若修身立德、忧国奉公,求得另一种永恒,在面对死亡时就能于己于民都能“无愧”,即为死生有命,无愧于心。同时,儒家认为死亡也是生命的停息,活在人世时应积极鼓励人们进取不止、奋斗不息,而死亡也是对人们一生忙碌的终结,不值得恐惧。
  道家同儒家的死亡观有共通之处,他们也把生死理解为事物的自然变化,理解为春夏秋冬的自然更替,但不同的是,道家超脱生死,是站在自然变化的角度看待生死,认为世界是处在绝对运动之中的,生命循环不息,变化无常,而唯有道是永恒的。《庄子·齐物论》讲“道通为一”“万物皆一”正是说生死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必苛求生命长度[4]。生是道的开始,死不过是对道的回应,生死循环没有尽头,只有道不生不灭,与道合一就能超越生死。道家这种宏观的、客观的自然哲学生死观,对死亡持以宁静、坦然的态度,死无所惧,摒弃对生死的执念,与心中大道合二为一,就能凌驾于生死之上,是谓生死两忘,与道为一。
  早期佛家对生命的解释具有极强的悲观色彩,认为生命的存在就是苦,佛家的苦包含了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佛家认为,世界是变化无常的,生命没有快乐,是苦难的集合,那么死亡也不足以畏惧。死亡只是苦难的其中一种形式,人们时刻被死亡的到来所威胁也只是由于人生来就要受苦。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生、老、病、死四苦是生理现象,是由人的生理变化形成的,没有人能够逃避。佛家教人们认识生死的真相,借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认为死是生的了结,但同时死又是生的延续,无生无死,方能了生脱死。同时佛家认为人生前所作所为,会形成因果,导致死时进入不同轮回之道。生是对死的造业,只有在生时积善行德、摒弃贪嗔痴妄,才能得到好的因果。警醒世人,生时要严于律己,死后才能免去地狱之苦,收获好因果。
  儒道佛三大家在死亡教育思想上也展现了不同的观点,儒家思想多为社稷、百姓,更多是引导人们在生时创造价值,死后就无愧于此生。儒家重生轻死的理性态度能激发人的生命活力,鼓励人们创造生命价值,但同时忽视了对死亡的关怀,具有较强的工具性。道家从自然主义出发,淡化了死亡的恐惧与痛苦,认为死和生皆为自然的过程,生死一体,不因生而喜悦,不因死而恐惧。道才是生命轮回不息的唯一追求,生命与道的融合才能逃脱内心世界的束缚,真正获得自在人生。佛家则认为死亡是对苦难的解脱,同时也是来生的延续,不执着于生死才能摆脱死亡的恐惧,同时警醒世人心怀慈悲才能通往极乐世界。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命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引导人们关注生命本体、激发生命活力、照亮生命旅程、聚焦生命发展、升华生命价值,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感知生命美好、体味生命真谛、走向幸福人生。通过比较儒道佛的生命教育思想,发现三者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亦有诸多共通之处。在生命本体方面均有重视生命,善待万物生命的思想;在生命价值方面都提倡积极入世,忠厚处世;在死亡问题方面,都力图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帮助人们直面死亡。同时儒家的生命教育思想侧重于道德价值,能教导人们积极入世、治国齐家。道家的生命教育思想则提倡顺自然之道,以道观生死、养生命,对于养护生命具有较大启发。佛家主张的缘起论的生死观,不仅可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业报、还债等说法也引人为善。挖掘儒道佛三大家生命教育思想的共通之处与本质差异,应将其与当代生命教育实践相联系,将优秀的生命教育思想纳入生命教育体系,增强生命教育的可接受性;生命个体存在高度不可复制性,应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实现针对性教育;将儒道佛三大家生命教育思想与生命教育实践相结合,应结合国学热,增强生命教育的趣味性,使其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命教育[5]。比较研究儒道佛所蕴含生命教育思想,以更系统更精准的生命教育灌溉生命,有助于解决生命教育存在的泛化、模式化、盲目化等問题,反思生命教育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寻找解决对策、助力生命教育的良性发展引导生命个体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 董振娟,陆信礼.儒道生命观及其对当代成人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7(20).
  [2] 江文富,邱龙虎,王小燕.儒道墨生命哲学比较与调适——以生命观为中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1).
  [3] 王野林.中国古代儒、道、释三派“关爱万物众生”思想比较[J].新西部(理论版),2015(24).
  [4] 刘春明,王树海,王永丹.佛家生命智慧与中土生死观念[J].文艺争鸣,2017(12).
  [5] 丁奕然,吕立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自然意蕴及其现实价值[J].理论月刊,2019(9).
  作者简介:刘美英(1995—),女,汉族,重庆人,单位为重庆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徐园媛(1977—),女,汉族,重庆人,博士,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其他文献
婚姻家庭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缅甸的克钦社会中盛行的“姆尤—达玛”婚姻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这种婚姻制度带来的等级性使得克钦社会内部充满矛盾.克钦地区存在
摘要:《大清律例》在继承前朝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多次修订。参考《大清律例根原》和《读例存疑》,从年份和律目等角度对具有总则性质的《大清律例·名例律》历次修订中所删除的律例进行分析。名例律例删除的原因包括无相应的适用对象、现已纂定新条例、律例规定事项或情况发生变化等,具有活跃度呈递减趋势,注重因时制宜和整体统一等特点。  关键词:《大清律例·名例律》;律例删除;《大清律例根原》;《读
摘要:“校园贷”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犯罪风险较多,主要表现为高负债风险、透支信用风险和监管制度不健全风险,产生原因主要在于法律规范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家庭教育不到位。为此建议:从三维度完善法律规范,多部门联合加强监管,促进双主体沟通正向引导,从而完善“校园贷”监管机制,防范“校园贷”风险。  关键词:法律视角;校园贷;风险防范;监管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村居生活》这本诗集完成于2009年,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众多作品中属于研究较少的一本.全集共包含41首诗,内容大多涉及乡村生活的所见所感,具有很强的自然气
承担过重幼儿照护易引起幼儿母亲的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下降、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幼儿母亲的照护贫困.通过对安徽省三岁以下幼儿照护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幼儿照护模式存在
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会集在上海的电影人拥有丰富而频繁的社交生活,加之餐饮娱乐业的蓬勃发展,聚餐成为他们重要的社交方式,从中可窥见上海电影人的生活状态、圈层结构及圈层文化。电影人选择餐馆,主要考虑口味、质量、价格及环境等因素,经营粤菜、川菜的餐馆较受欢迎。电影人的圈层依据共生的职业维度、交融的生活维度和差异化的智识维度划分,在不同维度中形成不同的互动方式和文化。由于当时电影人整体的社会地位、生活
摘要: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个阶段是西方博物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十六世纪的博物学家致力于编写博物志,遵循的是百科全书式的写作传统,代表人物是阿尔德罗万迪和格斯纳;十七世纪是一个过渡的世纪,开始使用显微镜,研究化石,博物学家代表人物是约翰·雷;十八世纪的博物学关注的是追求自然的规律,学科发展呈现繁荣景象,代表人物是林奈和布丰;十九世纪是博物学发展的黄金阶段,博物学分科化特征明显,并被生物学所取代,
摘要:1811年1月8日晚,美国路易斯安那领地的奥尔良地区爆发了一场由查尔斯·德斯隆德斯领导的奴隶起义。虽然起义的奴隶仅仅杀死了两名白人,持续时间也很短暂,但从人数上来看,这次起义仍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由于查尔斯·德斯隆德斯的队伍缺乏组织机构、缺少武器装备,再加上恶劣的地理环境,最终导致这次起义的失败。这次起义直接导致当地出台了一系列惩戒性措施,南方其他蓄奴州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严格控制奴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其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往的历史理论相比具有明显区别.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特定规律,同时也指出历史的主
《黄帝内经》中的脉系词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对其进行系统整理与翻译,有助于提升翻译效率、促进中医脉学的跨文化传播.从认知负荷理论出发,根据词形与词意,将脉系词分为原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