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叙事-反馈”:一个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公共政策是近年来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兴起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以心理学实验为基础方法,挖掘公共政策对微观个体的观念、思维与行为的型塑效果.然而已有的行为公共政策研究更多表现为基于心理学实验方法的行为经济学“衍生品”,尚未与政策科学一般性理论进行充分对话.本研究从政策科学的话语体系与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挖掘已有政策科学理论中的“行为”要素,构建出“工具-叙事-反馈”的行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以此帮助我们探讨政策工具在型塑微观个体的观念与行为过程中的动态机制,以及这种微观动态机制对宏观政策变迁的反馈效应.基于“工具-叙事-反馈”的行为公共政策框架拓展了行为公共政策与政策科学一般理论对话的空间,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为公共政策的微观机理对宏观政策变迁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把握宏观政策变迁的微观行为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国的老龄社会治理发生在快速的经济与社会转型、城市化、人口流动和全球化过程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存在尚待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这其中就包含如何构建一个整体性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基于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形成了党建引领的整合治理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科层制运作,也不同于西方的协同治理模式。这种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共部门之间推进条块整合,提升街道办事处的政治势能,形成"街道统筹、条块协作"格局;二是在社区治理主体之间推进组织整合,构建社区议事平台,将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驻社区单位、居民代表纳入进来,形成"一方引领、多方协商"格局。这种双重整合增强了街道办事处对职能部门的协调能力,提升了社区问题的自我解决能力。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兼具规制和服务特征的公共政策,理应受到公民的普遍认同并使其获益.然而在实际分类工作中,居民往往不能成为参与者,而只是治理对象,政策执行成本高昂且效率
十多年来,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大象的舞步是沉重的,而大象之舞的时代旋律却激情飞扬。《大象之舞》的作者余慧娟是这场舞会的参与者、欣赏者、见证者、记录者、评论者。她在《自序》中说:“浸透在每一篇文章中的真诚与热情、责任与忧虑、批判与建设能够为读者所感知,他们和我一样,心中跳动着良知的脉博,涌动着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热爱。这就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视的成就感。”所以,我读她的书,感觉到的每一字,每一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承担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职能.探索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政策体系,尝试前置预防投入绩效目标,强化疫情过程评估,注重灾后教训总结
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式发布和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在《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方案》基础上,特提出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校和网络协作教研四个类型的10种服务应用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拓展视野、学习先进、提升能力,笔者参与了湖北省教育厅组
从南漳到保康,坐轿车原来至少需要3个小时,可如今从麻竹高速走,仅仅只要一个小时就到了。我们的车子像传说中会遁地术的土行孙,轻快地穿行于崇山峻岭的隧道里。30个长短不一的隧道,穿梭其中,有惊有喜,当光明重现时,顿觉阳光的美丽和珍贵。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隧道,就像进入下一个轮回。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保康。  沿麻竹高速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位于房县的野人洞,大概是因为春意还没完全洒遍大地吧,来此游玩
《礼记》中云:“逢子卯,稷食菜羹。”《周礼》中云:“大丧,则不举。”“不举”作“不杀牲食肉”解。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是中国的素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今天要说的,便是大多数素食主义者喜爱的魔芋。魔芋又名花杆莲,蛇头草,是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在土家山寨,差不多家家户户种植魔芋,用它制成魔芋豆腐,味美可口,过去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可在餐桌上见到,现如今魔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魔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第一管理者,熟练运用语言艺术,就等于掌握了管理班级的钥匙。  语言要富有情感性。情深才能意切,通情才能达理,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语言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情感传递给学生,并引起共鸣,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