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的植物园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园,既有城市功能,又具科研属性,对于所在城市来说,是“大自然书院”,是其所在地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文化气质的自然流露。同时,它又是植物科学创新研究与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如同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一样,植物园的建设属于城市建设的上层建筑范畴。它的有与无,建设的好与坏,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品质。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一流的植物园应该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它的建设关乎着所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各级政府投资的公益植物园建设正如火如荼,企业开发管理的植物园也呈增长趋势,建设一流的植物园已成了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植物园的定义与界定标准
  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将植物园定义为:“拥有活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内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和教育的机构”。从界定标准来说,一个合格的植物园一般应拥有以下一些属性:永存性属性。一般来说园地持续地履行植物园功能的土地使用权要在50年以上。科学研究属性。园地要具有按科学依据收集植物的专类园区,并且开展植物学、园艺学等相关科学研究。信息数据属性。开展植物信息记录与管理,是植物园的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也是植物园与一般公园植物引种的主要区别。所有的植物都应有植物标牌与面向游客的解说牌。植物监测属性。对收集的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栽培繁殖和物候特征等生物学信息,要有一个长期持续的监测数据。公众教育与生态休闲属性。植物园要具备“科学、园艺栽培、文化传承”等主题明确、规范的植物解说系统,向公众开放、开展植物展览、科普教育和科普宣传,满足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和文化生活水平增长的需求。
  国内外植物园的植物保育概况
  从1544年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植物园建立至今,植物园已经历了400余年的发展历史。据BGCI初步评估,目前全世界有近3500 个植物园,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发达地区,中国有近200个。全世界的植物园拥有6万名植物学专家,每年约有5亿参观者。到目前全球已知的被子植物35万多种,全世界的植物园保育了105634种,占已知物种的30%,其中41%为“濒危物种”。目前,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了全球 5 万多种植物,是种类最多的世界级植物园。在我国的植物园中,共建有专类园区约 1200 个,保存了植物 396科、3633属、23340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本土植物约 2万种,占中国高等植物的 60%,占全球保育总数的 22.1%。中国植物园迁地保育受威胁植物约 1500 种,约占本土受威胁植物种数的 39%。可以看出:植物园在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平台。
  植物园的使命与知名植物园特征分析
  植物园的类型与隶属关系多而杂,其功能与定位也各有侧重。那么,植物园的主业或者说其使命担当究竟是什么呢?它与一般性的公共绿地及公园有什么异同?
  植物园界的泰斗人物原庐山植物园园长陈封怀曾提出植物园的建设方针即:“科学内含、艺术外貌、文化底蕴”,这一论述基本上成了国内业界达成共识的植物园建设指导方针。从这一建设方针出发,可以定义现代植物园的使命与担当为:“迁地保育、科研科普、生态休闲”。更具体地来说,又可将植物园的使命担当细化分为5个方面,即关于植物的:收集、保育、科研、展示、教育。这一使命担当也决定了植物园与其他园林公园的区别在于:植物园往往具有较大比重的保护和研究植物的内容,更注意收集多种多样的植物,对所收集的植物有较完好的科学记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知名植物园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植物园存在着以下共同的特征:
  植物收集丰富,园区规划布局合理。具有科学的分类体系框架和先进的保育手段,物种收集通常在1万种以上,植物引种保存相关信息档案记录齐全。
  人才团队实力雄厚,科学创新能力突出。如中科院的植物园,有着完备的科研基地,发表、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专著书籍,拥有高水平的科学家团队。
  完善的科普教育系统,科学传播力度较大。多数植物园建有一流的植物科学以及科学完备的植物标牌系统和科普导览系统。建有专用自然教育中心,注重青少年科普教育。大多有主题植物展。
  综合发展,特色突出。既具有植物园的共性,又具有各自的个性和明显的特色,如邱园的保育温室与千年种子库、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杜鹃中心、仙湖植物园的国际苏铁保存中心等。
  良好的区域经济保障。植物园基本建设及运行都有政府经费支持,使植物园能够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保持领先水平。
  目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国内与省内的植物园建设正如火如荼。但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植物园建设存在着泛公园化现象,从起步之初就缺少行业管理规范;活植物收集和迁地保育管理明显不足;植物登录管理和信息科学记录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科学研究特色不足,植物资源应用有待加强。
  一流植物园的评价标准
  由于植物园多而杂,对植物园是否应该进行分级与认证,在业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无完备的国家植物园等级划分标准与业界达成共识的成熟的指标体系供参考。制定与颁布植物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等级划分标准,应该是行业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想建成一流植物园,起码要达到以下几个宽泛意义上的标准:
  植物科学家充足,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一批经验丰富、年龄梯队合理的植物科学家,园长/主任应为知名专家。基础设施完备。配置有标本馆、图书馆,能提供在线学术资源与科研数据的网站,有针对科学家和公众的出版物,能够为科学交流提供平台。一个一流的植物园还要有优美的园林景观,应是当地人文、区域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吸引普通民众,同时还能吸引科学家。
  物种收集空间足够,保护育种策略合理。一个一流的植物园应有完整的植物保护育种策略,应有大量按收集类型与科学程序收集的多样的活植物,具有在全球意义上的重要的迁地保护基地、专类园和种子库。在全球协作网络中填补生物地理学空白。也就是说一旦提及某一生物地理区域时,人们马上就应该联想起有这么一个植物园存在。
  教育培训覆盖不同层次。包括针对普通民众、学龄儿童的科普教育与研究生学历教育项目,特别是学科建设,要能单独或与相关机构合作授予学位证书。
  湖南植物园联盟的努力方向
  近几年,在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国内与省内植物园体系建设掀起了一个高潮。在湖南省林业局的关怀与指导下,湖南依托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成立了湖南省植物园联盟。希望这个行业联盟能在未来全省的植物园体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以下是湖南植物园联盟未来几年的努力方向:
  强化植物分类学科建设。  植物分类学这一学科,年轻的学术力量在全省范圍内青黄不接,似渐趋萎缩。在业界曾流传:“植物园不仅可以防止濒危植物在世上灭绝,也可预防植物分类学家作为一门职业在地球上消亡。” 植物园是植物分类学家成长的摇篮。湖南植物园联盟,将依托联盟植物园的植物学人才优势,特别注重全省植物分类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的学术接班人,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使生物多样性研究有人才基础。
  加强物种保育网络协作。协同各联盟成员,全面梳理迁地保育物种的引种信息,通过植物园保育活植物的清查、历史档案和科学数据的整理,来客观地评价湖南植物迁地保育现状,加强重点类群的引种收集,与专科专属研究,建立科学全面、功能强大的交互式湖南植物园迁地保育数据库,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服务。
  构建更加科学的植物解说体系。在植物园基础上构建的植物科学解说体系,解说所有可公开访问的植物收集。并将解说体系推广应用到所有的以“植物游”为主的森林公园、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其他文献
从澜湄地区的发展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合作,不但能提高澜湄地区的职业教育质量,为区域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还能保证澜湄地区在发展中能获得更多有力的人才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极端天气时有发生,降雨量过大对城市排水系统要求提高,但由于城市排水设施设计流量有限,常有造成城市内涝的现象,就必须靠水利工程、水系工程等进行排水,过大的降雨量对水利工程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国家对水利的重视程度加大,为了更好地做好水利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需要有一只高素质的队伍,需要在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对工作进行创新,在思想方面不断地提升的队伍才能保证水利专业工作不断有效地发展下去。近年来《水利思想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收录了水利系统不同年份有深度、有分量的水
柑桔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栽培最广泛的果树,是我国南方很多农村地区的产业支柱之一,在农民脱贫致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掌握柑桔高产优栽培技术很有必要,现予以阐述。  柑桔建园  园地选择。柑桔属常绿果树,产量高,需要的肥水较多,应选择运输交通方便,天旱能灌溉,有水源,雨水多能排涝,阳光比较充足的微酸性土壤的丘陵、坡地、平地建园。  改土建园。改土就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通透性。用挖壕沟或挖穴的方式,在壕
高校体育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为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校本化,需要充分理解满族文化的内涵,需要对高校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协同把握,还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始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高校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支撑。文章从济南市落实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现实背景入手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屈奋斗的思想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红色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来源。因此,依托红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随着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五季在全国的热播,湘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常德,又一次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迅速“刷屏”。节目以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展示白鳞州,展示“万亩桃林”,向大众呈现出“常有佳境,常来常往”的景象。夏天的风,将沅芷大地的美吹到大家的心窝里。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常德市石门县十九峰的东头。因碧岩峰与青嶂峰两山夹峙,似凤鸾相拥而立,齿衔交错,一道中通,而得名夹山。夹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太浮山
自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工作受到极大重视,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思政课程提供了指导性意见,达到了全面覆盖、相互支撑的效果,从而将课程思政与课堂教
2020年以来,中方县扎实推进野生动物禁食退养工作,在“一封控四严禁”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清理,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和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落实各项工作,人工繁育主体退出的动物处置与核实同步进行。截至目前,全县经现场核实,因无存栏和未引种养殖,注销了13家人工繁育场所,完成了8家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退养补偿。
湖南省林业局规划财务处党支部按照对标对表、边学边做、创新形式的实践模式,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规划财务工作实绩,在争取重大项目投资、服务“三高四新”战略、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党史跟党走 思想行动齐并举  高度重视,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局党组印发的《湖南省林业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本处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湖南省林业局规划财务处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