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交官“亲密接触”

来源 :show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bingg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系几乎随便哪个教授,都有外交官的相关经历,他们的经历和学识,足以让你“思接千载,神游八荒”。
  提起外交学院,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牛气、神秘,至于在外交学院的学习更是传奇。很幸运,我就在外交学院英语系学习英语专业,已经读了2年。虽然外交学院的校园不大,看起来也很平凡,但是其内在实力果非传言,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是老师,也是外交官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老师和外交官会有什么关系,可是在外交学院,这两个名称可以同时用在一个人身上。有时老师就是曾经的外交官,或者现在的外交官就是我们的老师。英语系有四个教研室,许多教师都具有外国留学,进修,讲学和使馆大使工作的经历,这些教授的经历和学识,都足以让你“思接千载,神游八荒”。全系共有教师6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对于每年只招60人的英语系,师生比绝对在全国屈指可数。
  学习之余,同学们最爱传诵英语系老师们的特点。孙吉胜老师的口译课在全系都很出名,上课前的头一天晚上,大家都会焦躁不安,睡不着。孙老师平时看起来和蔼可亲,可是等到一上课,她给的口译材料绝对是又长又难的,让同学们都叫苦不迭,据说,这是为了培养外交部的高级翻译,因此同学们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孙老师的“刁难”。武波老师也绝对是英语系的一道特色风景线,他总是满怀自信,坚持“出淤泥而不染”,自称“武博士教授”。武老师上笔译课的时候会各种吐槽,吐槽全国各地的人,吐槽各种新闻,对很多事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上课就是他的说教课,从易经到八卦,从三国到民国,真是无所不包,海纳百川,应有尽有。所以我们都戏称这些英语系的老师们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除了这些知名学者老师来给我们讲授英语专业,英语系依托外交部这样的体制优势,还经常能够请到一些国内外政要、优秀的外交官来我们学校进行讲课、开讲座,同学们也多了走出去的机会。
  由国内外政要及各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主讲的外交学院论坛和系列讲座,对于活跃学术气氛,开阔学生视野,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学院的严格要求,我们的五种基本功(即政治基本功、专业基本功、语言基本功、交流基本功、信息技术基本功)和五种能力(即调研能力、办案能力、礼宾能力、谈判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老师们在教学上, 既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 又重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既重视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又重视学生对汉语、外交业务和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最终我们就不是一个单单的英语专业学生,更是政治与业务、外语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生。
  随处可见的“学霸”
  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出身”都很好,都是从全国各地层层过滤而来的优秀生,所以来到这里就有水涨船高的感觉。你永远无法想象大家的学习热情,看看每晚在图书馆、自习室奋笔疾书的同学,听听来自学院主楼、二楼、三楼大厅以及校园内的绿荫小道朗朗的读书声,你就会明白这里的竞争有多么的激烈。每年的英语专四,专八考试,外交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的优秀率、优良率、通过率都是瞬间秒杀全国其他院校。
  我们是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一个班只有20人,外语课时可以达到1700课时,因此“外语专业”之名当之无愧。英语系开设的课程既有精读、泛读、写作等,又有政论、口译、笔译、文学等,因此在宿舍里,尤其是教室里,你会经常看到两个英语系同学在合作练习口译,亮点是他们是虚拟的外交场景。政论课是英语系特有的,是为培养学生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面知识和能力而开设。政论课的教学材料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包括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外交理论等各个方面,而且每节课课前都会要求一位同学做 current news presentation,然后大家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平时,我们英语专业的同学还举办英语角,邀请外教或留学生来和大家练习口语。每次大家都是争先恐后抢着猛练,连平时比较沉默的同学也变得滔滔不绝。我们还有自己的辩论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应变能力,在全国知名的模拟联合国大赛,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上我们当仁不让,最终斩获许多佳绩。因为学校背景的原因,我们也经常承办一些赛事和负责接待嘉宾,英语系良好的口碑以及优良的传统“反哺”着一届又一届同学,因此每次都得以顺利完成学校所分配的任务。
  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依托外交部,英语系经常邀请一些著名的高级外交官,驻外驻华大使以及各国领导政要到系进行讲座和授课,另外借着外交部的“春风”,英语系的同学们经常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和论坛,比如APEC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英语系还和一些外国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有定期的交流项目,每年都会有大二,大三的学生和老师赴国外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课外学习能力,也正是这样,大家锻炼了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度的敏感性,毕业后这些将成为我们工作的助力。
  “牛掰师姐”是偶像
  外交学院牛气,学生自然也是神气。自从1955年建校以来,每年都会造就一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在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场合中,经常会出现外交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身影,让人印象深刻的朱镕基总理的翻译朱彤,一度有“第一翻译”之称,温家宝总理的翻译张璐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芮成钢和黄鹤翔竟然也是外交学院的毕业生,还有现任的外交部部长王毅,这些绝对称得上是“大腕”。
  后起之秀也是不输前辈,今年的两会“冷艳美女翻译”张京,外交学院英语专业出身,因长相神似演员赵薇,被媒体追捧了很长时间,学弟学妹们更是称其为“牛掰师姐”。她在初中时就立志要当一位外交官,成绩一直很突出,爱好体育运动,尤其是排球,画得一手好画,才艺压身,进入外交学院英语系后,经过熏陶,性格更加沉稳,处变不惊,气质出众,在网络大红后不改低调严守纪律作风,不接受采访,完美诠释了外交学院的校训“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
  张京师姐已然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在这一大批优秀师兄师姐的影响下,同学们会更加努力。
其他文献
站在这样一个讲台上,回头看近十四年来走过的创业路程,我想起当初在大学时代,我也是复旦书画协会的会长,跟大家现在是一样的;如果现在我还是那个会长,我也会争取来参加这个会。站在这个讲台上,我可能教不会你们什么,我能做的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走过的一段人生路程。  人这一辈子无非是  走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路  我想跟大家推荐大学时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首诗和两本书。可能你们现在不流行读诗,但在我们那个年代诗人是
期刊
位于波西米亚平原的布拉格是个奇童话幻古城,高大而又造型诡异的哥特式教堂好像一个奇怪巨人静静地伫立在旧城广场边。每逢整点,城楼上嘹亮的号角便会吹响,显得如此古典肃穆。走在大街小巷无处不见中世纪建筑,仿佛又带我们回到了欧洲那黑暗的五百年……  布拉格天文钟,建于1410年,至今走时准确。钟面有四个主要的移动的圆盘,分别是黄道十二宫,老捷克时间表,太阳和月亮。每逢整点,钟的上侧会有耶稣的十二使徒轮番出现
期刊
[摘 要]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教育实行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实用性的管理人才而不是理论型的学术人才为最终目标。这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取得了巨大成功。哈佛大学MBA案例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的、师生的作用、课程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案例教材编写等若干要素。案例教学模式的成功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哈佛大学;MBA;案例教学模式;述评;大学教学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
期刊
校长们讲述的建校初心里饱含的殷切希望,师哥师姐们甘当“反面教材”分享的挫折经历,校友们关于时代趋势和挑战的高瞻远瞩,共同构成了2021年秋季开学季的第一课主要内容。建校初心  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肇始于风雨如晦、民族危难的20世纪初叶。“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为学务全局之纲领”。正是这样的认识驱动着张之洞等清末有识之士,于1902年创办三江师范学堂,使之成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南方发祥地。在
期刊
HM是瑞典最大的服装连锁经营商,欧洲第三大最有影响力品牌,成立于1947年。迄今为止,HM已经成功地在欧洲的18个国家和美国共开设了950家连锁店,HM期待通过“多款、平价、少量”的产品法则迅速地占领中国年轻人的衣橱。  H&M 的初夏系列造型照又再 update 了!同时三月快将完结,为迎接美好的夏季,身材也是时候 up 一 update了吧!最新一辑的造型照中,皮肤白哲的 Ginta Lapi
期刊
身在传媒行业,一直都能深切感受着互联网的力量,从前些年门户网站、媒体电子版的纷纷兴起,到如今移动互联网世界中,各种精彩纷呈的纸媒APP版,微博、微信版,传统媒体一直在致力于与新媒体的融合,从中寻求着多维的发展空间。  曾经以为互联网对传统所带来的变革,并非“一视同仁”地深度波及所有行业,渐渐地才发觉,这种革新可能并无行业之区分,只是时间的先后而已。  阿里金融的发展,几乎让传统金融业谈虎色变。金融
期刊
我有一个好姐妹
期刊
“做杂志已经两年多了,从大一到现在,贯穿了我整个大学,也将陪着我长大和变老。”回顾过去的大学时光,张馨月言语之间离不开她主编的电子杂志《暖僖》。  张馨月是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10级的学生,“暖僖”是她的创意:“暖”是温暖的意思,“僖”是快乐的意思,且音同“希”,寓意温暖快乐充满希望。用她的话说是“致力于努力写出温暖人心的杂志”。  如今,三年过去了,“近乎偏执地喜欢温暖两字”的张馨月获得了“
期刊
一个新学年的开启,对于很多同学而言,就是一个人生新阶段的开始。  众多青春洋溢的新面孔出现在校园,他们告别高中,来到大学,开始适应一个为之奋斗已久的新称谓——“大学生”,和相应的新角色转变。  有些同学进入大四,在这一年,他们将忙论文,忙求职,告别校园,踏进职场。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大学界,还有许多新变化正在发生中。  课堂在变。在传统的校园课堂之外,形式多样的免费在线课程资源已突然增多
期刊
在中国大学生MOOC、学堂在线等多个网课平台上,有很多茶学相关课程,它们不仅涉及茶的分类、茶礼仪、茶健康等常规内容,还有一些课程带人们领略茶的奇葩“冷知识”,比如多种意想不到的“吃茶”法。烤着喝的普洱茶  清代汪士慎有诗云:“何缘得此来山堂,松下野人亲煮尝。一杯落手浮轻黄,杯中万里春风香。”这是描绘普洱茶产自山野,其茶汤之橙黄浓厚,气味之清香甘美。除了诗歌,曹雪芹曾将普洱茶写入《红楼梦》,托尔斯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