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硕士教育如何凸显地方特色?

来源 :现代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编辑出版领域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出版硕士教育从2010年设置开始,一直面临学界业界认可度低、教学与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问题。2016年3月,北京大学主动放弃出版硕士学位授权点,这虽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却折射出几十所出版硕士培养院校遭遇的学科发展困境。
  笔者在下文中将主要从挖掘地方出版行业资源与凸显地方特色的角度谈谈对出版硕士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培养院校学科优势、地方文化资源与人文特点是出版硕士教育特色发展的立足点
  在出版硕士的几十个培养单位中,大部分院校都设置了“出版业务”“出版经营与管理”等通用型的研究方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设置了“科技出版”“大众出版”方向,应该说既体现了学校的工科学科优势,又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复旦大学的出版硕士学科点挂靠在中文系,依托复旦中文系强大的科研实力,侧重于古籍出版、现当代文学出版等。中国传媒大学的出版硕士教育则充分发挥学校传媒领域的多学科综合优势、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在媒介融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应该说他们这样发展出版硕士是特色相当鲜明的,研究与教学力量聚焦,值得兄弟院校借鉴。出版教学与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如果依托一个更开阔的行业,凸显特色,集中做好某个行业领域的信息编纂与出版发行教学研究,则能达到差异化发展的效果。
  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与人文特点始终是这个地方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最大化地体现这种竞争力。不同院校的出版硕士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独特文化资源来实现特色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曾明确表示过,湖师大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就是为“出版湘军”“报业湘军”“動漫湘军”提供智力支持。应该说“传媒湘军”既是湖师大发展出版硕士以及其他新闻传播教育的肥沃土壤,同时湖师大等人才培养单位也反哺了湖南的出版与传媒行业,实现了互利共赢。
  二、地方出版行业是出版硕士教育的最大实践基地与实践导师库
  绝大多数出版硕士培养院校所在地都是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出版业中心,这为出版硕士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这些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出版业中心首先就能为出版硕士培养提供优良的实习实践基地和优秀的业界实践导师。出版硕士学生能够直接接触最前沿的出版工作,接受市场一线的专业人士指导。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利用首都出版传播中心的区位优势,选派出版硕士中的优秀学生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光明日报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出版单位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并且聘请了相关单位的出版业务领导与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安徽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聘请当地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区域大型出版集团、知名出版社等的领导与业务骨干担任实习实践导师,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高水平实习实践基地。
  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正是出版硕士区别于以往以理论研究、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术研究生培养的最大特点。
  三、地方出版行业是出版硕士的最佳生源地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着眼于提升出版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为他们系统掌握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以及前沿思维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地方出版从业人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出版工作经验,避免了教学过程对简单重复的出版基本知识的灌输与传授,另一方面来自出版行业的生源带着最前沿的市场信息与最紧迫的实际工作问题来与专家学者交流,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体现高校智库的功能与社会服务的价值。
  然而现实中或是受到各种招生政策的约束(招生未向有出版工作经验的生源倾斜)或是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全脱产学习的时间成本太高、无法兼顾工作与学习),这部分最佳生源在现有出版硕士学员中比例极低。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出版与教育主管部门、培养院校、行业单位共同努力。
  四、地方出版行业是出版硕士毕业生的最大用户与最佳就业对象
  由地方专业出版人才指导,在相应出版单位实习实践,培养的全过程也有地方出版管理者、经营者、研究者共同参与,部分学员甚至享受地方出版单位的各类奖励、资助,理所当然地这些出版单位也是出版硕士毕业生的最大雇主。这种将学习培训与毕业就业结合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它完全符合此类学位设置的导向,即应用型与职业性。从现有培养单位的毕业生去向来看,地方出版行业吸纳了绝大多数的出版硕士毕业生,这也契合了此专业学位建设的初衷。
  五、培养院校应与当地出版单位创建互惠模式,服务地方出版行业
  出版行业参与出版硕士人才培养,很多实习实践基地初期红红火火,后面不了了之,很大程度在于这些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项目运行机制难以可持续发展。例如,出版企业与高校共建出版实习实践基地对于高校、学生都是好事,然而对于出版企业则很大程度上是公益服务,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培养院校如何长久地使用好地方资源,搞好出版硕士学科建设,与地方出版行业互利共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学校与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大型文化出版集团及出版社等机构应联合鼓励当地在职出版人才报考,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向有经验的出版人才适当倾斜,灵活安排教学方式(例如周末上课或者每个月集中几天上课,方便在职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习)。这样既能扩大优质生源,又能密切学校与行业的联系,减弱“学校索取、行业付出”的影响,让地方出版行业产生持续参与出版硕士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动力。其次,学校应积极与地方出版单位加强干部与人才交流,互派专家学者访问、兼职,在干部与人事工作层面加强人才流动。最后,学校和地方出版单位可以共同创建出版硕士培养基金,用来支付出版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学习费用、实践导师指导费用、学生实习工资等,化解“个人小利益妨碍行业大格局”的问题。
  植根行业、服务地方,既是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一个美好愿景。这一方面这需要学校主动出击,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和创新变革的勇气与行业积极接触,另一方面也需要行业的主管部门和各个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从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小付出、大收获。
其他文献
睡虎地秦墓竹简有多处关于“赎”的规定,虽不及张家山汉简系统、完整,但正因为它的具体和零散,却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对于理解秦汉以前的赎刑有关键意义。“刑疑赦从赎”是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使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与之相适应,中国经济能否协调运行,也必须在经济对外开放的框架内才能找到答案。但是,经济的内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共同点,就是不能满足于在自己的书斋里、在自己的房问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研究,一定要了解实际、深入实际、研究实际,从实践当中提出问题。这
随着科学史研究的深入,科学史和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日渐增多,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文章以“民国”时期出版的化学著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著作出版年、作者国别、出版地等方
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深化或逐步完成,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也必然会走出
<正>山西大学:值此《山西大学学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谨向你校表示热烈祝贺。
期刊
世纪之交,回顾百年历史,研究学术现状,展望学科未来,已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反思百年历史以恢复文化自觉,确立学术规范以营造治学环境,整合学术资源从而共谋学科未来,也是红学界面临
现代出版业需要的编辑是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较高的文学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以及熟练使用现代技术的人才,同时还要有某一门学科专业背景,以适应不同专业类型编辑的需求
该文认为,应当根据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现实状况与客观需求,在因果关系方面,借鉴美国作法,采纳“推定信赖”的原则,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另外,应适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史上的一种新形态。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中职教师我们可谓之“中职硕士”,目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